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促进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突出表现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寡言少语,自我封闭;严重的逆反心理;人际交往障碍,朋友很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健全以及社会关注度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关注留守儿童心理,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家长"家庭教育"的意识,提高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有效性;学校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要有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案;同时国家要加大投入,并营造全社会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和谐氛围,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沟通少,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在成长过程中易产生学习、道德、心理各方面问题,而其中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本文认为,可以借助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来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人们关注农民工问题的一个视角。性格缺陷与行为偏差、人生观与价值观偏移等是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工作生态学理论强调“环境中的人”的理念,其中的“社会环境”、“事件与能量”、“适应与应对”、“互相依赖”等理论视角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了解释。同时,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社会工作在应对问题的策略选择上,也更注重学校、社区、社会政策等环境因素的不断改善以适应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性格缺陷、心理障碍、人生观的转变及价值观的偏移等。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相关的教育问题需要多方面措施的配合。文章主要分为二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描述了留守儿童社会心理问题的现状;第二个部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是我国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典型表现,主要原因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实践证明,基于"增能"和"优势"视角给予留守儿童心理关护,是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一次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我们对近10年来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呈现了"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留守儿童的概念,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政策建议等方面归纳总结,并据此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趋势,为进一步完善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了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自制的运动习惯问卷,分析探讨城市留守儿童偏差行为问题以及与运动习惯的关系,为城市留守儿童偏差行为问题提供学校运动干预措施的依据.研究认为:城市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平均总分高于一般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平均总分;运动习惯与城市留守儿童偏差行为具有显著相关性;性别和是否留守是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两个影响因素;运动水平、参与体育组织、组织活跃程度影响城市留守男童偏差行为,而与城市留守女童偏差行为密切相关的运动习惯有运动项目、运动时间、参与体育组织、组织活跃程度.运动习惯对城市留守男童强迫性、交往不良、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违纪的偏差行为产生影响,对女生的社交退缩、多动、性问题、违纪、攻击性方面的偏差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走进21世纪的中国,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能否造就一代心理健康的儿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素质,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科学的教育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儿童健康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心理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是儿童健康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素质教育强调要给儿童广阔的生活与学习空间,给孩子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减轻人为制造的压力,以赏识鼓励而不是摧残的方式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大量的基层调查表明,农村中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的“留守儿童”与同龄儿童相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行为、情绪、人格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依然有恶化的趋势。这些问题虽然尚不足以导致具有临床意义的心理障碍,但已影响到这些孩子健康成长。对此,一些学者和各地有关机构也提出并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心理干预,但从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上看还缺乏说服力。基于对学校功能的认识和运用,应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和拓展学校已有的教育功能(教育目标设置、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建设和少团组织),来干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中的一部分有幸继续学业,成为有留守经历的在校大学生。近年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留守经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两方面展开,这些研究成果能帮助人们更清醒和客观地认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高校管理者提供管理的新思路;对当前留守儿童相关的教育举措有所启示,可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和解决措施提供依据。后续研究需在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研究深度、研究视野方面进一步深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儿童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儿童贫困问题之所以严重,不仅仅在于这些儿童的生活难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更大的问题是贫困对儿童的教育、健康、市场机会等产生连锁性影响,使贫困产生代际转移,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文章从贫困儿童的生存状况入手,通过对现有救助制度的阐述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救助制度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生活,普遍存在着孤独、自卑、压抑等不良心理问题。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成“空白”、心理需求“悬空”,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现状的对比分析,指出应加强对留守儿童情绪疏导、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思想认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固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有关,但也与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有着密切关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是预防性的,在正确分析和理解留守儿童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和发挥留守儿童本身所具有的有利教育资源,通过其正面教育意义来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了一定影响。文章分析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中职一年级326名学生进行测量,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分析,并将留守与非留守学生之间各因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职校生样本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留守职校生心理健康问题较非留守学生问题更严重,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是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的衢州,留守少年儿童的数量较多。留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如何,有哪些需求,其影响因素有哪些,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探索对心理健康的教育。课题组运用心理测试及问卷调查,结合座谈、访谈等调研方法,对衢江、江山、开化等地12所初中和小学的部分学生、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留守少年儿童与非留守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除少数方面有显著差异外,大多没有本质差异。但是生活环境对他们的生活及健康成长有影响,留守少年儿童的学习相对普通学生来说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思想认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固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有关,但也与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有着密切关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是预防性的,在正确分析和理解留守儿童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和发挥留守儿童本身所具有的有利教育资源,通过其正面教育意义来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高县新界埠乡10所小学和5所幼儿园627名儿童(含129名留守儿童)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访谈(含留守儿童、监护人、学校老师、学校领导、乡镇领导)以及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研究结果:1.留守儿童在家庭、学习、生活、行为习惯、道德品行等方面均存在较差情况;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交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得分较高;3.通过定性研究方法(访谈和走访)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然后,本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三条探索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的途径的研究对策,即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10名农村留守儿童(双亲外出和单亲外出)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比较了父母外出打工这一远端压力事件和日常烦恼这一近端压力事件与儿童抑郁、反社会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抑郁和反社会行为水平并没有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共同经历的一般日常烦恼能够显著预测儿童较高的反社会行为和抑郁水平;与留守状况这一远端压力相比,一般日常烦恼这一近端压力对于儿童抑郁和反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更大,显示了农村留守儿童近端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文艺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生活在最基层的农村广大留守儿童越来越容易接触到美国大片。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独有的特殊现象,其思想和行为有一定的独特性。在观看接受美国好莱坞大片过程中,留守儿童的道德素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分析美国好莱坞大片文化对留守儿童思想行为的影响,探求具体的研究对策,可以提高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素质,提升农村儿童的整体道德水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