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法哲学是关于法的最高形式的理论思维,是对法的基本问题的最高抽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直面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回答法的一般性问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法哲学观。这就是:中国法治必须立足国情走对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厘清德与法的关系,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必须把握好党与法的关系,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法治;必须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坚持法大于权、依法用权;必须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必须把握好良法与善治的关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必须把握好公正与法治的关系,公正是法治的生命,法治是公正的护卫。  相似文献   

2.
辛鸣 《南风窗》2014,(23):32-36
依法治国的提法国民并不陌生,但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依法治国首次作为一次全会的主题,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并提出五大体系和六大任务,对总目标进行展开和细化,清晰地描绘出实现总目标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通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关于“要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治国之道的深刻阐述,是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治国方略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和升华。面对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  相似文献   

5.
拥挤社会的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拍峰 《南风窗》2014,(25):41-43
<正>法治需要统一性和普适性,而大国本身却包含着多样性、复杂性。在这种挑战面前,法治理想和现实国情也会有所冲突。这些冲突构成了大国法治的基本特征。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法治作为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这有着重大意义。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大国,这决定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很难仅仅照搬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而必须面对自身独特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的《论“三个代表”》一书中,很多地方谈到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问题,讲到了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讲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些话深刻地阐明了坚持“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党的建设与国家政治安全建设关系密切,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是改革和发展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因此,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我们党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的新要求,是根据党所处历史地位的新变化,对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党管干部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进行战略规划和总体部署;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那么,从学理上如何定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分别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及价值准则,法治建设与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分别是什么关系?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卓泽渊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进达 《法制博览》2015,(2):191-192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第五天,也就是是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对外发布。《决定》对中国法治长期以来存在的立法中,司法中,行政中众多的问题,第一次全面,客观,有效地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蓝图,对于推动法治建设,《决定》必将在中国法治建设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紧密呼应,显示出法治中国建设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路径,也体现了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法治中国建设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要求党、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基本行为方式必须实现法治化,二者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莫纪宏 《当代世界》2014,(12):12-15
<正>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党的文件形式第一次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各项主张,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两项总目标、五项原则、六项具体任务和一百八十多项法治改革措施,这是一个指导法治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执政党依法执政的"总抓手",在党的执政史上具有划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法治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整体性概念.它是建设法治中国和发展人民民主的关键抓手,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政党文明的有效引擎.新时代,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依法管党治党能力、依法执政能力、依法领导社会治理能力和依法开展党际协商能力,形塑科学合理的党内关系、和谐有效的党政关系、良性互动的党社关系和团结合作的党际关系,成为加强中国共产党法治能力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0二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建设和谐社会是今后十年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医院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其中要求"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对培养法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法治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会和新的挑战,为了应接这个挑战,我们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以实现"创新培养法治人才"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人民团体,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2015年11月27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修订《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决定,对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2年通过的《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就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是保证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不仅科学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遵循马克思主义,《决定》强调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在人类制度文明史上具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18.
<正>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2014年10月20—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共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改革与法治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左右手,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改革动力和坚实的法律保障。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败力度史无前例,反腐败机制日臻完善,为新时期中国的法治  相似文献   

19.
李青云  李岩 《工会博览》2023,(36):32-3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坚持依法治企,深化法治建设,是国有企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面对当前形势,如何深化职工普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基本特征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第一次提出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执政党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认真研究和借鉴他国的经验和做法,正确把握处理社会矛盾的共同规律,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刊特地刊登了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组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