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律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律师业务的迅速发展与行业队伍的急剧扩大,也带来了律师的责任风险。以保险方式转嫁律师职业责任风险,就形成了律师职业责任保险。在我国,探讨律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办律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必要性  当事人因受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其过错而致经济损失时,有权要求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赔偿损失。这在经济比较发达、法制比较完善、律师行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是屡见不鲜的。这种赔偿数字有时十分巨大,甚至危及律师事务所的生存。尽管各律师事务所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提高律师的素质和执业质量,但律师执业失…  相似文献   

2.
<正>“回归律师工作的初心,是以专业的业务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法律服务。”保持着这个朴素的想法,祁厚玉律师在26年的律师生涯中形成了踏实做好业务的执业风格,也塑造了在当事人心目中“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刘桂明 《法人》2010,(7):63-63
律师是一个不一般的职业,其中之一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有许多不一般故事的职业。可以说,每一位资深律师都有一个丰富而美丽的故事库。但是,一个执业20余年的律师却对记者说“我没有什么故事可以给你讲”。这是为什么呢?读过本文尤其是接触过本文主人公的人,显然都明白施杰律师绝非一位没有故事的律师。  相似文献   

4.
作为执业二十余年的老律师,我深知律师这种职业的不易,办理好每一起案件是律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可是我要说,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挣钱不是律师唯一的目的,否则就把自己混同为一般的商人了.如何推动中国法治进程,是每一位律师应该思考的话题.律师不仅要埋头办案,更要抬头看路.  相似文献   

5.
袁渝 《中国律师》2001,(1):72-73
在中国要成为律师,与英美西方国家的律师制度相比,要容易得多:只要有规定的学历,趁你年轻,用四个月的时间全脱产学习,就可以取得律师资格,实习一年后即可取得律师执业证。然而,做律师最难的莫过于接业务,于是许多年轻的执业律师,把经营商品意义上“顾客是上帝”,引申为“当事人是上帝”,并持这种心态来接受当事人咨询。笔者认为,这种心态,很容易产生误区,使自己不能更好地开拓及发展律师业务,其理由如下: 一、当事人不是律师的“上帝” “顾客是上帝”的本质含义是,我(商人)要赚你(顾客)的钱,你是我的衣食父母,所以…  相似文献   

6.
由田 《中国律师》2012,(8):50-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下称《律师法》)第2条的规定:"本法所称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该条所指律师即执业律师。所谓职业律师,笔者的定义是:为当事人提供某一方面专业法律服务并以此专业方面的法律事务为毕生事业的执业律师。  相似文献   

7.
律师所从事的是为委托入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特殊职业。律师在履行职务中,必须涉及当事人不愿对律师以外的第三八公丹的一些秘路,真中国话对当事入定罪量刑不利的一些事实。材料。律师知晓这些事实租河相,景更有作证的义等?这是律师住展厅职务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律师有义务保守在职务中知晓的当事人的秘密律师有义务保守在职务中知跷的当事人的秘密,这展由津师的职业性质所决定的。律师的执业宗旨,是力维护当事人的权益,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就刑事诉记制度末晚,刑事诉讼最初无好是西欧中世纪的种示证据制度还是中国钓建社会…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律师群体不仅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支持且在用自身的实践起着宣扬法律的作用,因而律师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律师在执业中尤其在做刑事辩护人时可能会遇到职业伦理与社会正义观念的冲突,这种冲突如果得不到解决会影响律师在社会中的形象和作用。本文对此做了理论上的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英伦散记     
五.大律师(出庭律师)楼事务律师和大律师的划分,是英国法律制度中一个独特的现象。大部分普通法系国家都没有这种划分。但目前的香港是采用这种划分形式的。在香港,目前大约有565名执业大律师,3300名执业事务律师。一名律师不能同时充当两种角色,要想成为一名可以单独执业的大律师,在通过了相应的考试后,还必须给一名资深大律师作学徒,为期半年。大律师的工作有两种方式:一是出庭(advocacy),二是顾问咨询(consultanc)。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大律师不能未经事务律师委托,直接与当事人接触,也不能在没有事务律师或其代表在场…  相似文献   

