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激发农村活力的战略选择,其关键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广西玉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了土地股份合作社释放经营主体活力和产业融合推动经营主体发展的特色,但仍存在土地规模经营水平不高、金融支持不够、公共服务不足、产业链条不长、新型职业农民缺乏等问题。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构建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机制,其中,政策支持解决"发展后盾难"、加速农地流转解决"农地流转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解决"金融供给难"、构建公共服务平台解决"产品营销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持久种地难"等核心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类型有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农业经营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应突出职业农民、融资渠道、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五个重点"。  相似文献   

3.
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治理概念当中,专用性资产是组织结构选择的重要的依据方式。虽然专用性资本的存在会相应的导致套牢问题,但是,专用性资产投资所具有的所有权、专用性、关系性三个特点,同时也可以对机会主义进行有效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投资主体     
投资主体投资主体是指具有相对独立的投资决策权的投资者。一般具有三个条件:一是能在经济发展中相对独立地做出投资决策,包括资金投向和投资数额的确定等;二是具有投资所需要的足够的资金,包括用各种形式筹集的资金;三是对其投资所形成的资产享有所有权,并能自主地...  相似文献   

5.
资本回流农业具有必然性与长期性。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持续投资农业,有助于农业的繁荣兴盛。从工商资本负责人的角度,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工商资本持续投资农业的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展开剖析,发现:在工商资本持续投资农业的意愿模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是工商资本负责人的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而主观规范要素影响不显著;行为态度下,工商资本负责人对"获得社会认可""回报家乡"和"获得政策支持"的态度越正向积极,就越能够影响其持续投资农业的意愿,"获得社会认可"和"回报家乡"的影响大于"获得政策支持"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下,工商资本负责人对于获取外部政策支持和内部资源禀赋、投资能力的感知会影响其持续投资意愿,其中内部控制对于持续投资意愿的影响最大;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这两个要素还可以通过态度间接影响工商资本持续投资农业的意愿。应建立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筛选机制,开展工商资本负责人培训工作,推动政府扶持政策转型,增进村级组织的服务作用,帮助工商资本获取社会资本,以增强工商资本持续投资农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地制度改革与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竞争力提升密切相关。从单一经营主体到多元化经营主体竞争形成过程回放,正好证明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变迁由强制性制度改革变迁向诱致性制度改革变迁转换,是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力提升的制度保障。新时代农地产权明晰、经营权被放活、有条件的农区渐进推行农地承包权退出、多级土地银行体系顺势建立等,这些都是多元农业经营主体得以存活且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围绕乐山市"创新投资年"主题,应进一步创新机制,培育壮大山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服务主体,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8.
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有助于更新农业资源结构,减少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业经营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因而必须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应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结点选择为:农业装备智能化、农业技术集成化、农业经营高效化;将运行机制设定为:完善信息网络平台,以推进高效"设施农业";优化信息服务供给,以创新适度"规模农业";加强信息资源管理,以实现绿色"品质农业";深化信息技术推广,以探索先进"精准农业"。同时,完善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国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目标是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实现农户增收和农业增效。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效协作不仅是农业龙头企业稳产增效的主要源泉,而且在促进农户增收的同时也为农户发展带来了具有"发展权益相对剥夺"的分利行为。借鉴分利集团的行为逻辑分析与负效应治理框架,可以发现,农业龙头企业与政府、农户等利益相关群体存在明显的利益诉求差异。从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利益共享"视角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分利行为的治理策略为:强化协同,明确组织使命与角色定位;明晰产权划分,关注制度化组织与政策关联;提升农业龙头企业企业家素质,增强农户发展的可行能力;"政银(保)企农"结合,开展"多元捆绑式"补贴机制创新;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转型升级,为农户留利保利。  相似文献   

1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基于陕西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主线。陕西省抓住农业多功能性推进农业4.0。调研表明,陕西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探索出5种典型模式;同时,在现代产业体系、经营主体、要素配置以及与农民利益关系等方面依然需要改进。要在农业价值链构建、地标品牌、三大体系、农村"双创"、产业融合投融资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因其即时性、移动性、便利性、互动性、透明性等特点及其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更新快等优势更能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金融支持。但是由于现实因素的制约,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必须在把握新型农业主体特点和农业互联网金融特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做好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2.
乐山根据地形地貌和农业资源特征,初步形成了以土地集中为核心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以统一服务为核心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的形式。与此同时,乐山农业规模化经营主要还存在规模化程度较低、规模化经营实现形式较单一、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培育不足等问题。为积极稳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应衡量和把握好"适度"原则,促进土地流转方式向多样化发展,因地制宜推动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相似文献   

13.
宿州市探索建立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具有创新意义。特别是联合体内农业龙头企业等三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挥各自所长,有效破解了资金、技术、市场等诸多难题,顺应了经济新常态下"三农"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成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面对着良好的政策支持、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等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如农业的整体投入不足、土地流转不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自身经营效益不高等一系列障碍。要破解这些障碍,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新型农民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云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负着打造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的重要使命,其发展质量至关重要。在面对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本上涨、消费者需求偏好发生变化、消费人群主体结构发生改变的"三重"消费环境背景下,云南农业龙头企业可以从创新品牌建设和培育发展适应农业龙头企业需求的新型"三农"金融组织等措施,来破解企业经营观念转型、品牌建设阻碍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三大硬伤"。  相似文献   

16.
峨眉山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困难是生产经营活动没有因地制宜,土地流转体制不完善,财政扶持力度有限,创新能力不强,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要促进峨眉山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就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业;不断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创新,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品牌;完善土地承包政策,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加强经营主体监管;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农村资产资源产权资本化是我国农业产业化走向成熟、走向高级阶段的现实选择。当前农村资产资源产权上存在的产权归属不清、有限性、流动性不强、社会约束过多等问题 ,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因此 ,必须不断完善、创新农村资产资源产权资本化的经营制度 ,通过明确产权资本化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林业发展历史错综复杂,随着近年国内集体林权改革的深入,随着物权法的颁布,随着针对外资并购展开的系列调控,在面临如何处理外国投资者投资集体林权资产的法律问题时,法律界人士通常都会感慨其相对复杂的法律关系.根据实践经验,应当尽可能地通过简化法律关系,从集体林权资产的主要类型、集体所有商品林地的承包经营权的确立和流转方式以及外国投资者投资集体林权资产的法律问题等三个层面,逐步对外国投资者投资集体林权资产的法律架构进行剖析,希望能够对林权法律体系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农村承包经营户法律地位问题的立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承包经营户作为我国一种特有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法律将其定位为从事商品经营,显然不要,理论界对其法律地位亦有不同认识。通过对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家庭农场、农户等农业生产主体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从事农业生产为其基本内涵。对于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法律地位,不能仅限于传统的民事主体理论,应有所发展和突破,基于此认识。对我国未来立法关于农村承包经营户法律地位的立法构建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总体竞争力水平较高,在农业生产要素竞争力、农产品需求竞争力、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力和相关产业发展竞争力方面均显示优势,而机制竞争力较弱。同时还存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者素质和科技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因此山东农业发展应在提高农业生产要素中的科技含量、改善农产品需求条件、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优化农业生产者经营战略和加强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扶持等方面多做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