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校车”并非中斟的发明,早在1837年汽车发明之前美国就产生了一种可以乘坐25个孩子的马车,专门用来接送学生。汽车发明后,1914年美l玉l生产商将这种马车车厢装到汽车底盘上,就发明了动力驱动校车,1927年前后开始生产全金属车体的校车,这种动力卡车与今天的校车没有本质区别。“校车”对于中国来说还算是新生事物,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撤并校点的产物。之前广大农村很少有校车,中西部地区几乎无校车之说。不久前搞得人心惶惶的系列“校车事件”所指“校车”大多系个体客运车辆、  相似文献   

2.
车振宁 《人民公安》2011,(23):10-16
在“11·16”甘肃庆阳校车事故中,司机驾驶着严重超载的校车肇事,引发了让人震惊和心痛的惨祸。  相似文献   

3.
速读     
《人民公安》2008,(2):6-6
“教授怒斥逃课生”引发的争论 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怒斥学生”一事看来,以前大学生对学校或者老师儒家式的“逆来顺受”,在“80后”身上是很难再现了,当大学生神秘光环被市场经济无情揭开后.老师也被工具化——给学分的工具。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上大学就是为了挣学分、捞毕业证和用高校毕业证作为“敲门砖”给自己找一份好的工作,面对大学生的需求,老师要给他们知识,一些学生只要学分:老师要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只求一张文凭。  相似文献   

4.
责任     
在四川省都江堰市的地震板房学校里,活跃着一批上海来的支教老师,其中一位个子高挑、皮肤黝黑、戴着眼镜的中年男老师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他热情、积极、浑身充满激情与活力,他就是向明初中教师张贵和。他是上海支教老师中唯一的一位区人大代表、也是唯一的一位民主党派成员。托尔斯泰说过:“热情的基础就是责任心。”  相似文献   

5.
陈亦佳 《小康》2013,(12):65-65
这个世界是以加速度前进的,当你一觉醒来,很可能一切都不一样了。一位忙到精疲力竭的企业家感慨:“这一切都让人觉得无所适从,很没有安全感。马上浮现脑海的,就是那句大家常挂在嘴边的:‘让世界停下来,我要下车!’——问题是,就算真的能下车一阵子清醒清醒,你知道要怎么下车,在哪里下车吗?然后又要怎么上车?在哪里上车?”  相似文献   

6.
去年甘肃庆阳校车事故发生后,在温总理的直接过问下,校车安全务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拿出征求意见稿;今年“两会”上,校车安全问题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中国的校车安全将正式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幽默六则     
年轻 在公共汽车上,我给一位大娘让了座。大娘高兴地和我攀谈起来,问道:“孩子今年多大了?”我说:“26岁了。”大娘羡慕地说:“那你长得可真年轻。看起来也就30岁出头.想不到孩子都26岁了。”  相似文献   

8.
1993年初夏的一天,在华中某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宿舍发生了一起恶劣的刑事案:一蒙面男子乘学校上课之机,翻墙越室闯入男生宿舍,将306房间因病卧床的该校中文系gO级学生刘小伟用水果刀捅了两刀后,又残忍地扔到楼下……该校保卫科得知后,火速立案,经两天两夜调查、取证、核实,案情终于真相大白……3月的一个下午,A中学高二()班教室异常安静,45双纯真的眼睛都在急切地等待着,等待一位实习老师来给他们上语文课。随着一串清脆的脚步声,教室的门“吱”地开了。杨荔有右手拿着教案,左手拿着一盒粉笔,在一位中年男教师的陪同下面带微…  相似文献   

9.
拜读了贵刊2004年第2期霍明宝老师《等待是一种境界》(以下简称“霍文”)一文后,有些想法。霍文中列举了贾志敏老师、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案例,说这两位老师在近千人听课的情形下,面对学生的“出错”,耐心地等待学生的成功。确实,课堂上老师多一些等待,也许就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关键。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不论什么样的学生,老师都必须给以厚爱,给予热情。老师应从生命的角度对待差异,给他们一点思考的时间,等待他们的成功。这种“等待”的确是一种境界,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下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关注学生发展的理念。从这一层面上看,教学需要“等…  相似文献   

