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贾清 《理论研究》2012,(6):6-7,50
“八二宪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完善的一部宪法,通过规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这部宪法始终坚持与时俱进,通过四次修正案,全面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宪法至上”的政治认同和“依宪执政”的政治选择将成为宪法政治建设和发展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2.
2 0 0 4年修宪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文明”等入宪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文章通过宪法保障制度说明必须加强宪法实施的立法保障 ,发挥国家机关在保障宪法实施中的作用 ,进而提高全民族的宪政意识和宪法观念。  相似文献   

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法制建设的保障,更离不开宪法的保障。我国宪法包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宪法依据和直接保障。宪法所规定的“重大事项由人大决定”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策保障,依法行政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保障,人大监督、审计监察以及违宪审查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程度与宪法的实施状况密切相关,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与宪法的实施和完善结合起来,真正保障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4.
人权保障是现代宪法的最高价值目标。建国五十年来宪法变迁史,不仅表现为法律条文上公民权利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观的演变:从“阶级斗争工具论”的宪法观(工具价值)走向“人权保障”的宪法观(目标价值)。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观的演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丁华 《党建文汇》2002,(6):19-19
日本“专守防卫”的法律依据是战后“和平宪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在绕过宪法或改变宪法解释方面越走越远。2000年初,日本国会众参两院设立了“宪法调查会”,“论宪”已提到议事日程,“修宪”进入了酝酿阶段。  相似文献   

6.
宪法是一张写着公民权利的纸,是否保障和尊重人权,是判断一国宪法乃至整个法律体系是否具有现代性的基本衡量标准。从当今世界各国宪法比较中可以发现,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构成各国宪法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内容。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33条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是为我国宪法的发展奠定了现代精神和新的价值标准。当然,人权的宪法保护还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关于人民“言论自由”及“请愿的权利”,保障了公民或组织进行游说的权利,但同时各利益集团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权钱交易,也由此被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政冶说客”的出现,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宪法保障,(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宪法确认宪法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大法,确认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体内容、基本要求,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宪法依据,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法治保障得以实现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王宝治  寇占奎 《求实》2003,3(3):13-15
邓小平同志的宪法思想及其伟大实践 ,是他的法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宪法的最高原则应是四项基本原则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必须充分发挥宪法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和宪法对廉政建设的保障作用。必须发挥宪法的监督作用 ,尤其是加强宪法对执政党的监督 ,使执政党的一切活动纳入到宪法和法律范围之中。  相似文献   

1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要使人们真正承认宪法 ,信仰宪法 ,必须保持宪法的最低限度的稳定性 ;还必须为公民提供最基本的权利保障 ;要真正落实宪法规范的最高性 ,必须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任何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法规都应被确认为无效或被撤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