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八大山人的最后的十年。我们且以年表的方式来记录这位伟大艺术家最后一段人生旅程,以使我们能够细细地感受和体味一个伟大艺术家最后的精彩。这是八大山人的人生和艺术都极为辉煌的十年。一个人人生的最后年华如果都能像这样辉煌,那绝对是生命的奇迹。八大山人的一生,是修行践道的一生。他遭遇的的创痛有多么沉重,他艺术的升华就有多么卓越。这或许是苍天对他劫难之后的眷顾。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相似文献   

2.
惊叹夏宫     
夏宫,是我们辗转莫斯科之后参观的。 那天,我们从莫斯科乘了一夜的火车返回到圣彼得堡,刚一出站,冷风伴着小雨就扑向我们。人人感到困乏、饥饿、寒冷、疲惫,所以大家一致要求先到宾馆休息,尤其是女同胞,更是牢骚满腹。但安排好的旅游计划岂能随意更改?这次接站的导游是一位高大的留着络腮胡须的俄罗斯青年,只见他呵呵地笑着,尽管按“既定方针”行事。  相似文献   

3.
我儿子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拿了两个学位后,应聘到多伦多一家电脑软件公司搞软件设计工作。在我和他妈去探亲前,我们一直以为他就住在多伦多的唐人街里。可是当我们从香港乘加航的班机飞抵多伦多,儿子从皮尔逊国际机场把我们接出来后,驾着车便把我们拉上了高速公路,我望着车窗两边湍急如潮的车流,心里感到好不奇怪,儿子要把我们拉到什么地方呢在飞机上连续颠簸了十六个小时,这时我和他妈是多么想尽快到儿子的窝里,好好地冲个凉,看看我们的两个小孙女,再美美地睡个觉。不由忍不住地问道:“陈寞,你要拉我们去哪里”儿子感到我…  相似文献   

4.
安沛——中国防空部队打击美国飞机的主战场 老兵带新兵是我军的传统做法,上了战场,老兵尤其是曾参加过战争的老兵是部队的战斗骨干,他们是部队的宝贵财富。按照支队首长的指示,由杨玉祥副科长带领我们两个翻译去前指负责涉外工作。老杨是山东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东大汉,40多岁左右,身材魁梧,为人正直豪爽。据他说,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来五支队以前在沈阳军区某坦克团当副营长,连做梦都没想到组织会调他到援越抗美工程兵部队工作,战争这样与他有缘份。我们顿时感到在这样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同志带领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无论在加拿大还是美国,最漂亮的公寓一定是“老人屋”。老人屋租金不但只有一般公寓租金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公寓里还设有食堂、医护室和游乐室。老人屋是政府拨出专款建立的老人公寓,凡是退休老人,都有权利人住老人屋,但一巳老人去世,其子女却不能享有世袭居住的权利,必须立即退还老人屋。在北美洲这两个国家走一走,让人深切地感到这里的老人处处都倍受尊敬,连我和老伴这样的外国人也不时地享受到这里社会的一份优待。二月初,当我们刚到加拿大不久,一天上午,我和老伴准备到户外踏雪散步,儿媳妇要我们顺便到附近小镇的洋人店…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人说过:“一个人如果不了解他出生以前的历史,那就永远长不大。”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则有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读史。”毛泽东无疑深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道理。1938年10月,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讲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7.
2000年 1月下旬,天津市政协召开全委会,在休会期间,我们多次想访问王树成先生,他始终是那么忙,不是和老同学、老同事团聚,就是接待他教过的学生。直到市政协会议闭幕的那天下午,他放弃一切活动,从 3点接受我们的采访,一直谈到 7点,仍语犹未尽。因为晚 8点他另有安排,吃过便饭后,我们便告辞了。   教师生涯的职业习惯,使王先生的语言表达是那么有条理和清晰。他先从自己的童年谈起。他的父亲王植章、母亲陈瑞差都是福建南安人。由于政府腐败,民不聊生,父亲早年背起行囊,携妻离乡背井,飘洋过海,到印尼谋生。父亲和当地许…  相似文献   

