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2007年1月9日,《中国贸易报》山西站试聘人员兰成长在大同市浑源县一煤矿被人暴打致重伤,送医院第二天不治身亡。不管其背后的是非曲直如何,兰成长被打死了,而且死得很惨,惨得让人目不忍睹。逝者无言!  相似文献   

2.
《广东民政》2008,(4):7-8
殡仪馆——逝者人生的最后一站,是寄托逝者家属哀思的地方,也是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场所,但是,因为与“死亡”、“恐怖”联系了起来,这里却成了人们“避而远之”的地方。谁选择在这里工作,谁就选择了孤独和寂寞。然而,有这样一群人,顶住世俗的压力,默默地奉献在殡葬工作的第一线,用爱心为逝者送行,给家属以慰藉,在世俗与偏见中笑对人生。  相似文献   

3.
看了贵刊第5期封面故事《重生在废墟上》后,感受颇深。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然而逝者已矣,一年以后,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汶川人过得怎么样,这的确是让我们牵挂和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读者表达     
逝者已矣,生活在继续广西陈绍东看了贵刊第5期封面故事《重生在废墟上》后,感受颇深。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然而逝者已矣,一年以后,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汶川人过得怎么样,这的确是让我们牵挂和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正"为生命送行"的职业,有人一听就会本能后退一步:上班不能微笑、不能说您好、每天和逝者打交道。北京大兴殡仪馆礼仪组员工卫艳茹,却将这一职业当成"敬畏生命"的舞台,在司仪、主持、引导员、骨灰堂服务员等岗位上,以过硬的职业素养、倾心投入的真情和耐心细致的服务,赢得了逝者家属的尊重和认可,"让已经冰冷的生命重新焕发生机,给逝者永恒的美丽"。  相似文献   

6.
叶雷 《中国减灾》2008,(9):25-25
汶川地震过后.我们希望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如何让生者坚强.可能远比让逝者安息艰难得多。帮助他们从伤心绝望中走出来.重建心灵家园.心理辅导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
黄桷树又名黄葛树、大叶榕、黄桷榕,桑科,属高大落叶乔木。善生于悬崖石缝间,其茎干粗壮,树形奇特,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日久天长,常成奇观,而它在重庆则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树,普通到让人熟视无睹。我常叹世间会因为奇观太多,以致于趋于平淡,只等蓦然回首了。重庆的变化正如这让人熟视无睹的黄桷树,平淡中见神奇,也许这正是重庆人特别喜欢它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8.
郑晓江 《中国减灾》2011,(22):47-48
谈到生死问题,老年人有什么想法呢?据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总人口为13.35亿,死亡人口是943万人,死亡率为7.08‰。若以逝者一人有直属亲友6人计,则有5658万人有生死哀伤问题;若以每一逝者约有10个左右的次亲朋友来计,则每年又有9430万人有生死之痛的问题。三项相加,中国一年约有17031万人有生死问题的产生。也就是说,中国每年  相似文献   

9.
●岁月的尘埃,可能湮灭对逝者的记忆,但历史会不断证明,有的人虽然死了,但他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流年的风雨,可能蚀毁逝者的碑记,但有的墓碑,将永远不会受到时间流逝的蚀袭,因为它牢牢矗立在人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10.
在彝族的传统宗教中,祖先崇拜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彝族人认为:人生在世时,灵魂附在身上,人去世以后,灵魂变成多种,《作祭经》中说:“人死有三魂,快魂去阴间,善魂守祖灵,恶魂守坟堆。”为了让亡魂回到祖界,就必须进行各种祭祀活动。彝族《指路经》就是彝族人民在给亡者举行祭祀活动时念诵的一种经文,它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等,可谓包罗万象。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甚至给人类最古老的丧葬仪式和对逝者的追念方式也带来一场革命。加拿大的一位结构工程师在互联网上首创了一套叫做“环球墓园”(WorldWuleCemetery)的程序。它的第一个画面是墓园的人口处的风景:冬季的白日,两个古旧斑驳的石柱,一扇锻铁铸成的大门,上面是一棵落尽枝叶的老树,于简朴肃穆中透出一种装饰美。画面的一侧有一行字:“欢迎来到‘电脑墓园’,这里是Int。rn,t的使用者,他们的家庭和亲友为逝者竖立起一座永久纪念碑。”你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墓园”、创览那些逝者的姓名、生平、墓…  相似文献   

