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威胁,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恐怖主义犯罪的进一步肆虐,世界各国加强了反恐研究,然而关于反恐之恐的界定在学界争议颇多,本文旨在解读反恐,以期为深化反恐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一大顽疾,打击恐怖主义需要以法律为基础。以法律为核心建构反恐战略是我国现今解决恐怖犯罪问题的核心。目前我国反恐法基本草案正处于论证阶段,其定位应当是与恐怖主义犯罪作斗争的特别法规,需要从立法取向、立法模式、立法内容、立法衔接等方面进行相关完善。此外,我国应该在反恐立法中明确规定设立反恐机构,以反恐审议为基础对恐怖主义进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3.
黄风 《法学评论》2006,24(4):159-160
“9·11”事件之后,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联合国为此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文件;长期争论不休的“恐怖主义定义问题”似乎也被区域性多边反恐协定———《上海公约》一举突破;不少国际犯罪被划归恐怖主义范畴,反恐的国际合作一时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国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我国《反恐怖主义法》对安全防范措施的规定较为全面,但安全防范措施的执行“宽松软”及安全防范措施的监督存在“重处罚,轻整改”等问题,导致《反恐怖主义法》的安全防范治理效能弱化。在公益诉讼范围拓展上,引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反恐责任主体,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在反恐公益诉讼检察模式上,以预防型公益诉讼为原则,明确反恐安全风险认定标准;在反恐公益诉讼体系建设上,增设反恐预防型公益诉讼、反恐民事公益诉讼及反恐行政公益诉讼三大公益诉讼模式,推进我国反恐安全防范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王渤 《法学杂志》2004,25(4):90-92
俄罗斯是世界上受恐怖主义侵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反恐怖主义最坚决的国家之一。俄罗斯在与恐怖主义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因而其国家反恐总体战略比较完善,包括:反恐的法律支持;反恐的常设机构和战时处置、决策、指挥、协调机制;反恐执法部队的构建与训练;反恐情报;反恐预防。实践证明,俄罗斯国家反恐战略体现出的明显优势,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俄罗斯国家反恐战略实践中的不足我们也应当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6.
公布反恐怖主义信息是反恐战略和行动的重要内容。英国反恐怖主义基本法《(反)恐怖主义法2000》定义了恐怖主义的含义和警察反恐职权。依据相关反恐法,英国按季度定期发布"反恐怖主义警察执法——季度统计公报"。公报主要内容为警察执法,包括:逮捕、审判、羁押、拦截和搜查、检查和拘留,以及其他法规执法统计信息。文章认为,反对恐怖主义的执法信息可以向社会公布;中国应当建立反恐信息统计和公布制度。  相似文献   

7.
完善反恐立法 有效打击恐怖主义犯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犯罪 ,中国有必要完善反恐立法。中国是联合国成员 ,应遵守联合国的一系列反恐决议 ;中国还是一些国际组织的成员国、签约国 ,应遵循在这些组织中签署的反恐公约。中国可以借鉴其中的有些规定 ,完善自己的立法 ,包括增列反恐的罪、扩大现有反恐罪名的内涵、分列反恐罪名、扩充刑事诉讼法的内容等。世界有许多国家制定了反恐的法律 ,中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作为借鉴 ,完善自己的反恐立法。比如 ,制定专门的反恐法律、设立专门的反恐机构、重罚恐怖主义犯罪者、严惩支持恐怖主义犯罪的人员和组织、加大反恐执法和司法的力度等。目前 ,中国急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立法 ,即进一步明确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制定专门和系统的反恐法、规定专门的反恐机构与反恐监督机构等。  相似文献   

