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严峻而艰巨的难题。随着时代的变化,青少年犯罪又呈现一些新特点,总结这些特点,分析原因,探索预防与矫正的措施对于打击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现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一、少年犯罪的新特点青少年犯罪是越来越受到各国普遍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在青少年犯罪中,人们更为重视的是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五十年代以来,一般认为青少年犯罪具有三大特点,即一般化、日常化和低龄化。所谓一般化,是指普通家庭中的青少年进行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增加了;日常化,是指容  相似文献   

3.
从司法实践来看,当前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威胁着社会治安。认真研究和对待青少年犯罪问题。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其成因,对于遇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总体呈上升势头,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针对当前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检察机关应当积极探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新思路、新途径,遏制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5.
在校青少年犯罪分析王耀春,陈建近年来,在校青少年犯罪时有发生,其比例之高,后果之严重,影响之大,令人震惊。纵现在校青少年犯罪情况,具有如下特点:1、在校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犯罪年龄结构趋向低龄化据统计,1950年至1959年的十年间,青少年犯罪约占...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关系到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国家民族的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也在逐渐增多,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犯罪方式成人化、犯罪手段残忍化的趋势日益突出。作者针对青少年自身特点、结合犯罪现场勘查和检验,如何分析判断是青少年作案,为破案指明侦查方向进行了总结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我国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但是,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不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也给青少年自身和家庭带来灾难和不幸,这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特点进行了调查,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些对策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当前,青少年…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国的未来和希望。可是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逐日递增,未成年人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的焦点。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犯罪也呈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也变得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赖明才团伙犯罪作为一种有组织、有预谋的共同犯罪,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其社会危害性愈来愈大,已引起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仅就我国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谈谈个人的想法,以求教于...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现有的大量数据表明,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现状严峻,其特点主要有:犯罪主体出现低龄化倾向、犯罪类型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从性质上看,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化方向发展;从犯罪手段上看,智能化犯罪增加;从组织形式上看,团伙犯罪现象严重、女性犯罪增加。本文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以期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将其消灭在犯罪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以浙江省苍南县为例,对当前的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剖新,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突出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向低龄化转化。依据资料显示,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提前了2~3岁,尤其是现在流浪街头抢劫、盗窃、打架斗殴者最低年龄只有10~12岁,甚至更小;二是团伙化。团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又一突出特点;三是暴力化。青少年暴力化犯罪迅猛蔓延,而且不择手段、不拘对象,突显出狠毒、残忍、凶暴的特点。为何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不断升级.且对社会产生如此大的危害呢?对其根源及预防作以下剖析。  相似文献   

13.
吴晖 《法制与社会》2013,(35):163-164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日益出现出主体低龄化、手段成年化等特点,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严重社会问题。从犯罪生态学视角对青少年犯罪现象进行社会生态分析,提出构建新型社区治安工程来遏制和消除青少年犯罪,对于改善我国治安状况,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确保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范雯雯 《政府法制》2012,(28):46-47
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存的“三大公害”之一。青少年犯罪现象因为其对社会的危害性和巨大影响,一直是社会研究的重点,而青少年犯罪则更成为其中的一个重中之重。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正日益突出,犯罪率上升,主体低龄化、扩大化,犯罪现象复杂化、智能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分析其原因,有青少年自身的年龄特点、心理因素等个人原因,也有自身之外的原因,如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家庭的因素等。而在这诸多原因中,家庭因素是最直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增加和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需要社会关注和各方面密切配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本文首先论述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然后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最后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激烈变动,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较为突出,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动向。深入研究和认识这些新特点与新动向,对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农村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发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农村社会结构中变动最快的是经济结构。农村实行承包,打破了原来的经济生产单位。生产力发展了,青少年犯罪亦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如盗窃生产资料——大牲畜、拖拉机、农船;故意毁坏他人承包的庄稼、山林;由邻居纠纷、土地纠纷而引起的犯罪增加;与本人的专长有联系的个体户、专业户的犯罪突出。比如,据调查浙江平阳县1984年提起公诉的犯流氓  相似文献   

17.
仇金妹  高燕丽 《证据科学》2007,14(4):I0003-I0006
目的目前尚未见有关比较农村与城市青少年犯罪特点的报道,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讨。方法将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农村与城市违法青少年案卷资料逐一登记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项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除了在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外,农村与城市青少年犯罪司法鉴定临床特点存在多处相似点。结论除了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医学因素也是引发农村和城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犯罪是中国乃至世界所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因为它不仅关乎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安宁,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现阶段,青少年犯罪还处于上升趋势,并且还呈现出新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分析现阶段青少年犯罪原因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立有效的青少年犯罪的防控机制,来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胡亮 《法制与社会》2012,(13):281-282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从案件数及涉案人数都呈现上升趋势,青少年犯罪出现了新的特点,引发犯罪的原因值得深度挖掘.本文从广州市花都区青少年犯罪为切入点,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创新模式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清燕 《政法学刊》2011,28(6):56-59
现阶段青少年犯罪预控问题的研究几乎都是以汉族为样本进行的,把握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的民族特点与地域特点,特别是关注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的盲点和难点,并在新形式下创新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模式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