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合格父亲     
什么样的父亲才是合格的父亲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们,也就是孩*如果你一遍又一遍地问他某一件事情,他会终于忍不住,就把一切都告诉你了。我总是提前3个月就知道我的圣诞礼物是什么了。(迪伦9岁)*我爸爸上街买的东西比妈妈买的好。他会买薯条、巧克力、小甜饼和冰激凌,而妈妈只会买蔬菜和其它没意思的东西。(瑞恩10岁)*如果你们像我一样有两个妹妹、一个妈妈,在去接妹妹们回家时,你可以和爸爸在一起谈一些男人该谈的事。(菲尔10岁)*我踢足球时,爸爸会当啦啦队,他总是对我说:“踢得好,梅根!”而且他经常给全队训话…  相似文献   

2.
父亲躺在医院的加护病房里,还殷殷地叮嘱母亲不要通知远地的我,因为他怕我在台北工作担心他的病情。还是母亲偷偷叫弟弟来通知我,我才知道父亲住院的消息。这是典型的父亲的个性,他是不论什么事总是先为我们着想,至于他自己,倒是很少注意。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到凤山去开会,开完会他到市场去吃了一碗肉卖,觉得是很少吃到的美味,他马上想到我们,先到市场去买了一个新锅,买了一大锅肉羹回家。当时的交通不发达,车子颠顾得厉害,回到家时肉羹已冷,且溢出了许多,我们吃的时候已经没有父亲形容的那种美味。可是我吃肉羹…  相似文献   

3.
1…… 他是我的同父异母弟弟. 母亲在我3岁时病逝,我5岁时父亲另娶,一年后的一个细雨绵绵的清晨,他出生了.是剖腹产,所以,他在医院里呆了5天.第六天早上,父亲送我上学时告诉我,今天下午他会去接他回家,可能会迟一些来接我放学,我说好的.但是,那天下午,直到夜色降临,父亲一直没有来接我,是老师把我送回家的,然后,我才知道,父亲出事了.  相似文献   

4.
利民 《新青年》2005,(4):10-11
从记事起,父亲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沉默的,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只是默默地干活,更难得一见他的笑容,睡觉时呼噜打得震天响。别看父亲不认得几个字,可对我们姐弟几个的学习却管得相当严,后来姐姐们先后中途辍学,他便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别人家的孩子像我这样大已经跟大人下田里干活了,可父亲却从不让我去,我知道他是怜惜我单薄的身板,更主要的是让我抓紧时间学习。有一次我谎称学校补课,玩儿到天黑才回家,一进门父亲一巴掌把我扇倒在地上,原来天黑了他去学校接我才知道我撒了谎。那以后我再不敢对学习有所松懈。不是怕父亲的巴掌,而是因为他…  相似文献   

5.
细雨姐姐:你好!我现在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我的妹妹在去年10月6日离家出走了,到现在还没有一点消息。妹妹今年18岁,2000年和我一起初中毕业,毕业后一直呆在家里跟爷爷学中医。妹妹非常喜欢医学,也非常希望能继续上学。但是家里没有让她上,而是让不太喜欢医学的我上了学。其实,家里不让妹妹上学的原因是实在无法同时供两个学生(大概还有一些重男轻女思想的原因)。我的妹妹走了,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我的父亲在很多年前就去世了,叔叔和我们一起生活。以前我家很富裕,可是自从父亲离开我们以后,生活状况就一天不如…  相似文献   

6.
在台北的蒋碧微,与子女只能在照片上见面了。 徐伯阳说:“把我们儿女的情况,告诉我母亲的,是我父亲朋友沈宜甲先生。还是在1927年4月,我母亲发现她怀孕了.我父亲当时在新加坡卖画,我母亲决定回国内生孩子,她把六、七大箱书画交给航空运输公司,直接运到国内来。她一个人从巴黎搬家,沈宜甲帮了很多忙。临走的时候,我母亲很感激他,没什么好东西给他,就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这孩子生下来认你做干爹。1976年沈宜甲回来探亲时找到我,就跟我讲起这段事。我们还一起在我父亲的墓前照了相,他把这张照片辗转到我母亲手里。  相似文献   