10.
陆晶  陈艳 《人民公安》2011,(23):21-23
在美国,惟一有权力安装“停车标志”的交通工具就是校车。校车停车上下学生时,车上会伸出一个“STOP”的标志,此时校车前后所有车辆必须停驶,就连总统车辆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9日《光明日报》刊登杨易的文章,近日,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位老大爷站在身边的事件,被网友拍下并在网上公布,引起了广泛讨论。同时,另一篇“老人给孕妇让座,学生无动于衷”的帖子也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智慧的歪用     
有章说,现在小学中的班干——也就是那些小小的“学生官”,已开始学会了对“权力”的追逐。有的利用的是父母的“官帽”,有的采用的是给老师送礼的方式,有的则通过请同学吃饭拉选票。在如愿以偿地当上班干以后,他们也就获得了“腐败”的资格和权力。一位母亲这样描述道:她的11岁的女儿,当上了只管10个人的“小组长”后变得神气多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残疾人》2011,(10):4-4
刚过去的教师节里,很多老师都收到了节日祝福,不过有一群特殊的老师,却在以心理辅导的方式给自己加油鼓劲。他们的“学生”是学龄前自闭症儿童,和孩子们说上一百句话,也许得不到一句回应,然而,老师们凭着信念和爱心坚持着。  相似文献   

14.
春天的一个傍晚,一位盲人小伙乘出租车去看望老师。下车后,盲人小伙准备付钱,而出租车司机坚决不收。出租车司机把盲人小伙送到社区,然后转身离开。一位准备打的的男子恰巧目睹了事件整个过程,二话没说便坐上出租车,把盲人小伙的出租车费一起付了。  相似文献   

15.
当事人:静儿(化名) 性别:女年龄:20岁身份:大学生症状:偏执见到静儿之前,我已经听静儿的同学介绍过她的情况。静儿一直认为给她上课的两位男老师对她“有意思”。至于理由,大家也只是零星听她说过一点,好象是A老师上课经常冲她笑,而且语言有暗示性;B老师在给她上课时,常常是西装革履,似乎也在表达什么。从同学那里知道,两位男老师都是中年人,早已成家立业,静儿的事情让他们哭笑不得,直喊冤枉。  相似文献   

16.
歌德曾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三门峡大都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柴君峰就是一位“音乐家”了,他用一流的质量,巧夺天工的创意让流畅的韵律在大地上凝固,让一座座建筑成了城市中的音符。  相似文献   

17.
林江 《台声》2011,(6):60-62
今年的清明天气特别好。漳州市烈士陵园来的人特别多,一支举着“翁泽生少年先锋队”小旗的小学生队伍特别引人注目。只见一位教师模样的人指着一座大理石雕像对学生们说:“就是这位叫翁振华(为翁泽生在漳州的化名)的台湾人给我们漳州带来了领路人,带来了共产党。”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沉思和回忆。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张寿华老师从苏州大学退休了。一天下午,张老师走到学校的一座小桥上,无意间听到父女对话。一位穿着破旧的父亲一个劲把几块钱塞给刚刚到校报到的女儿,女儿含着泪说:“爸,路这么远,你回去车上总要吃点东西呀,这钱你一定要拿着。”父亲说:“还是你留着,你要读书,不能吃不饱肚子,孩子,没关系,我忍忍就可以到家了。”女儿哭了。张老师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回到家,他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又想起两天前在校门口看见一位刚来报到的长得很清瘦的新生,只带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件旧衣服。他问这位新生为什么只带这点行李,这位新生说:“咱…  相似文献   

19.
2011年5月9日下午两点多钟,江苏省句容市华阳北路某十字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挂有“教练车”字样的重型货车,在左转弯过程中与路边骑电瓶车的被害中年男子汤朝华发生碰撞,而“肇事者”正是在车内学习驾驶技术的韩平。事故发生后,坐在副驾驶座上指导教学的教练王春明一边下车抢救被害人汤朝华,一边拨打了110报警……  相似文献   

20.
高国桥 《半月谈》2005,(2):71-71
我是一名铁路职工。在乘火车上、下班时,经常听到刚下火车的旅客,为找不到厕所而发牢骚,一位刚下车的王姓旅客说:“火车快要进站时,列车员就锁闭了厕所,一些排了半天队没能‘方便’的旅客。只有下车以后‘方便’了,但下车以后找不到厕所,你说能不急死人吗?于是就有人干脆在站台上找个僻静处,就地‘方便’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