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拆迁安置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社区越来越多地进入社会管理的领域。由于地理位置、管理体制、居民素质及结构等特点,使得拆迁安置社区存在着许多不安定因素,治安防控工作任务较重。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给拆迁安置社区的治安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它的出现推动了多元治理主体的出现,并形成了网络化的结构,成为社区警务更为广泛的力量,但同时也应看到社会化参与不完善、社区自身自治能力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人的治安防控一直是困扰公安工作的难题.在社区警务工作不断深入开展的大形势之下,将精神病人的治安防控工作与社区警务工作相结合,是对其进行治安防控的新思路.在明确了我国公安机关对于精神病人管理范围的基础上,对当前公安机关精神病人治安防控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公安机关对于精神病人社区防控的工作方法,即通过建立专业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共享、突出日常预防工作、构建“四点一面”的防控制度和建立固化方案等五个方面对精神病人实现具体的治安防控.  相似文献   

3.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是国家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新时代产物,社区在迁移的过程中呈现出快速性、被动性、强制性的特点。四川省因贫困地区多、搬迁规模大、民族构成复杂等现实因素的存在,导致集中安置后的移民社区在日常治安治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公安机关针对移民社区治安案件频发、社区矛盾易激化、社会失信造成冲突摩擦、文化差异阻碍治安治理工作等现状,在分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从推动移民社区治理智能化、提升移民社区警民信任、提高移民社区公民参与治安治理积极性等方面提出治安治理对策,为基层社会治安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要搞好平安建设,必须以社会治理为视角,通过全面发挥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其他部门的职责,加强社区治安治理基础工作,建立社会参与的警务工作机制等举措,实现警务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论社区安全服务的社会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社区安全服务的社会化是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综合症”的有效途径,是社区成员履行搞好社区治安的权利和义务的表现形式和社区警务工作成败的关键;社区安全服务社会化体系的两大构成主体是社区自身的安全服务力量和外来为社区安全服务的社会力量;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开展风险保障工作来构建社区安全服务的社会化体系。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是社区发展的普遍趋势。建立基于社区信息化的犯罪防控机制有利于拓宽犯罪防控的信息来源和探索犯罪防控的社会资源利用模式,创新新时期犯罪防控方法。新型犯罪防控机制建构必须针对信息化社区服务管理智能化、社区资源数字化、社区组织网络化、社区参与虚拟化、"虚拟"社区真实化的基本特征,建构社区治安信息服务中心、社区与警务系统的信息共享机制,从而推动虚拟社区在犯罪防控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长沙市城市居民小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调查情况为参照,分析了当前湖南省城市居民小区治安形势的基本状况,认为当前城市居民小区的治安状况不太乐观,治安防控体系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小区居民治安防范意识还比较淡薄,居民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小区治安防控体系不够完善,治安防范的硬件建设不是非常的齐全,管理不是十分到位,而且一些社会外部因素也对小区的治安状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要消除上述问题,必须以社区警务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居民小区治安防范工作;充分发挥居民小区社区管理机构的管理组织功能,促进安全文明社区建设;加强小区的各项硬件建设,完善小区自我防范功能;提高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维护社会治安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8.
社会化是公安机关有效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核心战斗力、追求警务效能最大化的必然选择。资阳市公安局在治安防控走社会化道路上也找到了一些切入点,成效明显,但也面临的一些问题。其启示是:实现治安防控社会化的关键是改革创新现有的体制机制,强化顶层思维,抓住治安防控社会化工作政府性和市场性两个特征,建立起“党政主导、公安主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治安防控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社区警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治安战略思想及战术方法,在社区发展和整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必须针对基层警务运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社区勤务模式的滞后与不足,从警力下沉、权力下放、工作机制、利益下调等方面对社区警务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平安建设是以创建安全型社区为基础的系统性工程。人口结构、居民需求和管理理念、手段的变化,使我国社区治安防控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居民参与度低,"群防群治"力量分散;警民交流不畅,居民对警察不信任;紧急响应慢,处置能力不足;安全与法制宣传不足等是主要问题。为顺应社区警务的改革发展趋势,应更新管理理念及手段、推介民警服务、提高处突能力、加强安全法制宣传,从而深化社区治安防控,加快推进安全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建设“平安泉州”的重要措施之一。社区治安是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微观基础。新型的社区公共安全工作模式就是要在社区、当地政府和警察之间建立一种互助伙伴关系,关注社区实际问题的解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服务、维护社会治安。社区警务正是适应了这种新型的社区公共安全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贵州“阳光工程”社区戒毒的工作模式对吸毒人员就业安置、帮教管理、回归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可持续性发展不足、社区专门禁毒力量不够、社区戒毒专业化服务不足的问题对此,应通过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维持其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建设质量,避免急于扩大安置规模通过引入个案管理的方式,做精细化管理.同时加强戒毒专干队伍建设,培育社会公益组织及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围绕社会治安防控、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力量参与、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化、市民利益表达与评价机制等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社会力量参与平安海淀建设的工作模式和经验做法,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群众安全感一直保持在全市前列.对照城市管理精细化、社会化的要求,海淀区平安建设社会化工作还存在着社会力量自主参与平安建设的意识不强、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的机制不健全、基层政府和基层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不高等问题,应该从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平安建设的社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社区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是社区警务建设的核心问题,一个科学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应包括防控主体系统、治安信息系统、物防技防系统、警备保障系统、预警预案系统和绩效评价系统,它的具体运作模式应建立社区一般性治安防范,对不安全隐患的早期干预和对案件、事件、事故的处置三道防线。  相似文献   

