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二十年来,中华大地上涌动着强劲的改革开放的巨流,它冲垮了一切阻碍生产力、阻碍社会发展的陈俗陋习,激活了因长期停滞而失去生命力的社会机制。抚今思昔,不难发现,改革开放这场第二次革命,它在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深处引发的变革同样是功绩卓著。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  相似文献   
2.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节英 《理论前沿》2008,(15):32-3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键在于树立法律权威、尊重和保护人权、维护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3.
1952年6月至1953年2月开展的司法改革运动是新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司法改革运动确立了新中国的司法体制与司法传统,对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的司法运行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拟以北京市的司法改革运动为例,对这一运动的经过及后果作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4.
董节英 《党史文苑》2005,5(2):56-59
人权保障是现代宪法的最高价值目标.建国五十年来宪法变迁史,不仅表现为法律条文上公民权利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观的演变从"阶级斗争工具论"的宪法观(工具价值)走向"人权保障"的宪法观(目标价值).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现的演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人权保障是现代宪法的最高价值目标。建国五十年来宪法变迁史,不仅表现为法律条文上公民权利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观的演变:从“阶级斗争工具论”的宪法观(工具价值)走向“人权保障”的宪法观(目标价值)。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观的演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法制建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法制建设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出版了一些相关法制文献汇集、领导人文集、法制建设大事记等文献资料,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90年代初,有学者对建国40年来的法制建设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出版了几部研究专著。1997年以后,伴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学术界对建国初法制建设的研究出现了高潮。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界都介入这一领域,研究领域、研究视角、研究深度不断拓展,在整体性研究、重大事件研究、部门法领域研究、法制思想研究、法学教育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对建国初法…  相似文献   
7.
董节英 《理论视野》2012,(12):55-57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法治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依法执政的提出和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进,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法治控权理念的逐步明晰与深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人权入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权保障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法治建设所追求的崇高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