10.
律师,并非生活在梵山净地。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当事人出于种种意图设宴款待,已是司空见惯。无庸讳言,有请必到,这确有违律师的执业纪律,有悻律师的职业道格,有损律师的形象,不利于律师依法居行职责,也不利于律师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还会增加当事人的负担。有请必到,乃至要吃要喝、要跳要唱者,水平再高,资历再深,也绝对称不上一个真正合格的律师。然而,鉴于律师与当事人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为了既达到廉洁从业的目的,又不致于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不致于妨碍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正常维系,若逢宴请,律师则不宜生硬拒绝,而…  相似文献   

11.
论律师法律服务之主体性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申 《法学》2004,(3):55-60
律师职业与执业主体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以谋求为生计的经济目的相连接 ,才能使律师真正成为一种行业。在法治社会中 ,律师只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零售商。由于律师法律服务的市场性 ,它除了遵守法律的一般规则之外 ,还必须遵守市场交换的一般规则。在律师服务制度的构建与运作中 ,当事人承担着“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因此 ,为了充分发挥律师法律服务、帮助的功能作用 ,就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当事人”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人们普遍以为律师业是一个崇高而令人羡慕的职业,然而,现实生活不尽人意,越来越多的律师感到律师执业环境的艰难,律师执业环境已经成为众多律师困惑和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司法实践,在此就律师执业环境与律师业的关系以应我国目前律师执业环境的现状和如何改善律师执业环境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与同行商讨。一、律师执业环境与律师业的发展执业律师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不可避免地受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律师业发展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律师执业的…  相似文献   

13.
师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脱钩改制,走向市场,依法收取律师费用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诚然,律师没有国家工资性质的保障,但这只是社会劳动分配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律师推向市场,市场存在竞争,竞争导致优胜劣汰。律师固然要考虑经济利益,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更要讲究社会效益。律师执业尽管具有商业化表象,但完全不同于商品经营。律师不是个体户,律师事务所更不是“法律个体户”的出租柜台。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收取当事人费用,但不是当事人的雇佣者。律师必须忠于事实,忠于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公证执业环境受法治环境和公证当事人诚信的影响.执业风险远远高于律师、法官、检察官等职业,办证稍有不慎,公证员便会面临经济赔偿、行政处分甚至刑事制裁的危险.如何保障公证员的执业安全,是公证管理者应当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柳平 《中国律师》2009,(7):51-53
我国《律师法》已明确规定,律师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律师执业中,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应当接受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今天,律师执业已成为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种新兴职业。然而,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律师的执业环境却令人忧虑,尤其是刑事诉讼活动中,律师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辩护律师既受司法行政机关监督、指导,也受公安、检察机关的监督,对辩护律师的执业惩戒权和因执业引起的刑事处罚权完全掌握在国家机关手中。因此,辩护律师既难以保护自己,更难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和社会的尊重。直率地讲,当今中国辩护律师就像戴着脚镣的舞者,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扮演着尴尬的配角角色。以改善律师执业环境为主题,2002年2月28日,全国律协邀请北京…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对律师保守职业秘密的原则尚未完全确立,影响了律师执业中的权利保障,这与诉讼的民主化进程是不统一的。借鉴国外相关制度性规定,赋予律师保守职业秘密的权利和义务,完善律师执业的法律环境,才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律师制度和诉讼制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律师职业境界是律师执业活动的理想状态.是对律师执业活动进行审美思考后得出的结论。保持和打造“律师职业境界”,既是律师管理的方向,又是律师文化建设的主要终极目标。它赋予了律师独特的职业趣味、职业思维、职业人格与其它相关的职业感觉,具有明显的职业印记。必须着眼于积极改变律师的执业现状,强化律师的职业修炼,努力打造律师的职业境界。  相似文献   

19.
廉立 《天津律师》2004,(1):44-45
律师执业是依照律师执业规范、职业道德,以事实(证据)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律师在执业过程中,经常发生民间的“潜规则”与以上原则相碰撞的情况,以至有的律师为了迎合当事人的需要,其中包含为了律师个人的利益,抛弃了律师的执业规则,而使用民间的“潜规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对律师特别是辩护律师的职业价值进行讨论和思考时,可以发现,其核心精神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忠诚原则,强调的是律师“当事人利益至上”的义务,反映的是律师的诚实观念;二是正义原则,强调的是律师保障人权、维护社会正义的公益义务,表明的是律师的正义观念。忠诚与正义,是律师执业的基础,也体现了律师职业的正当、合理性。“恪守诚信,维护正义”,应当成为我国律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