7.
正父亲是军人,我是1964年父亲任空军中尉时出生的。1971年的冬天,我放学回家,见到了身穿军装的父亲。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见到他。他入伍15年,按部队规定可以把家属、孩子带到北京去生活。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后,有几件事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第一件就是教我学会了做饭。父母的工作非常紧张,又有了小妹妹,没有时间照顾我们,父亲便教我做一些家务,起初我不太愿意,也不愿意管妹妹,只想和小伙伴们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4日的北京,朔风刺骨,滴水成冰。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到我舅舅下榻的酒店,准备接他去品尝北京小吃。  相似文献   

9.
父亲     
记得小的时候,家里面很穷.父亲经常起来的很早,和母亲一起烧饭.匆匆吃过之后,就穿上外衣,到我和妹妹的脸上贴几下,嘱咐我们一定要听母亲的话,然后就走了.晚上回来的很晚,而且一身汗土,摸黑洗漱之后,就点起油灯,从书架上抽下一本很薄、字很大的书,教我和妹妹识字. 后来听母亲说,父亲早上是要先去田地里劳作一阵,再去学校教书,下班后再去干一阵活儿,等天黑了,才回来. 等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弟弟也开始上小学了.他是"超生"来的,被罚了一千二百块钱.  相似文献   

10.
阿冰 《新青年》2005,(8):17
父亲的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母亲为了能挣点钱,也不顾我们的劝阻做起了钟点工,去帮一户人家看孩子。家境困窘到了极点,也许,下一笔的医疗费就得向亲朋好友去借了。渐渐地,父亲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几次说啥也不治了,挣扎着要回家。我们说有钱,母亲也说有钱,有一次还对父亲说,她自己还存着一大笔私房钱呢。父亲的眼光有点迷离,他似乎不相信母亲的话。他看看我,又看看弟弟妹妹,说:“你妈说的是假的,她哪里来的私房钱,我还不知道吗?”我想想也是,母亲没有工作,除了父亲的工资,她有什么私房钱啊!但为了延…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2003,(8)
细雨:我是一个17岁的女孩,我想向你倾诉一件令我最烦恼的事。那已是一年前的事了。初三那年,我和另一学校的一个男生相处不错,我们很能谈得来,常常在一起玩,有一次我还和他一起玩过一个通宵。但是我是懂得自我保护的女孩,我和他一直没有什么越轨的行为发生过(细雨姐姐,我知道老师、同学和我的家长都不相信我,我也不知道你会不会像他们一样不相信我,但是我敢保证,那个通宵我们真的是在一起玩,虽然最后我是去他家住的,但我们真的没有发生过什么)。我把和他每一次出去玩的事都记在日记里,可是,那本只剩下两页空白纸的日记却…  相似文献   

12.
一位朋友告诉我,以前总觉得孝敬父亲的机会很多,所以,回父亲家的时候总想着找当年的发小、同学狂侃、疯玩。有一次,他听到父亲说起,好几个自己小时候都很喜欢他的长辈已相继去世时,他才猛然惊醒:自己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已经可以用次数来计算了:父亲今年已经77岁了,假若父亲再活10年,  相似文献   

13.
令我敬畏的父亲 我并不想去打工,好不容易才放一个年假,我希望能和朋友一起开车兜兜风,或是站在百货商店的门前,一边聊着天儿、梳理着我们的小分头,一边看着新年里来来往往经过的女孩子.但我却不敢将真实的想法告诉父亲.生性敏感、胆怯的我害怕会因此而激怒他,看到他那双瞪圆的蓝眼睛及涨红的面颊……  相似文献   

14.
我的童年、我的少年。我的中年,都是由书砌成的。我诞生于马来西亚北部一个美丽的小镇信保,就在那儿,我度过了我生命里的最初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的父亲在信保创办了一家称作《迅报》的小报社。这是一段亦欢亦苦的岁月。在经济上,我们捉襟见肘,毫不宽裕;但是,在精神上,我们很富有。父亲多年以来从事文化建设的理想,通过了他所创办的报社,作了具体的实现。他和母亲,常常是在用过简单的晚膳后,把头凑在一起,共同策划报纸的内容。我们几个小孩1[,一知半解的坐在一旁听,听不懂得便去翻弄父亲给我们带回来的故事书。翻…  相似文献   

