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自治区柳州市统战系统把促发展保民生作为重要使命,结合统一战线的特点和优势,出台了以“双百双干改善民生”系列行动为重点的民生改善工作方案,努力实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杨宝仙 《今日民族》2008,(11):57-59
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杨少华 《中国民政》2009,(10):46-46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民政系统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都在思考的问题。结合芜湖市民政工作实际,应着力于“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全力推进“六大工程”建设,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谢松保 《中国民政》2008,(11):29-31
科学发展观同民生直接相关.只有科学发展观落实好了,民生问题才能解决好:只有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我们民政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抓住学习实践活动这一难得的机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思想观念,转化为工作思路,凝聚为工作动力,  相似文献   

5.
陈琳 《群众》2009,(7):76-77
随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也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新形势下民生工作的思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克服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更有效地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更扎实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实践党的宗旨的本质所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选择,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哈密地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入手,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佛山市高明区民政局认真落实区政府的“惠民工程”,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关键,围绕民政工作“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根本职责,从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入手,开辰“重民生,解民困,暖民心”的主题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助推发展、关注民生、促进和谐,是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近年来,他们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履行职权,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政报》2010,(3):F0002-F0002,F0003,F0004
2009年。通辽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十项民生工程”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困难和问题,完成总投入18亿元。使广大群众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做到了改善民生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宋文辉 《群众》2009,(5):40-41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通州市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大力实施“双百”促“双全”民生建设战略,即投入超过100亿元资金,实施100多项民生和基础设施工程,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社会救助全纳入,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得到更多的实惠,受到了全市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唯物史观的价值旨归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唯物史观价值旨归以新的时代意蕴,即民生幸福。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民生幸福有别于传统的民本思想而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以民生幸福为实践要求,为实现民生幸福指引了方向:致力民富,发展民权,提升民智,保障民安。  相似文献   

12.
容康社 《当代广西》2009,(15):30-31
着力改善民生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央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符合中国实际,顺应群众期待,对于推动隆安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郑建国 《前进》2008,(11):19-20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全面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新基地新山西的要求,切实强化改善民生、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提出新举措,破解新难题,  相似文献   

14.
民政系统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关于改善民生的大政方针,着力解决民政系统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发挥民政部门落实保障民权、改善民生、维护民利的职能作用上存在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措施方法等方面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民政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2007年换届以来,宜昌市猇亭区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6.
“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一个显著特点是,政府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战略部署,彰显了民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搞好新时期的民生建设,必须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陈百强 《山西政报》2010,(23):72-7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部署“十二五”规划时,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和重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党中央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可以说,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及落脚点就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9.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郯城县人大常委会按照活动主题“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要求,认真梳理排查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确定重点监督“十大民心工程”,不断加大和保障改善民生工作的力度,真正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为民造福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做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承担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职责、关乎千家万户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政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们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推动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