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正黑龙江省是林业资源大省,拥有林地面积2000余万公顷,肩负着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责任。但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对林下资源的有效利用,我省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状态;由于监管不到位,乱砍滥伐、非法侵占林地现象时有发生。截至目前,我省仍存  相似文献   

2.
牟景君 《奋斗》2013,(8):43-44
正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丰富的林下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如何破解林业发展难题,开发"原字号"资源,推进以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林下经济是立足所拥有的森林、林地以及生态环境,根据可持续经营,实施复合经营的生态优化型经济。近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林业系统坚持以生态扶贫为统揽,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林下经济发展面积、产业效益和助农增收实现"三增长"。但是,我省林下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分析贵州省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林业资源保护力度。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在云南各地,森林和林地已划分到户,林权证发放到了群众手中。为有效、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帮助群众实现增收致富,在各相关部门的帮助和严格监管下,全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效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木头经济格局,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夯实了产业基础,同时也为桥头堡建设提供了重要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5.
高刚 《当代贵州》2022,(12):14-17
发展林下经济是实现"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关键举措.截至2021年5月,贵州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2459.5万亩,产值295.7亿元,千亩以上林下种养基地321个.发展的同时,贵州林下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集中表现为"三性"即同质性、分散性和脆弱性;"三低"即重视程度低、技术水平低和品...  相似文献   

6.
广德鹏  范啸 《奋斗》2008,(8):27-29
盛夏时节,我们专程走访了以发展生态经济而遐迩闻名的饶河县。一饶河县地处三江平原东缘,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素有“天然绿色宝库”之称。全县耕地面积16.8万公顷,人均占有1.15公顷,土地连片,土质肥沃。全县林地面积35万公顷,县域面积70%为森林、湿地和水域所覆盖。主要树种有红松、黄檗、水曲柳、椴、杨、柞、桦等百余种。林下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人参、五味子、猕猴桃、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7,(4)
<正>为适应林业改革新形势,推进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通河县委、县政府抢抓新机遇,探索新途径,转型升级,调整结构,结合做优绿色农业的战略部署,全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和林下养殖业等林下经济产业项目,借绿水青山造金山银山。仅2016年,全县林下经济价值就接近16亿元,未来5年,通河县要通过实施"双百"工程——林下经济规模突破百万亩、产值突破百亿元,让通河成为全国知名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中国大果榛子第一县。借优势调结构向绿水青山要效益  相似文献   

8.
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山区,该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经三年多的时间,主体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配套改革正在有序开展。目前,全县已完成林改总面积318万亩,占应改面积的99.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拓宽了农民的致富空间,增加了广大农民的造林、营林、护林和发展林地经济的积极性,为促进林业发展、农民致富和生态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响应黔东南州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工作新思路,近年来,锦屏县主动作为、创新谋划,厚植生态底色,加快推进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这座坐拥180万余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72.12%的东南边陲小城,-幅绿色的林下经济版图日渐铺展。  相似文献   

1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以后,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来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心。通过对广西林业大县资源县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找到影响和制约资源县林下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资源县林下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管理具有重要地位。在资本稀缺的贫困地区进行西部大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比愚公移山式的攻坚具有更高的效益。为此,以宁夏西海固山区为对象,研究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问题,为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治理水害,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成立林业机构,制定和颁布植林、护林条例和办法,发动农民植树造林,确定林权,科学经营管理并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林木,取得了显著成就,对新中国初期的林业建设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名特优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推进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是提高河南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手段。其对河南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疏解提升桂林老城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区党委关于“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决策,为桂林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而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深化对城市资源的认识,坚持文化立市,立足于发挥桂林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山水资源有机结合的优势,通过疏解提升老城,进一步发掘、整合、配置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来提升桂林老城的品位,保护桂林城市发展的“根”与“魂”,进而推动临桂新区建设,是桂林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宁夏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环境压力加大,原有拼资源、拼消耗和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宁夏工业必须转型升级,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片面的发展观曾使山西的经济发展迷失了方向,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更新了山西的发展理念,使山西省委省政府确立了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人才观和发展观,从而为山西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只有正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企业发展重新定位,先做强再做大,才能把山西的经济发展不断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代赋予各级党校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党校图书馆作为党校的重要职能部门,是搞好党校干部教育的重要基础,但其目前还存在着思想观念陈旧、馆藏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党校图书馆应通过转变传统观念、开发馆藏资源等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读者的能力,以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远程网络培训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远程网络培训模式正被积极地引入公务员培训系统,通过远程网络培训可以使公务员实现资源共享、实时互动交流、节约培训费用等。由于受到网络教学资源匮乏、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实践功能薄弱等因素制约,因此,远程网络培训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以及组织管理,建立自主性学习机制,不断完善培训资源建设机制,使其真正成为公务员自觉提升素质、完善自我、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要牢固树立资源整合、立体开发的观念,把发展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培育精品、系统开发的观念,把观光游览型和文化产业型旅游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环境第一的观念,把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依托旅游、促进开放的观念,把发展旅游产业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宁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分析其资源禀赋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进一步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才支撑,着力突破瓶颈制约,构筑加快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