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王朝的覆灭或出现大的变故,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唐代安史之乱的爆发,也不是一时的原因,而是唐玄宗晚年怠政、荒政、沉湎后宫,先是任用奸相李林甫,后又任用奸相杨国忠,致使政风、社会风气每况愈下而酿成的。  相似文献   

2.
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弄出一个轰轰烈烈的开元盛世;后半生被成功冲昏头脑,刚愎自用,耽于享乐,谋夺儿媳妇做自己的妃子,宠信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阴谋家和势利小人,终于酿成安史之乱,出走巴蜀,失去权位,怏怏而终。  相似文献   

3.
郭子仪是唐代中后期的一位声名卓著的大臣,历仕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在平定安史之乱、讨伐军阀割据势力、抵御异族侵略等重大斗争中,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四代皇帝视作国家栋梁,倚为朝廷柱石。像这样的大官,皇帝自然是要极力笼络住的,除了高官、厚禄之外,  相似文献   

4.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0):26-26
“炙手可热”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为一些人权势很大.气焰嚣张。关于这个成语,也有历史渊源。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封杨玉环为贵妃,李林甫死后,唐玄宗便任命杨责妃的堂兄杨国忠做宰相,一时间,杨家兄妹权势熏天,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相似文献   

5.
谢志东 《政府法制》2010,(15):37-37
大家都知道,杨贵妃原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后被唐玄宗他老人家看中,硬是从李瑁床上将她要了过去。正式册封她为贵妃的那天晚上,玄宗亲自将一只金步摇(步摇者,贯以黄金珠玉,由钗垂下,步则摇之之意)插在她的鬓发上。步摇是礼制首饰,其形制与质地代表所戴女子的高贵身份。  相似文献   

6.
琼丽娟 《政府法制》2011,(29):44-44
唐玄宗的大舅子杨国忠,早年劣迹斑斑,一事无成。不料后来他竞扯着杨玉环的裙带,被唐玄宗李隆基三提两提,竟提至宰相的高位,并兼管国家干部任免与财政收支,权倾朝野。  相似文献   

7.
如果问一下,当今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什么?我想是腐败,政治腐败、足球腐败等。其实,有一类腐败更为普遍,而且它的后果比前面的腐败更为严重,它就是语言腐败。  相似文献   

8.
杜甫与盛唐气象的关系一直是学界论争的热点,这关系到对盛唐、盛唐气象以及唐诗分期等一系列古典学重要范畴和问题的重新认识。盛唐诗坛并非一成不变,盛唐气象在其间也有种种变化。开元诗风昂扬乐观,天宝时转为雄浑悲壮,安史乱后则增加了悲凉的因素。但雄浑郁勃、元气完足始终是盛唐气象的底蕴即个性所在,“笔力雄壮、气象浑厚”是盛唐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杜甫的诗歌创作与盛唐诗坛的发展紧密结合,其诗风也相应有所变化,但杜甫始终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体现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腐败概念的泛化已非一朝一夕了。很早以前,就有学者指出,腐败的概念在中国用得过频过滥,不利于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但是,腐败概念泛化的现象并没有因此有所削减,现如今,什么教育腐败、足球腐败、司法腐败、吏治腐败、学术腐败、医疗腐败、新闻腐败等等提法,满目皆是,似乎我们生活在一个以腐败为主导的社会里。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谈论腐败时,多是取其政治意义。也就是说,在我国,腐败基本上是作为一个政治概念而存在的。通常,我们把这个概念定义为“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这个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滥用公共权…  相似文献   

10.
《政府法制》2012,(15):10-10
《东方早报》2012年5月9日刊登张维迎的文章:腐败一词,是当今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政治腐败、官员腐败、公司腐败、司法腐败、学术腐败、教育腐败,甚至足球腐败……腐败的种类五花八门。举不胜举。但有一类更为普遍、其危害性也更为严重的腐败,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是语言腐败。  相似文献   

11.
刘松华 《法制与社会》2011,(34):136-137
权力腐败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由于权力具有强制性、排他性、占有性,掌权者容易滥用而走向腐败。权力腐败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完善监督机制,防范权力腐败。本文主要从权力腐败的危害出发,分析权力腐败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防范权力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诸葛文 《政府法制》2012,(32):42-42
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极为少见的几个大美人之一,凭借着倾国倾城的容貌和婀娜多姿的舞步,她迅速成为唐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按照常理来推断,获得皇帝如此宠爱的妃子,一旦皇后被废之后,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很有可能会成为主宰后宫的新皇后。但在当时唐玄宗已废除皇后的背景下,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为何没有被封为皇后呢?  相似文献   

13.
马馼 《中国监察》2009,(18):4-6
在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两周年之际,认真分析当前预防腐败工作的形势,努力探索预防腐败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提出扎实推进预防腐败工作的措施,对于深入开展预防腐败工作,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能力和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陶易 《政府法制》2013,(11):38-38
不识字的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的奸相,身为文臣之首的唐代宰相,竟然时常念白字写别字,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15.
《政府法制》2011,(32):10-10
为什么消极腐败的危险是最根本的危险?第一,消极腐败对脱离群众的影响。党和人民本应是鱼水关系,腐败行为不仅使党群、干群关系变为油水关系,更可能演变为水火关系。第二,消极腐败对能力的影响。腐败或廉洁是属于德方面的内容,它对能力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集体 《政府法制》2012,(23):58-59
人类历史表明,腐败是权力的滋生物,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在现代社会中,“腐败”一词常作为“权力腐败”的代名词,权力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条件下,权力具有二重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能成为损害人民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佚名 《政府法制》2014,(14):15-15
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叫李享,他后来继承了皇位,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他的名字叫“享”,其实一点也不懂得享受。野史中载,正因为他的节俭,才让他顺利地步入权力巅峰。李享做太子的时候,经常陪唐玄宗吃饭。有一次,御膳房准备了一些熟肉,里面有熟羊腿,玄宗让李享把羊腿割开来。李享就用手把羊腿分开了,手上沾满了油。  相似文献   

18.
何清涟“中国问题”研究法,是以解剖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真实存在的经济社会矛盾为切入点的研究法。她认为中国当前腐败与黑社会勃兴的现实,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大的隐患与陷阱之一。她对腐败与黑社会生成关系的研究并不直接,但她研究所得出的深刻结论,却异常深刻的揭示出腐败与黑社会间一种深层的机制联系。她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的腐败是“源于制度的社会结构性”腐败;进而认为,当代中国的腐败,核心是“三大权力腐败”;又进而逻辑地揭示出,“三大权力腐败”,是黑社会生成的“源于制度的社会结构性”土壤。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监察》2011,(9):46-46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王真撰文指出,腐败文化必须用廉政文化来遏制。腐败的一个深层根源是文化问题。遏制腐败就要遏制腐败文化,而遏制腐败文化就必须用廉政价值观来遏制腐败价值观。腐败价值观是以权谋私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周实 《经济与法》2003,(7):33-34
腐败是自古以来,在全世界范围都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人民的疾苦。重则危及政权,所以反腐败已成为历史性、全球性的课题。因为腐败与权力密不可分,没有权力,就没有腐败.腐败就是利用权力以权谋私。但拥有权力只是存在腐败的可能。而不是腐败的必然。如何抑制腐败。从可能转为现实,都是由每个国家所投入成本与注视的程度决定的。本文着重分析权力腐败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