8.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康有为、梁启超曾流亡海外,在华侨当中从事保皇活动。梁启超到过美国和加拿大,后来还写过《新大陆游记》。为什么叫新大陆?因为当地的土著为印第安人,白人、黑人以及黄种人,都是后来才去的。这样很自然就会想起发现这片新大陆的哥伦布来了。在同一个世纪里,与哥伦布齐名的还有一个人,他便是中国的郑和。其实只要把这两位东西方的航海家加以比较,就不难发现他们有很多不同。第一,航海的目的不同。哥伦布是意大利人,西班牙国王授予他海军大将军头衔,并预封为新发现土地的世袭总督,条件是新发现土地上的一切财富…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对于马六甲,不管去过没去过,了解的多与少,都自有一分熟悉,一分向往,一分亲切,无可回避,这与从小学课文上就学到郑和七下西洋,五次到马六甲的史实有关。我们这次出访马来西亚,由于行程紧迫,未能安排访问马六甲。入境后与全陪确认行程时,明显地感觉出他对这一缺项的遗憾。在吉隆坡的活动很顺利。第二天,我们要乘汽车沿高速公路经马六甲前往马来西亚的南大门──柔佛州的新山市去了。先生像自语又像对我们似的低语:马六甲恐怕是一座世界上别处难以重复的独特城市了。一句话引起我们的共鸣,于是决定,快马加鞭,挤点时间,…  相似文献   

10.
在京城每当我们谈论书法篆刻问题时,自然会提到“宿悦现象”和宿悦的成就。在书法篆刻界,老一辈人对他交口称赞,同辈人对他刮目相看,年轻人对他望洋兴叹。我们可以亳不夸张地说,宿悦是我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中的难得之才。“宿悦现象”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使命 1967年初的一个寒冷的日子,周(恩来)办公室来电说我父亲即将到来,要怀和我一起到澳门去接,然后陪他一起飞返北京。1956年以来,我们和父亲还没有见过面。 怀和我都搞不清楚他来干什么,我们猜想他可能是来接我们回去的。对他的历史我们虽然知道得清清楚楚,但对他的形象,尽管我搜索枯肠也还是模模糊糊。怀不无信心地预言,“我们会认出他的。”远离父亲如此之久,这时再去认他好像很别扭。 老赖开车送我到廖(承志)家去研究我父亲的旅程,在车上我尽力试图集中精力考虑必须商讨的问题,可是当我们接近廖家院子时…  相似文献   

12.
从免费晚餐到免费社会服务,加拿大社区为吸引外国留学生加入教会下足了功夫,无孔不入的渗透使中国学生无法与宗教绝缘。去加拿大前就有人告诉我,国外劝中国留学生信教的事情挺多。我还不以为然:中华五千年文明熏陶下的我,还能被只有不到500年历史的加拿大“修正”了?中国学生变基督徒但到了加拿大,情况还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房东劝我信教可以理解,学校里竟然也有个教会办公室,而且工作主要就是发展国外学生。我认识一个在学校传教的德国老头,在每天的固定时间都会有人找他学《圣经》,一周安排得满满当当。我参加过他组织的一些活动,居然发…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正值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我们在这里回忆一下他与曹禺师近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或许是有着现实意义、长远意义和特殊意义的。记得作家冰心先生曾经说过:"我所见过的和周恩来总理有过接触的人(不单是文艺界),无不感到总理对他或她,都是特别地关心和爱护。这并不奇怪,因为总理是中国亘古以来赋予的‘爱’最多而且接受的‘爱’也最多的一位人物。"  相似文献   

