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抗战时期,在华北根据地农村有数以十万计的二流子,给根据地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各根据地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改造二流子,动员他们参加生产和抗战,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教育,增强了中共对根据地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领导和控制,社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存在为数不少的二流子,他们不仅耗费了大量社会财富,而且威胁到边区社会的稳定。为了将二流子转化为劳动大军,并进行社会改造和社会动员,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对其进行改造,如组织二流子参加生产劳动,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由劳动英雄和积极分子带动其转变,代为保存粮食及劳动报酬,对二流子进行思想和精神生活的改造等。边区通过对二流子群体的改造,增加了社会财富,稳定了社会秩序,而且把大量二流子转变成勤劳守法的劳动者,积累了社会改造和社会治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陕甘宁边区地处偏僻落后的广大乡村,许多地方温饱都难以解决,尤其处在民族危机的抗战时期,边区面临严重的经济窘境。为了发动广大传统女性加入生产,中共将民族解放与性别解放结合起来,积极倡导女性生产运动,尤其在发动与改造女性二流子运动上,赢得了广大农村女性的支持,从而成功整合了边区农村女性社会的生产力量,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抗战胜利的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中共发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原因,法国人潘鸣啸等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探索,提出了诸如改造青年思想及消除社会分工的意识形态动机,恢复秩序及强化毛泽东领袖魅力的政治动机,发展农村和边疆地区与限制城市人口增长、解决失业问题的社会经济动机等观点[1]。我们认为,作为新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内特殊人口流动现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可以借用人口学理论视角来进行新的阐释。这方面,美国学者李(Everett.S.Lee)提出的"推拉理论"能够成为一个分析框架。作为上  相似文献   

5.
戏剧是中国乡村社会中最流行的大众化的表现艺术之一,具有娱乐和教化的双重特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将其视为战时政治动员途径的理想选择。然而,旧剧存在服务旧秩序的诸多"毒素",无法适应中共战时的政治需求,改造者为此开始了消"毒"的过程,凭借改编旧剧、编演新剧和政治训诫等技术运用,终至建构起一套属于中共革命意识形态的戏剧文化。经过政治强力的戏剧改造,中共政治文化的话语体系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渗入乡村文化中,潜移默化地教化乡村群众,成为他们感情的疗伤剂,实现了中共政治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交融与共鸣。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马克思主义在乡村的大众化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教育农民、重建乡村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结合乡村社会实际,精选马克思主义在乡村传播的内容,通过乡村社会所熟悉的叙述与表达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恰当的转换。在马克思主义乡村大众化的进程中,特别注意与当时乡村社会改造的重大实践结合起来,设计有效的传播方法与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乡村社会的有效展开,为新中国初期的乡村政权建设与社会改造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共发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原因.法国人潘鸣啸等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探索.提出了诸如改造青年思想及消除社会分工的意识形态动机.恢复秩序及强化毛泽东领袖魅力的政治动机,发展农村和边疆地区与限制城市人口增长、解决失业问题的社会经济动机等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共的"五四"论述对意识形态建构的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样态,这完全取决于中国革命政治格局的变化。经过大革命时期的政治磨砺,中共意识形态建构已在政治层面获得了初步结果,但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共意识形态建构的需要,转向文化建构就成为一种要求,而"五四"论述切合了这种要求。与中共革命历程几乎同步,中共意识形态的文化建构,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延安时期,中共"五四"论述对意识形态建构的作用,经历了一段相当长时间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陕甘宁边区的新名词——"二流子"如果说游民在每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的话,那么"二流子"则是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诞生出来的。1950年代春明出版社出版的《新名词词典》中,"二流子"特指旧社会中受反动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失去了土地和职业的一部分人。这些人"大都是破产的农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常常以不正当的活动(如偷盗、欺骗、恐吓等)谋生。在乡村特指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恢复社会秩序、推动新民主主义社会平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党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争取舆论宣传主动权、开展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营造良好思想文化环境,加强了意识形态工作,逐步确立并巩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进而为我们党进一步展开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经验和条件。  相似文献   

