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现出来。本文认为在适合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之前,政府必须寻找一些过渡性的对策来改善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自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社会保险法》以来,美国的老年人养老保障制度已经运行了近80年。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经过长期发展和不断调整,已被公认为国际典范之一。我们将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社会养老法制化规范化以及加强公民社会建设三个方面,合理地借鉴美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为应对我国老龄化危机,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全民养老保障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于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存在诸多缺陷,国家已于2000年暂停实施。然而,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要求和国家应尽的义务,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的必然趋势,现在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有利时机,必须审时度势尽快建立。  相似文献   

4.
滕明兰 《法制与经济》2008,(20):103-104
人口明显老龄化,并且6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农村,这些特征使得广西所面临的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由于农村生产力落后,养老社会化覆盖卒低,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在逐渐减弱。土地养老保障功能也逐渐衰退,针对这些问题。广西农村养老需要构建非缴费性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实行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模式并且要加强土地保障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刘鹏 《行政与法》2013,(6):69-72
农村社区养老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农村社区养老的理论与实践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该以转变农村养老观念和方式为前提,以政府财政投入和提高农民收入为支撑,以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区养老为重点,以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保障,逐步解决农村社区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仅要坚持传统“孝”文化的渗透,还应当加强“孝”文化与法律治理相结合,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以共同营造社会的和谐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关乎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而在全国老年人口中占比较大的是农村老年人口,因此,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介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其次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民养老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丁璇 《法制与社会》2012,(28):177-178
国外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作为一项比较成熟的社会经济制度,值得我国学习的经验很多.本文将从国外几种主要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出发,探讨可供借鉴之处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从而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青 《法制与社会》2010,(22):204-204
社区居家养老作为我国未来养老方式发展之趋势,与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共同构成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本文从各方主体的责任建构,制度设计中注重分层、与配套制度融合,技术操作层面的完善等方面对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出路作了探索性回答。  相似文献   

10.
广西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明显老龄化,并且6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农村,这些特征使得广西所面临的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由于农村生产力落后,养老社会化覆盖率低,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在逐渐减弱,土地养老保障功能也逐渐衰退,针对这些问题,广西农村养老需要构建非缴费性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实行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模式并且要加强土地保障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胡明玉 《行政与法》2013,(4):122-125
赡养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赡养协议是对赡养义务的具体化。赡养协议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随着老年人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下降、青年人赡老养老意识的淡化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家庭养老仍占重要地位。赡养协议作为一种新型的温和的预防和解决农村养老纠纷的方式。它有利于切实实现“老有所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能够为养老纠纷的解决提供一种温和的非诉讼的求解模式,有助于减少或化解赡养人之间,以及赡养人与被赡养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家庭养老机制的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养老基金采机构集合型投资,在受托机构及投资管理机构的审慎投资人规则及责任缺失的前提下,受益人及地方政府对养老基金投资风险的承担,为养老基金投资风险规制提供了逆向激励。养老基金的机构集合型投资与受益人自治型投资相比,受益人选择权弱化、投资机构控制权增强、投资过程透明度降低。审慎投资人规则由投资人行为规范到投资风险量化控制的演进,勾勒出养老基金投资风险规制由对受益人的代理投资人的规制,到对集合型投资机构投资行为审慎性的激励的演变。因而我国养老基金投资的法律规则,应重新厘定受托机构及投资管理机构的集合型金融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重构其审慎投资人规则、完善投资风险治理结构及外部监管,为养老基金投资的风险规制及投资安全提供正向激励。  相似文献   

13.
公平是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灵魂。然而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显失公平: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难保代际公平;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差异惹争议;机关事业与企业职工待遇不公;城乡差距大;统筹层次低。我国养老制度发展60余年取得巨大成就但对其研究仍不成熟,改革困难重重,亟需在纳入公民参与设计与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高峰 《检察风云》2012,(2):56-57
最新统计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与此同时,新近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引起了人们对社会养老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一、公共养老基金的代理问题及其对治理结构的影响 各国公共养老基金管理的实践表明,养老基金的治理结构会对基金的投资政策和资产配置策略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公共养老基金的投资绩效。较差的治理结构(亦即不能将基金管理与政治风险相分离)是养老基金绩效较差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因此,科学地设计公共养老基金的治理机构,对于实现公共养老基金的目标,确保公共养老基金利益相关者的福利最大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玮  赵琼 《法制与经济》2009,(8):128-129
至2000年前后,中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问题、老年人养老成为社会普遍的话题,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与困境,本着“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农村养老立法价值取向,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刘辉 《法制与社会》2015,(4):169-170
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现象明显.我国当前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大致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三种.应提供家庭养老保障,提供社会养老保障,加强老年人自我养老保障,促进我国养老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94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面临挑战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社会的形成让我们面对严峻的养老现状,"未富先老"加之人口众多、发展差异大的基本国情,使得我国养老问题更为复杂,解决困难也更大。传统观念主导下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然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转变传统养老观念,创建并完善新型社会养老体系则是当下改善我国养老现状、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之策。  相似文献   

19.
"老有所养"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养老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照顾是我国养老的三种形式.由于我国家庭规模日益缩小、老年人需求多样化等原因,使家庭养老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经济状况、管理方式也制约着机构养老的发展.鉴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即社区照顾将成为城市养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鲁全 《公民与法治》2011,(10):48-49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现代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德国养老保险制度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社会保险型养老保障制度的典范,并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效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