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荣珍  李鑫 《新东方》2010,(4):7-13
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健全和完善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党史是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  相似文献   

3.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了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要论断。把构建社会和谐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这个论断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适应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充分反映了建…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亲民、务实,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学习《决定》,深深感到我们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和把握进一步深化和清晰,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更加充满信心。然而,要把美好的愿望变为现实,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决定》的“六个必须”原则,落实好“五个方面的部署”。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来认识,还要看到应当具备的几个主要条件:第一,从社会管理控制层面看,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政策的制定、社会公正的维护与实施、民众参与的扶持,都…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深入发展,尤其自进入21世纪后,“权利”和权利观念在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观念层面上前所未有地凸现起来;今年宪法修订,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对之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明确的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是人们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  相似文献   

6.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的一处重大修改是在“总纲”中设立了征收征用制度。一是将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二是将宪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它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相似文献   

7.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宪法有关“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可以说,这一修改强化了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也表明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正在成为全社会认可的主流意识形态。全社会认真领会和贯彻这一修宪精神,尽快摒弃对私有财产权的种种“傲慢与偏见”,赋予…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22日十届全国人大第六次会议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本刊就时下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动拆迁居民的维权问题,刊登法学专家蒋德海先生的文章,就此题作一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提炼公安精神 打造和谐警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勇华 《公安教育》2006,(12):14-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核心任务。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意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可见,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目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主旨目标,是各项领域工作开展的一个指导重…  相似文献   

10.
<正>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会议上提出了“两个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中明确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为了更好地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本期专题策划的主题是“建设人才队伍,推动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我们要认真学习六中全会会的《决定》,充分认识和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充分利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形势发展民政、完善民政、提高民政。  相似文献   

14.
颜咏涛 《新东方》2005,(5):43-4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并且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规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之一, 这是在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列,四位一体,构成我国  相似文献   

15.
张喜梅 《山西政报》2006,(24):48-4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高校图书馆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知识载体和文化窗口.承担着保存文献资料、开展社会教育、传递情报信息等多种重要职能,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6.
由贵阳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吴利平女士所著的《中国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参与》,从经济体制转轨的深层变化入手,分析了我国社会从“国家一民众”二层结构演进为“国家一民间社会(公民社会)一民众”三层结构的必然趋势,再从政治文明和和谐社会两个宏观视野,审视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形式、特点、瓶颈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一个系统完整、相互联系的和谐社会构建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和新目标,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本质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决定》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这一论断,是党对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和谐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所追求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正如周永康部长在甘肃调研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次升华。”何谓“和谐”?在古希腊语中,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在中国古代典籍《易经》中,“和”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在《尚书》中,“和”被用以描述家庭、国家、天下等系统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和”具有和谐、和平、和睦、和气等内涵,孔子曰:“君子和…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置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