15.
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认为,社区治安参与是一种社会行动现象。治安参与行动过程涉及行动者、目标、情境和规范要素等具体内容,社区治安参与的路径选择,要平衡参与主体之间的权力格局,对接不同主体的价值期待,丰富拓展治安物质文化资源,建立完善的治安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对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和打击犯罪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条件下城乡社区警务面临新的挑战。以四川省城乡社区警务建设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信息化条件下城乡社区警务基本态势及面临的挑战,可提出依托社区信息化发展、增强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完善社区警务情报信息工作机制、强化社区民警能力培养等发展措施。实现信息化在社区警务运行中全方位的渗透和融合,可推动城乡社区警务发展,提高社区治安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7.
社区统一战线的构成日趋多元化,统一战线成员参与政治及社会管理的意识日趋强化,统一战线工作日趋社会化,统一战线的作用将更加明显。社区统战工作的内容、工作的形式、工作的方法都将随之而改变。  相似文献   

18.
社区治安力量的有效整合能发挥社区治安防范的综合效能.社区民警在社区治安力量整合过程中担当着桥梁纽带的角色.负责社区治安整合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必须客观分析影响社区民警发挥作用的主客观因素,树立协作理念,在提高民警能力、合理配置警力的同时,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提高公众参与社区治安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是"乡头城尾",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枢纽,它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集中性迁移的过程。笔者对江南某小城镇的动迁安置社区进行了访谈调研,动迁安置社区是小城镇城镇化过程的产物,是一种大型的城镇社区,吸纳了大量的拆迁农民迁入,呈现出现代性、异质性、保留性和双重性特征。动迁安置社区在治理过程中面临着农村生活方式与习惯迁移、社区自治性程度低、参与积极性低以及社区认同感缺失等困境。有鉴于此,笔者尝试探索消解动迁安置社区治理困境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0.
贵州"阳光工程"社区戒毒的工作模式对吸毒人员就业安置、帮教管理、回归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可持续性发展不足、社区专门禁毒力量不够、社区戒毒专业化服务不足的问题。对此,应通过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维持其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建设质量,避免急于扩大安置规模。通过引入个案管理的方式,做精细化管理。同时加强戒毒专干队伍建设,培育社会公益组织及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