14.
很少有一位美国总统在卸任后仍然风光无限,他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在任的总统。这也许就是克林顿了。4年前,克林顿从总统宝座上下来,他出书、访问、演讲……每一项活动都影响着人们。所有的报道都在重复一个相同的结论:克林顿为什么那么忙,是因为自己惹下风流官司,背负了1000多万美元的巨额债务,他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但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克林顿这辈子从来就没有好好休息过,他就是一台工作机器。是什么让一个人变成工作机器的?我们来看两个小小细节。克林顿在任时,曾说过这样一段十分悲观的话,他说,我父亲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他还很…  相似文献   

15.
他自创“固体油画”,其代表作《吹箫》被制作成明信片在联合国大厅发行;他的诗作《孕育生命》被译成英文由国际著名歌星在联合国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开幕式上激情朗诵;他和奥地利电视台人士共同策划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残留的阴影——希特勒在奥地利的踪迹》在国、内外播映。在维也纳这个艺术之都里,因为她的典雅和浓厚的艺术氛围,汇聚了世界上许多身怀绝技的艺术家,使全世界为之瞩目。这些艺术家们都有一段段传奇的故事,刘定国——这位旅奥画家的人生也犹如他的绘画、诗歌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刘定国是苏州人,年少时起曾经有过两次因病生命垂…  相似文献   

16.
到梭罗去的旅程,使小苏哈托第一次看到在边远的格穆苏故乡以外的世界。同他母亲、祖母和游伴们离别,对苏哈托来说是一阵极大的悲痛。但是他很快就把它忘掉了,享受着旅行的乐趣,看到他连做梦也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新地方。  相似文献   

17.
我的童年、我的少年。我的中年,都是由书砌成的。我诞生于马来西亚北部一个美丽的小镇信保,就在那儿,我度过了我生命里的最初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的父亲在信保创办了一家称作《迅报》的小报社。这是一段亦欢亦苦的岁月。在经济上,我们捉襟见肘,毫不宽裕;但是,在精神上,我们很富有。父亲多年以来从事文化建设的理想,通过了他所创办的报社,作了具体的实现。他和母亲,常常是在用过简单的晚膳后,把头凑在一起,共同策划报纸的内容。我们几个小孩1[,一知半解的坐在一旁听,听不懂得便去翻弄父亲给我们带回来的故事书。翻…  相似文献   

18.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是一位知名的学者,也是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他的背景引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从满怀爱国之志的海外赤子,到深孚望的法学专家,从蜚声中外的高等学府,到中国司法的最高殿堂。一个难得的空闲,我们随着他的娓娓话语,去感受他那不平凡的经历。四十春秋北大人在64年的人生旅途中,罗豪才有40个春秋是在未名湖畔度过的。波光粼粼的湖水如一面人生之镜,映着他去去来来的身影──从青年学子到博士生导师。北大,凝结着他难舍如家的情结,也积淀了他法学研究的深厚底蕴.1956年,在报考大学…  相似文献   

19.
豪俊和这个名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名字。可是,他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德国人。他的德国名字叫Hiausf,Autenrith。一个德国人为什么要取个中国名字呢?这位德国的豪俊和先生,高高的个子,红红的脸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留着一撮威廉皇帝式的胡子,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像个40多岁的中年人,一问才知道他已过花甲之年了。令我们诧异的还不是他的年龄,而是他那口纯正的客家话。我们都生长在广东梅县,而梅县的客家话则是客家话中的标准。然而,我们却很难从豪俊和的客家话中分辨出异味来。只是他在遣词造句上似乎有些古老。所以,豪俊…  相似文献   

20.
出身农家少有大志 近日,黄莺女士送我刚出版的她父亲传记,我才知道她的父亲是北伐与抗日时期的名将黄琪翔。通读之后十分感慨,深为他戎马一生,历经坎坷,不懈追求光明与进步的精神感动。今年恰逢黄琪翔将军诞辰110周年,感到与他业绩相比,今天人们对他的了解太少了,故作文以纪念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