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的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当年曾因率先实施“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30年后,这里又成为中国农村医疗改革的试验田之一。在安徽农村的采访,让我们切实看到农村医疗改革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的真实变化。  相似文献   

2.
一、“渐进式改革战略”的总体设计1984年10月,当农村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开始转向城市,开始进行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渐进式改革战略”。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同志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的谈话时,明确指出:“农村改革经过三年就见成效。城市改革大体上也要三年至五年能够看到显著的变化。农村改革的经验使我们相信城市改革能够搞好。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由于城市改革的复杂性,可能会出些差错。但这影响不了大局,我们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人类的21世纪应当从1978年算起,因为这一年占人类人口1/4的古老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重焕青春的伟大征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综合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启动,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城市改革,又以城市的改革和发展支持农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陈锡文,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过程,参与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指导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内的多个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被认为是中国著名的农业与农村政策问题专家,对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5.
亮棹 《创造》2008,(12):48-48
党内资深农村政策专家,他主导起草的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结束了长达30年的“包产到户”争论,从而掀起了30年改革史中最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农村改革。此后他连续五年领衔制定中央一号文件,最终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  相似文献   

6.
《创造》1994,(5)
我国城市正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据《华商时报》6月23日报道:不久前在西安召开的中国城市发展研会第三届代表大会上透露,自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定洛改革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十年来,中国的城市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大为提高。全国建制市由...  相似文献   

7.
(一)改革已经进行了八年。八年的理论探索和努力实践,使得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已经从“农村包围城市”转向“城市带动农村”;改革正在从较浅的层次向较深的层次发展;局部的单项的改革正在向整体的综合配套的改革发展;简单的放权让利正在向全面  相似文献   

8.
曾经,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下,全国有1700万城市知识青年陆续到农村安家落户,形成了一场历时十年、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时隔30多年后,尤其近年来,大学生奔赴农村创业、任“村官”形成风潮,掀起了一股新的“上山下乡”热。所不同的是,新“上山下乡”是大学生把现代科学知识、新文明带到农村去。  相似文献   

9.
黄桦 《前进》2008,(10):17-19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发端于农村,起源于农业,肇始于农民,并由“三农”领域逐渐波及到工业、城市和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总结农村改革30年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从改革的历史轨迹中寻找和探索改革的新方向,对于我省开拓新的改革思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创造》1995,(1)
“新贫困人口”不容忽视所谓“新贫困人口”就是城市贫困人口,包括随着改革的深入而穷于应付放开的物价的城市人口和未注册城市人口。据世界银行估计,1990年,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只有一百万,但现在大约有三千万到一亿人已从农村流向城市。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改革已经持续进行了30年。人们将我国的改革称之为“渐进式改革”,这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2.
当“中国”和“改革”两词在30年前被郑重地书写到一起的时候,相信无人能准确言及其对30年后今天的真正意义。中国改革近30年的印痕,深深地嵌入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悄悄地改写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生活,渐渐地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也缓缓地积累了中国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突破的诸多瓶颈。此时此刻,我们编发一组关注中国命运的青年学者对中国改革30年的回顾和展望,以期有更多的声音共同参与到对中国改革30年经验的深刻反思之中。——主持人:李梅  相似文献   

13.
罗清泉 《政策》2009,(1):4-12
一、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总结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基本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政策措施,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一进一出”创造生长点韩长赋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是家庭联产承包开始的。十八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农村改革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也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新的起点。几亿农户是中国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5.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让改革再创辉煌———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叶裕惠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整个国家经济呈现欣欣向荣的面貌,城市和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迅速地提高,任何一个对国...  相似文献   

16.
《政策》2008,(12):31-34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从农村发端。30年来,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尤其是改革初期的5个和近5年的5个共10个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引领着农村的改革发展。30年来,湖北历届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改革创新,扎实工作,推动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  相似文献   

17.
林毅夫 《政策》2002,(7):20-21
“十五”计划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经济发展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城市化”提到了显著位置。为什么我国城市发展水平低下?如何促进城市发展?如何促进农村现代化?二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骆建华 《今日浙江》2008,(21):18-21
发端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浙江人民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大机遇、大环境,坚持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浙江农村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着力破除传统僵化的思想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率先在农村领域进行市场化取向改革实践,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超越梦想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蒋卫武 《小康》2008,(11):40-41
"抓住农村改革发展这个重点,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就能带动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10月13日,胡锦涛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强调抓住农村改革重点能带动中国经济新发展。改革开放30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发展的战略性考虑。  相似文献   

20.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以此为开端,我国先后启动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从粉碎“四人帮”时的贫弱,发展到目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仅次子美国、日本、德国)、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万减少到一千多万。这一世界上少有的持续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我国的面貌,显著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