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晓江 《中国减灾》2011,(22):47-48
谈到生死问题,老年人有什么想法呢?据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总人口为13.35亿,死亡人口是943万人,死亡率为7.08‰。若以逝者一人有直属亲友6人计,则有5658万人有生死哀伤问题;若以每一逝者约有10个左右的次亲朋友来计,则每年又有9430万人有生死之痛的问题。三项相加,中国一年约有17031万人有生死问题的产生。也就是说,中国每年  相似文献   
2.
1 中国知识阶层的群体反省意识和介入现实的精神,近年来达到一个非常强烈的程度。这不仅表现在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体制、运行机制等问题所进行的种种反思和未来发展设计,也不仅仅表现在对文学、艺术等现状的强烈不满意识和重新探索精神,更体现在全国性的文化研讨热,近来又集中表现在理论界  相似文献   
3.
郑晓江  郑瑶 《中国减灾》2011,(13):37-39
"5·12"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5月22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题会议上提出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安抚和思想疏导。由此,中国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心理援助行动。从2008到2011年,三年来灾后心理援助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国家救灾、尤其是心理救助打下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4.
经历过大灾难而产生严重生死问题者,遇到的往往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自己所持守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现实遭际之间的观念冲突或意义冲突,因而可以说是一种生命困顿问题。找到这些生命困顿的解决出路,需坚持从生命的完整性,从人之身、心、灵、社会四个层面关注生命本身,寻找意义,重整价值,重建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5.
本文集中研讨“荆公新学”的实学性质,并从其核心部分《三经新义》及王安石特别注重的“道德之意”、“性命之理”,延伸至他的变法实践。认为王安石的学术活动与思想的创造几乎全部都贯之实践当中,这是他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的不同之处,也是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改革家相异的地方,应该说,这正是王安石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6.
一般而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由三部分构成:伦理道德的理念系统;伦理道德的范畴系统;伦理道德的辅助系统。正因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采取了最具稳定性的“鼎足而立”的方式,其生命力极强,普泛性极广,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其目的就是培养出一大批“子民”,以实现封建社会的和谐。而现代中国的问题是:如何让一个长期生活在血缘血亲关系之中、一切规则皆由传统与习俗而定的“农民”转变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这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论人生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晓江 《求实》2001,(6):18-20
现代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做某种选择 ,但却常常感到选择的不易和艰难。本文认为 ,人生选择的问题主要起于生活的选择、生命的选择与人生的选择有着不同的向度 ,如何在这三者之间寻求一种统一和平衡 ,是现代人做出合理、合意与正确之人生选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国家起步,80年代逐渐推广,至9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大规模、有系统地开展,进入21世纪,则已成为遍及全球的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教学门类。在我国的辽宁、上海、湖北、湖南、云南等地也在大力推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都会推广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9.
北川之殇     
郑晓江 《中国减灾》2011,(22):44-46
秋风呜咽,浊流翻滚,青山默然……2010年8月25日,我与参加"全国生命教育教学研讨会"的同仁们默不作声地行走在一条刚修好的柏油路上,前面就是2008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中心之一——被彻底摧毁了的北川老县城。蜿蜒的道路旁,摆满了黄色或白色的菊花,还有束束祭香与蜡  相似文献   
10.
当代人之人生问题主要有五个:从政者的人生境界问题;知识、学历与素质问题;"一无所有"之人生焦灼感的问题;何谓幸福生活的问题;竞争的人生与人生的竞争问题。所有这些当代人之人生问题的解决,都应该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