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勇 《南风窗》2014,(6):2-2
<正>不出所料,在全国"两会"上,公务员"加薪"的议题成了一个热点。这很好理解。毕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一波公务员的叫苦潮,包括网上,媒体上,也包括地方的"两会"。舆论的发酵,为其在全国政治舞台上的公开言说作好了铺垫。有人说公务员在言论上是一个"弱势群体",这需要辨析。他们只是在官民关系的紧张中,作为公众眼中的"特权阶层"而在道德上处于劣势,使其某些利益诉求的正当性值得怀疑。但这一点从来没有妨碍他们在博弈上的优势。毕竟,手中掌握的权力,使他们绝不是这个社会的弱者。  相似文献   

2.
声音     
《南风窗》2014,(6):15-15
<正>1"我不怪那些网友。他们骂醒了我,让我意识到,现在群众和公务员这个群体之间的对立情绪有多严重。我们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公众形象了。"—何香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会员何香久因一份"建议给基层公务员涨工资"的提案在网上招来骂声一片,他这样回应道。  相似文献   

3.
声音     
《南风窗》2014,(5):13-13
<正>1我不怪那些网友。他们骂醒了我,让我意识到,现在群众和公务员这个群体之间的对立情绪有多严重。我们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公众形象了。——何香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会员何香久因一份"建议给基层公务员涨工资"的提案在网上招来骂声一片,他这样回应道。  相似文献   

4.
刘俊 《南风窗》2014,(9):28-29
<正>风清气正的好作风和去特权的普通职业化,才是公务员正常薪酬增长的有力保障。尽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已表示"公务员工资应该上涨",但公务员说自己工资低的叫苦潮仍在继续,不仅基层公务员,国家部委的处长也加入到了叫苦的行列。看来,加工资颇有要变成一种"集体红利"的意思。一个长期被视为享受着特权的群体,突然把自己说得比农民工、护士、白领还要惨,连我这样的公职人员都  相似文献   

5.
公务员是掌握公共权力的一个特殊群体,而任何执掌权力的人都可能利用公共权力来谋取个人私利。义务本位即是以公务员的义务为核心,以高于普通公民的规则法律来限制和规范其行政行为,并以公务员履行应尽义务的状况作为评价公务员的唯一标准。只有坚持义务本位,才能增强公务员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的责任感,有效防止滥用权利和以权谋私或行政失职行为的发生,从而解决公务员作为"公共人"和"经济人"双重身份带来的矛盾,它是达到有效控制与约束公务员对公共权力的行使的一条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4,(4):17-17
从去年底开始,对公务员灰色收入下降、生活趋紧的讨论日趋热烈。仅在天捱论坛上,“公务员诉苦潮”的内容就被点击了84万余次,基层公务员耍求加薪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被许多网民理解为“正在造舆论”、“想寻求舆论支持”。这可谓是公务员的自我群体意识存网上的第一次觉醒。许多堪层公务员晒出自己的详细工资、可得福利、房贷、生活开支、家庭状况,坦承自己的发展瓶颈、实际工作情况、身边人的腐败情况等等。在以往的网络舆情中,公务员群体几乎从未发声,被网民骂得狗血淋头也不见有力反驳。现存看来,并不是他们不接触网络,而是他们或“潜水”保持缄默,甚至可能跟着嘲民一起抨击现实——他们并不会以公务员身份去网上集体表达观点或诉求,除非真正威胁到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7.
石勇 《南风窗》2013,(18):6-6
从今年开始公务员工资将逐步进入上涨周期—这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鹏近日透露的关于"工资制度改革"的一个信息。有人把这看作官方对民间反应的试探信号。姑且把它看成是作者的"个人观点"吧,但事实上,此前公务员工资就已多次上涨;而从现在开始,在"收入分配改革"的名义下,他们的"名义收入"会更多并非不可能。那些受到体制庇护,以及正在黑压压的队伍中努力挤入体制内的人们有理由弹冠相庆。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这样"成功",分享到令人艳羡的制度红利的。  相似文献   

8.
唐小兵 《南风窗》2014,(10):12-17
<正>"抵御、融入、逃避、顺应……法律青年们选择这样与这个时代相处。时代在他们那里是一个自变量,而他们则成了因变量;时代塑造了他们,而他们对于时代无能为力。"这是《南风窗》第九期封面报道中对于一个特殊青年群体的世相与心态的描摹,呈现了青年人在阶层日益固化和流动空间窄化的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困顿、焦灼与挣扎。青年文化是一个社会的风向标,这正如李大钊在民初发表的《青春》一文所揭示的那样,若青年人都有昂扬、蓬勃的生命情调和创造精神,则中国社会就能新陈代谢而趋向  相似文献   

9.
叶竹盛 《南风窗》2014,(9):46-48
<正>在某种意义上,法律青年是整个青年群体的一个典型样本,从他们的执著和困惑可以窥见一代青年的执著和困惑。采访过后几天,小玲发来信息,"我或许会做律师,做一个彻底的俗人。生活不应该是这样,我要突破。给自己的期限,应该是今年年底了。"小玲出生于1986年,2009年从法学院毕业后,回到离老家不远的一个县城,当上了公务员。中国各大院校共有法学院系634个,招收的在校本科生超过30万人,人数位居各专业前列;每年夏天,有近  相似文献   