8.
ISIS利用网络进行恐怖主义活动,是我国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国内恐怖分子利用网络大肆传播暴恐音视频,已成为暴恐活动多发频发的根源性问题,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反恐形势,必须加快构建网络反恐机制,防范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文章介绍了网络恐怖主义的类型,分析了ISIS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的特点,指出ISIS网络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反恐形势的影响,提出了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反恐的国际视角是在关注和解决国内产生恐怖主义的原因基础上,应研究影响国内恐怖主义活动外部原因,总结国际联合反恐成效与经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反恐国际合作的思路,在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下开展中国反恐斗争,从而更有力地打击和防范针对中国的恐怖活动并更有效地履行中国反恐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10.
司法模式、战争模式、治理模式是三种应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模式。司法模式把恐怖主义界定为一种犯罪行为。为此反恐是侦查破案与打击犯罪的问题。此模式核心是恢复法律的权威,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战争模式把恐怖主义界定为一种战争行为。为此反恐是打败或消灭敌人、取得战争胜利的问题。此模式核心是打击、歼灭恐怖分子并取得战争胜利。治理模式把恐怖主义界定为国家安全治理方面的缺失、低效或失败及其导致的对民众安全服务的缺失与低效。为此反恐是加强和改善有关恐怖主义问题的治理,以提供更有效的安全服务。此模式核心是塑造一种安全环境。治理模式对于恐怖主义及反恐问题界定不同于战争模式、司法模式。这种界定具有决定性影响。其直接决定这三种反恐模式在视野、目标、思路、标准、力量、措施与手段、时间维度、战略角度、精神层面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以来,国际社会更加注重国际反恐怖的合作机制。国际反恐怖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挑战,国际反恐怖的各国实践是建立国际反恐怖合作法律机制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基础。只有在国际反恐怖合作的法律原则——包括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政治、经济与法律等相结合的原则,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利益协调一致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区际法律合作途径,加强国际反恐怖的司法协助与技术合作,才能取得国际反恐怖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2.
高学敏 《行政与法》2014,(7):126-128
面对日趋严峻的恐怖活动威胁,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不断地探索通过立法的方式预防和打击恐怖活动.目前,由于我国的反恐立法存在立法格局不科学、缺乏系统性等问题,难以满足预防和打击恐怖活动的需要.为适应我国反恐形势的新变化、推进反恐工作依法开展以及履行我国应尽的反恐国际义务,应当尽快制定一部系统、全面的《反恐怖法》,同时,注重运用政治、经济、外交、法律等手段对社会进行综合治理,以期从根本上消除滋生恐怖活动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论国际恐怖主义的全球化趋势与国际法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呈现出强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而现行国际反恐法制治标不治本、规则取向不足、条约的巴尔干式、反恐措施单一、国际合作欠深入等弱点都亟待克服。只有全面构建和完善国际反恐法制 ,在断定和惩治国际恐怖主义方面具有更多的规则取向 ,并加强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主导和协调作用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才会得到有效控制。而要彻底根除国际恐怖主义 ,必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新秩序。  相似文献   

14.
康海军 《法学杂志》2012,33(6):166-169
我国虽然在《刑法修正案(三)》中增补了有关恐怖活动犯罪的罪名,也相应加重了其法定刑,但是,我国还没有专门就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作出规定。在反恐实践中,面临着采取反恐特别措施无法律依据、随意性大、取证难、审讯难等许多法律难题,而我国反恐怖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却日益突出。因此,我国有必要抓紧对此作出相应的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15.
刘远山 《河北法学》2004,22(8):6-1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目前日炽的一种国际犯罪,国际社会非常重视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预防和打击,缔结了一系列反恐多边条约。反恐多边条约的实施主要是缔约国的实施(即国内层面上的实施),可以分为直接实施和间接实施两种模式。反恐多边条约的国内实施于惩治和预防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反恐多边条约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某些弊端或不足,亟须完善,关键是要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反恐特别法。  相似文献   

16.
完善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之建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基松 《法律科学》2008,26(4):130-134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至今,在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但目前仍然处在机制建设的早期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很多,至少在“反恐机制”的完善方面还有如下几方面值得我们深思:建立常设性联合军事机制;构建上海合作组织6+N的反恐合作伙伴机制;区别对待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的引渡问题,对恐怖主义引渡问题适用“不引渡则起诉”原则;适当补充公约中有关反恐人权保障的条款。  相似文献   

17.
黄小喜 《时代法学》2012,10(6):114-119
美国十多年来的反恐战略、手段与措施较此前是极大的挑战,甚至突破了既有国际政治框架和国际法律秩序所能够容忍的限度。美国政府扩张武装冲突的外延、新设全球反恐战争概念、避开平时刑法试图选择适用武装冲突法以获得更多的战时特权,其目的是为定点清除找到正当根据,为反恐措施披上合法外衣。但是,选择适用武装冲突法,进而采取军事手段“以暴制暴”,无助于最恰当和最有效地惩治国际恐怖分子。美国政府在巩固既有反恐成果的同时,应当积极反思其错误适用反恐法律所导致的消极后果,以确保其惩治国际恐怖分子法律选择的恰当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黄小喜 《时代法学》2005,3(5):82-87
人类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国际恐怖主义的原因之一。由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存在,人类陷入了一场持久而深重的灾难中。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也因此受到阻碍。国际反恐怖法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融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确保人类生态及弱势方在国际反恐怖法中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9.
师维 《河北法学》2012,30(7):82-86
刑法是防控恐怖主义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当下我国无论是对反恐刑法的基本认识,还是刑法的相关规定都存在着许多值得反思和商榷之处.为扭转被动局面,实现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有效规制,有必要创新恐怖主义犯罪刑法管控的基本理念,充实、完善其制度内容.唯有如此,才能增进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9.11恐怖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活动给世界造成的极大危害,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公众的广泛关注,如何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各种方法中,法律手段不容忽视。目前中国反恐怖立法比较分散,因此,有必要统一中国的反恐怖立法,构建中国反恐怖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