11.
"社会革命"概念在中共成立以前就已经传入中国并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所使用,中共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自觉地用社会革命来规划奋斗目标,毛泽东把社会革命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并以此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社会主义改造是对社会革命理念的践行。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社会变革也是一场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概念在中国的传播、理解和运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的微观面相。  相似文献   

12.
陈佳 《广东党史》2016,(11):50-56
本文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戏剧运动为例,考察中共如何通过戏剧运动进行成功的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从二者的初步融合,到戏剧运动的正确定位与澄清是非,使戏剧运动得到蓬勃发展,同时,群众艺术的开展,发挥群众的自主创新能力,使群众从被动地接受教育开始转向主动地自我教育。总结其成功经验,以期为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以及国防动员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与各级政府继承和发展根据地时期社会教育的实践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组织农民与工人等社会各阶层参加社会教育,以提高普罗大众的文化素质。在此过程中,中共与各级政府通过开展"文化诉苦"等活动,发动社会力量自发解决教学困难,定期组织民众进行集体学习,增强了普通民众的集体意识与集体认同。这为普通民众适应社会主义改造、逐步走向集体化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和生活基础。  相似文献   

14.
改造了“二流子”是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大成果。烟鬼、赌徒、小偷、土娼以及不劳而食、不务正业、有好吃懒做、游手好闲、飘风浪荡、宣扬迷信、挑拨是非、偷糜盗谷、偷驴盗马等行为的人,边区群众把他们称之谓“二流子”。当时这种人在边区有相当的数量。边区政府认为如能改造好他们,发动他们参加生产,将是一支不小的劳动大军。为了严格区分“二流  相似文献   

15.
商人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为从事国民革命而开展的一种民众运动。中共开展商人运动有间接与直接两种方式,一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帮助国民党开展商人运动;二是中共独自主导了部分地区的商人运动。中共主导的商人运动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有的是为了反击国民党右派,以增加国民党左派力量;有的则主要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力量,以配合日益高涨的工农运动等。国共两党推行商人运动的基本方略大体一致,但两者在商人运动的对象、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方面还有差异。开展中共与商人运动的研究,对于理解20世纪20年代中共的商人政策,理解此后中共对商人政策转向的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旧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传统的封建宗法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早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改造中国社会,必然要对旧的上层建筑进行重构,因而传统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成为其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早期中共在对传统文学中与时代潮流不相适应的成分进行彻底批判的同时,对其优秀的成分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和总结,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大大丰富了中共自身的思想文化理论体系。同时,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社会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其目标是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对民众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其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可。因此,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既是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又是中共在根据地进行的一场全面的政治动员,而后者显得更突出、更重要。民众在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接受了中共政权为他们设计的政治行为模式、生产组织模式、社会组织和生活模式等,民众也逐渐脱离了旧权威的势力范围。因此,社会教育提高了民众和中共政权之间的亲和力,使中共逐步实现了对根据地乡村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分析,论述了意识形态理论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社会心理建构中作用,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运动转型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一词是近代中国寻找救国道路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具体所指对象初期不断变化,主要用来解释"工业化",没有独立的地位;后指的是"四化",作为国家层面的政治任务和价值观念,本身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作用。但"文革"的爆发使"现代化"概念没有成为持久的社会共识,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中仅起着初步作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中共重构了"现代化"一词,其意涵具有具体性和抽象性的双重性质,这种阐释解决了中国所面临的理论难题。社会对"现代化"共识的形成,使"现代化"概念得以普遍观念化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在概念史研究范式下对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共的一个重要政治术语——"资产阶级法权"的演变史进行考察。"大跃进"期间破除"资产阶级法权"主要是为人民公社推行供给制提供政治动员;1960年代"资产阶级法权"概念转换为官僚主义和特权行为的代名词,成为建构"反修防修"理论的意识形态概念;理论学习运动中"资产阶级法权"主要指称商品制度、货币交换和按劳分配,是"全面专政论"的主要内容。从破除、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可以看出毛泽东自1958年起就一直坚持的一种"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