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与交流》2007,(3):41-41
1、关注的层面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层面:主要涉及文化传统、文化实态(CI用语)、文化策划设计、文化征集、文化提炼、文化体系、文化理念、企业精神、行为规范、文化发展纲要、文化灌输、文化传播、文化认同、文化落地等。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有自己的运作套路,这些套路延续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策划基本思路,借鉴采用了“思政”建设的一些模式。所以一般企业文化建设的语言都比较空泛,关于管理的语言少而又少。  相似文献   

2.
石全 《前进》2013,(2):51-52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而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对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有利于理清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构成了企业文化的管理基础,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则对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从其结构看,由表及里依次表现为物质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我们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采取切实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罗争玉 《湖湘论坛》2003,16(5):85-85,91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有人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作过统计 ,共有 180多种 ,许多文化学者和管理学者对企业文化都有自己的定义。综合来看 ,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广义的企业文化 ,认为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 ;一类是狭义的企业文化 ,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笔者认为 ,企业文化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形成的与企业物质系统、行为系统、制度系统密切相关的企业意识形态。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属于意识范畴 ;从形式上看与企业物质系统相对应 ;从内容上看反映企业行为 ,是企业现实运行过…  相似文献   

5.
刘文英 《前沿》2014,(9):190-19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领域也在发生着深远的变革。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市场的扩展与兼容直接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形成了经济、文化相互交织的国际环境。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业务数量多少、业务区域大小等传统的领域,在企业文化等意识领域的比拼较量也已全面展开,企业文化的制高点已越来越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企业文化的非凡意义也体现得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李建勇 《中国保安》2012,(16):27-30
从1988年开始,美国的哈佛商学院把“当代影响企业发展业绩的重要因素”作为重点研究课题,通过对世界各国企业的长期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次重要原因。”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被我国企业接受。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形象,在波涛汹涌的市场大潮中乘风破浪。作为新兴行业,保安服务业在多年的发展中也进行着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如加大物质投入、开展丰富的活动、设计企业标识及提炼企业价值观等。一些大型保安服务公司已经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7.
一、制约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瓶颈”一是职工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本质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人们往往把企业文化简单地理解为单纯的文体活动或者一般性的亲情、教育,没有真正理解和认识到企业文化是激发员工内在动力、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管理手段和行为规范这一深刻内涵和本质。这种观念存在着对企业文化理解程度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二是规范化运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在这方面,尽管也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和规范,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和闭合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文化建设。三是企业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管…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塑造企业精神。而建好职工之家,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意义深远。为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把职工之家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以建设职工之家为契机,逐步形成以企业为家、以人为本、关心改革、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和谐发展的企业精神。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成果,体现在企业精神的塑造和企业中心工作的推动和落实上。济南机务段作为担当列车牵引任务的运输单位,一直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进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载体,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引领思想、凝聚力量、影响行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和安全稳定。济南机务段把实践检验作为文化建设的途径,在实践过程中讲求新的视角,形成企业和职工的共同意识和行为导向。  相似文献   

10.
误区之一:企业文化一抓就灵,包治百病。有的单位的领导逢会必谈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的作用捧到神乎其神的地位,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只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文化至上论”是一种误导,其负面影响是严重的。事实上,企业文化仅仅是管理理论大家庭中的一员,作为一个具体的企业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1.
防止走入误区 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迷惑不解或半知半解,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一些企业的主要领导者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推而不动,促而不进。其表现: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础。铁路企业如何在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中,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和谐铁路企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一、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铁路企业中的作用1.安全文化建设为铁路企业与社会之间保持一定利益关系提供前提。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要求社会各阶层之间应当保持一种互惠互利的利益关系,一些阶层的利益增进不能以损伤其他阶层的利益为必要前提条件,必须应当保持一定的利益关系。铁路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承…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深层次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秀文 《前沿》2012,(4):162-16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必然趋势。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发展。企业文化的发现距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所以人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总的来说,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而了解企业文化的深层次意义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与交流》2005,(4):40-41
近年来,企业文化逐渐被重视起来,但也有不少企业,很少注重和提及企业文化中的法律因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企业文化引入之初,我们过分注重了发源于关、日等国家的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哲学理念,忽视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所依赖的基础是一个刚刚向法治国家迈进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王文兰 《前进》2009,(12):55-56
企业文化是潜在的生产力,是企业生生不息的源动力。作为现代企业制度重要标志之一的企业文化,是对企业管理的内涵丰富和实践引领。企业文化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政治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切人点和深层推动力。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跨越式发展中,我们要用文化建设引领企业发展,要把文化的力量深深地植根于企业管理之中,为建设现代化的国有粮食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文化支撑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认识与定位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80年代兴于美国。企业文化引入我国20多年来.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形成了新一轮的“企业文化热”。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及其意义.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定位.是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取得成效的前提。我觉得,推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要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它是企业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方式以及这种方式所反映的被组织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属意识形态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搞好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对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始终高度重视,2004年在大庆召开了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2005年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各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成效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反映了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公司目标等,这些公司的价值观又成为反映和约束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和日常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文化的起源与回顾谈到企业文化,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日美企业的较量。那时,在美国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而迅速崛起的日本,开始与美国在全球市场上展开了竞争。受当时世界环境(如中东石油危机)和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以及日本企业在管理、技术等方面后发优势的影响,美国的企业在电器市场上几乎全部失守,具有传统优势的汽车市场也丧失了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