10.
陈统奎 《南风窗》2010,(11):30-32
<正>透过个案,记者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富二代群体:他们也有与同龄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不一样的是他们的父辈有钱,他们有财富传承,他们大多奔向"企业家"的方向。5月2日,公司的一名男采购员要结婚,董铭可操心了,他不仅把自己那辆价值140多万的保时捷凯宴拿出来,还借了6辆名车,组成一支豪华的婚车队,为新郎做足了面子。这位年仅29岁的"少帅"  相似文献   

11.
石勇 《南风窗》2012,(10):91-92
官民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一个抽象群体与另一个抽象群体之间,具有一种莫名的心理对峙,成为他们打交道的心理背景。一方对另一方"敌视"、"愤怒",而另一方为了在心理上防御,也必须主动地变得"敌视"、"愤怒"。  相似文献   

12.
公务员财产申报一直是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纵观"两会"期间代表们的议案,网络上对于公务员财产申报的呼吁使我们更加意识到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反对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对于依法约束公务员行为、防止权力腐败,使反腐倡廉走向法制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终极反腐利器"的《公务员财产申报法》在我国已经酝酿了20多个年头,其间前进的脚步尽管缓慢但却从未曾停止。  相似文献   

13.
石破 《南风窗》2012,(24):54-55
事业编制人员"转正"到公务员队伍的途径,有很多是不符合法规和程序的,所以他们成为了从非公务员到公务员的灰色过渡地带。2012年夏天,河南省公务员局抽调人员,分赴全省多个市、县、乡镇,就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基层公务员年龄结构有老化趋势,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并存在庸、懒、散",以及缺编、超编与混岗并存等现象。  相似文献   

14.
石勇 《南风窗》2014,(11):50-52
<正>医患社会冲突内在于两者关系的重新建构中。换言之,他们的社会冲突,不过是体制、市场,以及社会利益群体分化进行"设置"的结果。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身患疾病的人,他们的家属,和医护人员在医院这个社会空间里相遇。大多数时候,他们的相遇平淡无奇,医院保持着特有的秩序—包括医患在博弈能力上并不对等的秩序。但有时候,这种秩序会骤然间被撕破,就像有汽车在十字路口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一样,医患的相遇,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冲撞。它们构成了剧烈地冲撞人们心理的社会事件,这些年来接连不断地发生,并在公共领域得到传播和放大。  相似文献   

15.
声音     
《南风窗》2015,(3)
<正>1"每个人都削尖脑袋往上钻。"——李华佛山市南海区某局科员李华谈职务晋升,称里面包含太多不可控因素,不仅要有能力,还要有关系。许多人如果45岁还上不去,急难险重的工作都不能指望他执行,升迁无望、退休还久,就剩混日子了。2 10年没涨工资,摊你你干吗?——《环球时报》就港媒曝中国公务员将加薪一事发文说:该报道可信度颇高,上一次公务员涨薪是2003年,想想看任何一个行业十多年不涨薪,这能行吗?近日,人社部称公务员涨薪文件已下发。  相似文献   

16.
当前欧盟在持续强化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的同时,正在加速建立"欧日经济伙伴关系"架构。借助"复合双层博弈"的视角分析"欧日经济伙伴关系"的利益格局,可以发现:在欧日双边层面,欧盟对日本核心利益诉求的照顾与满足,要多于日本对欧盟核心利益诉求的照顾与满足;在欧盟内部,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工商界的不同行业、处于意识形态谱系不同位置的政党对这一架构的诉求存在对立;总体而言,欧盟推进对日经济合作的心态显得较为急切。欧盟加速建立这一架构的战略动因,是要解决在双边、地区间和全球层面的三重决策困境。欧盟对这一架构的推进程度,受到日本自身经济条件和美国主导的全球战略同盟体系的双重限制。这一架构的建立,将导致欧盟在中国与日本之间展开博弈时的决策意向与总体态度出现愈加明显的差异,从而对中欧关系产生结构性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眼下,公务员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去向.如同流行多年的"考研一族"、"考托一族"一样,考公务员一族甚至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称谓——"考碗一族".在历史上,公务员也曾通过考试来选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华民国是如何任用、考核公务员的. 选任基础:孙中山的"五权宪法" 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纷繁的革命斗争中一直致力于对国家政治制度的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五权宪法"理论,将政府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然后分别归5个独立部门来行使.  相似文献   

18.
李克诚 《南风窗》2013,(3):31-33
近几年,一批"80后"、"90后"公务员,借助于"干部公选"的官员选拔机制,纷纷进入仕途的快速升迁通道,成为中国政坛上引人关注的"黑马"群体。与之同时,人们也发现,现行的公选制度在制度设计上为人为操纵公选的过程提供了某种空间。  相似文献   

19.
石勇 《南风窗》2012,(12):46-47,50
今天的中国,进入了一个"全面的利益冲突"时代。社会变了,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松散的群体,在整体上变了吗?赫拉克利特说:万物皆流。"知识分子",无论指的是一个有点含混的概念,还是一个松散的异质性群体,在时间的流逝中,也不会停留在它,以及他们曾经呆过的地方。在中国——当然不仅仅是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20.
尉群 《工会博览》2012,(35):38-40
2012年8月,在小学开学前夕,北京又一次迎来了"禁奥令",这次"禁奥"甚至被称为"北京教委采取的史上最严厉措施".面对奥数之火久扑不灭的现状,有人说,这是由于教育资源安排不均衡所导致;有人说,只要有择校,奥数教育就很难取消;而面对禁奥令,大多数家长则感到迷茫,取消奥数,下一步又该如何规划孩子进入重点中学这一问题?在种种舆论之下,奥数老师群体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奥数这条路上,他们是如何行走的?在"禁奥令"面前,他们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