12.
樊文 《中国民政》2023,(9):48-49
<正>五月,带着初夏的阳光,我们迎来了属于劳动者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有这样一群辛勤劳动的民政人,他们扛起责任,坚守岗位,为老人守护安全与健康,为孤残困境儿童带去希望与爱,为新人送去最美的祝福,为逝者守护最后一份尊严……劳动创造幸福,奋斗书写华章。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让我们向劳动者致敬,为奋战在民政战线上的每一位民政人点赞!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信息无障碍方面,盲人图形验证码是很有代表性的产品,它的推出,不仅为盲人开了一扇窗,更修了一条路,一条与常人平等沟通的“高速路”。盲人的信息无障碍事业因此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今天它的停止服务,也是盲人信息无障碍事业里一个重大事件——它不免让人感觉到:盲人网络信息无障碍,是不是在走回头路?……  相似文献   

14.
法国电影《我最好的朋友》中,古董商人弗兰克就是一位自认为有很多朋友的人。 故事开场时,弗兰克为了买到一件古董而去参加一个葬礼,回来后百感交集,因为他发现算上逝者的遗孀,参加葬礼的只有7个人。可是当他把这个信息告诉共进晚餐的工作伙伴时,一个心直口快的人说:参加你葬礼的人不会比这多!  相似文献   

15.
穆南 《前进论坛》2008,(5):60-61
拿古时候的人打镲,动辄大玩“颠覆”性话题,已经成了某些(不)学(有)术人士的杀手锏——或许还是护身符。逝者虽然名垂千古,却没一点儿脾气,只能由着铁嘴钢牙的信口雌黄,大放厥词。一时间,你方侃罢我即登场.你有惊人之语,我有弥天大秘,一个赛过一个邪乎,  相似文献   

16.
2011年2月,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周善义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让他获此殊荣的竟是小小的蚂蚁。  相似文献   

17.
15年前,张振华在一片反对声中顶着巨大压力来到了开平市殡仪馆,选择了这份特殊的、让人“敬”而远之的职业。此后,他一直站在与逝者零距离接触的最前沿,默默奉献在殡葬工作的第一线。即使后来做了馆长,他也一样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但这份特殊的工作在给他带来充实和满足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内心的伤痛和孤独。  相似文献   

18.
食欲的科学     
每个人的大脑深处都有一个食欲的开关,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每天都可以感受到它。有时它让你毫无食欲,哪怕最美味的食物也变得没有任何诱惑力,也有时它突然一发不可收拾让你多目的节食努力毁于一旦。食欲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回想起来,每个人婴儿时代吮吸的第一口甜美乳汁,  相似文献   

19.
时事评论     
《小康》2008,(6):11-11
《新京报》立一座刻着遇难者名字的纪念碑尽管地震夺走了数以万计的身体与生命,但是,只要我们努力,总有办法让逝者留下名字,有尊严地离去,而不是将他们的名字与身体一起掩埋。此时,  相似文献   

20.
四川,不哭!     
李跃 《两岸关系》2008,(5):63-63
昨夜我从梦中惊醒,眼前是一片震后的断垣残壁景象,耳中隆隆响彻灾民肝肠寸断之悲音,窗外阴风栗冽,横走烟云,我心痛不已,却只能在天遥地远的台北捶胸顿足,都说是天道无情,常与善人,何以让穷苦的人再受难?何以让无以计数的师生命丧知识宝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