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可导致制度设计缺陷,制度缺陷产生社会风险。政协委员联系群众是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有益尝试。深化委员联系群ixJ-作,探索建立信息对称长效机制,要加强政务信息公开行为监督、健全畅通的信息衔接机制和建立完善的信息获取制度,避免制度设计缺陷,规避制度性风险,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 ,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 ,存在着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比较落后 ,信息交流困难 ,信息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 ,农民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要实现农业信息化 ,首先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营造有利于农业信息化的良好环境 ;其次 ,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 ,要研究开发实用型、智能化的农业专家系统和决策系统 ;第四 ,要培育和完善农村信息市场 ;第五 ,要有效解决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六 ,要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3.
信息不对称就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正深深影响市场经济的每一个方面.本文逆向选择风险、道德风险、串通招投标、资格预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指出消除建筑工程招授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与组织化程度低密切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较好地克服了家庭承包经营规模小、生产经营分散、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弱点,是农业现代化和欠发达地区加大发展的助推器,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公共政策领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公共政策主体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公共政策领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信息成本过高、信息传递不通畅和政府及其官员的自利性等.信息不对称给公共政策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但它是个不能消除的现象,公共管理者只能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公共政策领域信息不对称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更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信息在交易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从而影响到供需双方在市场中的行为选择。不对称信息思想的形成并受到重视经历了较长的时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影响个体互动的基本表现。博弈论是研究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工具和方法,经济学运用它分析影响个体行为的制度和组织,并设计实现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一致性的制度。不对称信息理论研究六大领域的内容,将推进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于解决国企改革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公共行政过程之中,文中着重论述的是行政组织上行沟通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给国家和社会带来诸多危害。文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消除行政组织上行沟通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实现农业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规模经营包括土地规模经营和生产规模经营两种。云南省是土地资源较为稀缺的省份.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十分强烈,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不可能实现的。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不改变家庭  相似文献   

9.
增加农业专用性资产投资是稳定投资者农业经营行为、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途径。对贵州省两个调查案例的分析表明:农业专用性资产投资形成的沉淀成本,有效将投资者套牢在农业经营领域,促进了农业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有助于与农民合作社、农户等形成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发挥专用性资产对产业链各主体的辐射带动效应。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通过投资奖补、项目扶持等方式,引导市场主体增加农业经营的专用性物质资产、人力资本、品牌等投资,有助于推动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但同时要防范解决专用性资产投资不对称可能引发的"敲竹杠"行为。  相似文献   

10.
近一个世纪的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创造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在实践上的正确性,而从理论上证明这种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科学性既有必要也很迫切。本文以信息分析的方法,阐释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从内涵到机制均符合信息不对称原理,从而证明多党合作政治制度是信息不对称理论在政治学上的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银行贷款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融资手段,信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造成信贷双方的利益失衡。可以利用对开发企业努力程度进行检查并设置抵押物品的惩戒手段,以及建立共同激励基金的激励措施,来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危害,使两者利益达到均衡。  相似文献   

12.
行政机关与相对人所拥有的行政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这就成为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一个很大问题。行政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本应被社会所共享,然而,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机关的经济人特性和公共物品搭便车困境等因素的存在,行政信息在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分布存在着严重不对称现象。电子政务的倡导和发展,是解决这类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信息是资本市场的"轴心"和"生命,"资本市场是信息最重要、信息最集中、信息最不对称、信息时效性最强、信息价值体现最充分的市场。信息在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要求我们研究信息供给、需求和流通问题,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运行系统,以减缓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资本市场的公平交易和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提出向传统经济学的市场万能论发起了挑战 ,这一理论可以解释中国证券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严重缺陷。在中国证券市场上 ,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着多种具体表现形式 ,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 ,只能依靠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信息化是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次信息科技革命。本文分析了南宁市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信息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业的生态安全包括两方面,一是工业污染导致的不安全,二是食品的不安全。农业生态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为土壤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不安全、自然灾害频繁、农业损失惨重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已经突变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现行国有金融的垄断地位加剧了信息不对称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困境。为了削弱信息不对称对非公有制经济融资能力的制约,必须加速投融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信息的不对称是导致就业难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地方媒体信息资源丰富、传播渠道多样,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上独具优势。沿海城市锦州的就业问题颇具代表性,做为研究样本,便于探索地方媒体应对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解决对策,从而为地方媒体更好地发挥缓解就业压力、维持稳定社会的作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倩倩 《理论前沿》2007,509(20):20-21
公众与财政部门具有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的存在,财政分配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极大地影响了财政职能的发挥。因此,构建财政信息披露体系,削弱信息不对称是消除信息不对性,进而推进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警务信息不对称是借用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nlation)概念而提出的,是指参与警察事务的主客体双方所拥有的警务信息具有不对称性.研究警务信息的不对称性,为理性分析当前公安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