15.
私奔100天     
圆圆有时候真的非常反感李汀一的“有一天理论”。他总是畅想“有一天”。他说,有一天,等我在这座城市站稳了脚步,就给你买一所大房子,把你风风光光的接过来。他说,有一天,等我把所有的证都拿到手,就没人敢低看我一等,一定找个像样的工作。他还说,有一天,等我中了五百万,我们就想去哪就去哪,你不是想去马尔代夫么、不是想去爱琴海么,我们就一起去。  相似文献   

16.
9月10日下午4点,毛主席乘坐专列匆匆由杭州出发,走了5个多小时,晚10点前抵达上海。.在杭州动身前,我把毛主席就要到上海的事打电话告诉了王洪文,还叫他通知许世友到上海来,毛主席要找他们谈话。王洪文当时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专列到达上海,停到靠飞机场的支线上。我立即下车去接许世友和王洪文。我下车后只见到了王洪文,就问他许世友来了没有。王洪文说许世友还没有来,并问了我路上怎么样等问题。我引王洪文到车厢里见毛主席。毛主席问王洪文说:东兴同志打电话给你,要你通知许世友到上海来,怎么没有见他来呀?王…  相似文献   

17.
彼岸     

  那一天在梦里,见到一个情景。在旧日南方家乡大宅时光,一起去海上玩,坐的是木船,去彼岸的一座岛屿,五个人,父母,我,他的侄子,以及他。我们欢天喜地,在舱内呼喊,热闹得如同集会。船到海中,天空突然变暗,接着风雨大作,小船不堪重负,重心全无,船腹被礁石撞破,海水汩汩淌进,离岛屿还有一段距离。他用力驾住船的手把,回头说,要活命,只能减重。大人们彼此相视无言,父亲先跳海,接着是母亲,我们缩在舱角,胆颤心惊。水漫过膝盖,他一言不发,眉头紧蹙,使劲抓住方向盘,目视对岸,离岸边还有一小段距离,但船已渐渐沉入。他停下手,闭着眼,然后抱起儿子,往海里抛去,接着加大马力,似乎用尽了最后的气力,他把船开向对岸,最后只剩下我和他。  相似文献   

18.
正不晓得为什么,祖父在我一出世就认定了我只能做读书人。临终前,他把我父亲母亲叫到床前,交待说以后不管怎样难,都要让他孙子读完大学,考上状元。那时候是1956年,科举已经是遥远的事情,但年近九旬的老人满脑子仍是一大堆旧梦。他的话不幸言中。以后的确有了很难的日子,以至初中毕业之后,我不能不失学。父亲和母亲为此终生都对老人怀了深  相似文献   

19.
马老师:您好!我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来打扰您,请您听听我的倾诉。我是一名初三的女孩,刚开学的时候认识了他。他是我们的任课教师,40多岁。身为班干部我经常出入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他也经常去那里。我们之间就逐渐地熟悉起来。我觉得他对我的学习很关心,和我在一起也很风趣。他还鼓励我有什么问题经常去问他。就这样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他有时还对我动手动脚的,我没太在意,因为我听说这位老师就是这样,他是把我们当成他的孩子了。后来我问他问题的次数逐渐的少了,因为他对我说过“我喜欢你”。那是在一次无意的谈话中他说出…  相似文献   

20.
学校和廖爸爸 有时周来看我们事先不打招呼,然而职工们好像总是知道他什么时候来。自从周来后,他们的态度不一样了。如果他们有些人还不知道我们究竟是谁的话,毫无疑问,他们知道我们是周直接负责的。因此他们明显感到,他们的任务是非常特殊的。紧张的关系得到了一些缓和。 当我听到周的脚步声时,我就奔到院子门口,给他一个拥抱,按惯例把他领进客厅。 “不久你要去泰国吗?”我问,“你要去那里,是不是?” 周慢悠悠地回答说:“我从你父亲那里收到了泰国政府请我在曼谷停留的正式邀请。”可是,他又说:“我不去了。虽然我希望能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