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建立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
2010年3月29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杭州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条例将家庭暴力定义为: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  相似文献   

3.
“家庭暴力”一词尚未写进我国任何一部国家法律。 今年3月31日,我国第一部反家庭暴力的地方法规──《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议》通过实施。 其中规定:“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罚条例的家庭暴力行为,应当视情节轻重对施暴人依法给予治安处罚;对触犯刑律的,应当依法立案查处。”“对有法定义务制止和处理家庭暴力行为而不予制止和处理,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 6月 15日,湖南省公安厅和省妇联联合发文:《关于贯彻<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议>的意见》。 下面这个案件公安机关高效、迅速地在24小时内办结。亦是《决议》出台以来,公安机关对家庭暴力进行依法处罚的首宗案例,被称为“中国家庭暴力第一案”。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12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3号《吉林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经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7年1月1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二○○七年一月十二日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障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政报》2006,(11):27-28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37号 2006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02,(10):6-7
在贯彻实施《妇女法》的实践中,我省着力做到“四个到位”:即普法宣传到位,组织机构到位,措施办法到位,明确重点到位,并把执行《妇女法》与实施《妇女纲要》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家庭暴力是妇女维权的一个热点、难点,为此,从2000年起,江西省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作为妇女维权工作重点,开始谋划推动出台地方性法规。经过不懈努力,今年7月29日江西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定》,并于7月31日正式公布实施。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12日下午,在吉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与会的46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全票通过了《吉林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至此,这部从列入立法日程起即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专门用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6,(2):26-27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辽宁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规定》和《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构建和谐辽宁实施意见》中关于“积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部署,  相似文献   

9.
我省家庭暴力呈上升趋势7月21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副省长蒋大国关于我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工作报告。家庭暴力这个并不陌生的话题,再次成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关注的热点。根据我省妇联系统信访统计,近年来,我省各级妇联接处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均占到年信访总量的10%以上,占婚姻家庭类信访的30%左右。2002年,全省妇联系统共接处涉及家庭暴力的信访1631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辽宁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规定》和《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构建和谐辽宁实施意见》中关于“积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部署,落实省公、检、法、司、信访和妇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的意见》,扎实有效地开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切实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构建和谐辽宁,特制定本方案。一、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村)”活动的指导思想家庭暴力作为发生在家庭领域的暴力行为,侵害了家庭成员特别是妇女、儿童、老年人的人身权利,不仅影响家庭和睦稳定,…  相似文献   

11.
2005年5月28日,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辽宁省首部反家庭暴力地方性法规——《辽宁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规定》历经了常委会三次审议、半年多时间、数十稿的修改,在干呼万唤中出台,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法规显现出三大亮点:一是明确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同时,为加重各级人民政府责任,防止在政府部门间就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问题出现各行其是、互相推委等扯皮行为,规定还将各级人民政府作为执法主体,要求由各级人民政府采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新修订的《婚姻法》中增加规定 ,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提出请求的 ,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并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明确规定了公安机关负有制止家庭暴力的职责。明确这种职责是十分必要的 ,但没有规定具体制止措施 ,只能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刘萍 《桂海论丛》2005,21(2):86-88
家庭暴力是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法律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力度不够和家庭暴力立法的滞后。尽快出台《家庭暴力防治法》,完善我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体系是控制家庭暴力最迫切而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过程中,警察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目前警察在干预家庭暴力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困难,需要法律的完善来保障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在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这对警察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促进家庭与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征求意见稿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此,从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强化宣传教育和进行警务改革的同时,当务之急是完善《反家庭暴力法》。  相似文献   

15.
《人大论坛》2020,(2):58-59
《贵州省反家庭暴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9年12月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0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是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颁布以来,西部省区出台的首个配套地方性法规。在反家暴的道路上,我省一直都在不断前行。2018年在第九次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上,省人大牵头正式启动了《条例》的起草工作,随即成立了由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人、高等院校法学专家、律师等组成的《条例》起草领导小组,开展了立法调研、征求意见等起草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 由北京市妇联和首都法学界专家联合进行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对策研究》已完成,该调研第一次全面介绍了北京市家庭暴力存在的基本状况,并对家庭暴力概念进行了强调:夫妻双方长期不说话、妻子取笑丈夫的缺陷或弱点也属于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17.
重新审视家庭暴力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郝艳梅 《前沿》2001,(9):62-65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增加了有关禁止家庭暴力方面的规定。本文旨在探讨家庭暴力内涵 ;分析家庭暴力发生原因 ;提出预防制止家庭暴力对策。倡导公众群体、服务机构、执法机关改变已成定势的“清官难断家务事”传统观念。消除家庭暴力重在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8.
金敏 《今日浙江》2008,(24):46-46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障人身权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新时期妇联维权工作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省各地将反家庭暴力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畴,建立家庭暴力报警网络,开展调解和法律援助,加强投诉受理服务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9.
“67票赞成、0票反对、4票弃权。”3月29日下午,河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高票通过表决。“家庭暴力”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河南省的地方立法中。这意味着,对于家庭暴力,人们已不仅仅限于对受害人痛苦无助的同情、惯懑和奔走呼号,现在更增添了法治的郑重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明确禁止家庭暴力,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2008年全国妇联联合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卫生部制定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中国已经搭建起由国家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