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日两国在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等诸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政治关系复杂多变,由于政治等诸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两国关系发展有减慢的趋势。在中日关系中,经济因素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关系已经开始决定中日关系走向。尽管中日政治关系目前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但双方经济关系发展依然稳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符合两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中古建交45年了。45年来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两国政治关系稳步而深入地向前发展,良好的政治关系促进了经贸文化、教育、体育和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古关系顺利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两国领导人均高度重视双边关系的发展两国经济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发展经贸互利合作符合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印度与南非人民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建交十余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关系不断发展。在国际多边场合,两国是密切配合并探索南南合作的新模式。尽管印度与南非关系的深入发展存在众多的制约因素,但在历史文化联系、经济利益、战略利益以及地缘关系等因素的推动下,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印度和越南之间的政治关系更加密切,两国经济合作保持快速增长,两国的商品贸易获得了高速增长,贸易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双方在彼此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提高,印度对越南的直接投资有所增加。但是,两国商品贸易不平衡,印度对越南的直接投资及发展援助不多,两国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贸易关系。印度与越南经济关系的发展对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中越关系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年中国与越南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得到全面发展。展望21世纪,中越两国的关系在各个领域将有较大发展,但矛盾与争议不可避免。随着双方理解、信任的不断加深,矛盾和冲突将会逐步减少。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是中越关系的总趋势。一、政治关系稳步发展中越两国自1991年11月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来,政治关系发展很快,两国高层领导人互访不断,各阶层人士交往频繁。据不完全统计,仅1996年越南各级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的就达188个;近两年来,中越最高层领导往来…  相似文献   

6.
胡潇文 《东南亚》2012,(3):18-24
从2007年越南和印度签订《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以来,两国关系迅速发展,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越南利用大国平衡战略,积极发展与印度政治军事关系,制衡中国的意图日益凸显,但越印目前的合作方式具有时效性和局限性,将不会是两国今后合作的长远模式,也不会改变中国在两国对外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土耳其与巴基斯坦一直具有传统的友好关系,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土耳其与巴基斯坦相互认同的一个重要基石;两国95%以上的居民都是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两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两国历史发展中都曾出现伊斯兰政治化和政治伊斯兰化的趋势,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伊斯兰复兴是两国都要面对的问题。本文试图在探讨土耳其与巴基斯坦建国之初对伊斯兰教的定位的基础上就两国在政教关系方面的异同作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11月印尼与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在政治与安全、经济与贸易等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两国的贸易额提前完成政府规定的目标。在未来5—10年,将是两国关系加速发展时期,经济与贸易仍然是两国关系的主轴。鉴于两国日益增强的国力,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对于两国本身,而且对整个亚州区域一体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印尼一印度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将对中国与东盟关系产生一定的制衡作用,但更多地是机遇。  相似文献   

9.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次大陆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对南亚次大陆的和平与稳定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好坏可通过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反映出来。因此,研究印巴之间的经济关系对于研究南亚次大陆政治、经济总体格局和两国的对外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概述印巴两国分治以来的贸易往来,来探索两国的经济关系和对外经济政策。一、印巴分治对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947年8月,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分治,8月14日和15日印度分别独立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造成了两国经济资源分布上的极不平衡,对两国的经济发展都  相似文献   

10.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种关系一直是在矛盾和冲突中发展的。影响中美贸易的因素有二,一是经济因素,二是政治因素,而且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这种政治因素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影响,是由两国实行着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  相似文献   

11.
美朝经济关系自朝鲜半岛停战以来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本文在阐述美国对朝鲜经济情况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美朝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美朝经济关系今后的发展将取决于两国政治关系的状况,特别是取决于美朝核危机的解决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一、越南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在1991年中越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取得了全面和快速的发展。近年来,两国政治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进出口(%)37.7(-)127.4(238)221.3(73.7)439.9(98.7)691.6  相似文献   

13.
1995年7月1日,是中泰建交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中泰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全面、迅速的发展。回顾20年来中泰关系发展的历程,总结这一时期双边关系的特点和友好合作的基础,对未来21世纪中泰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建交以来中泰关系的简短回顾 中泰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成绩显著,令人瞩目;政治关系日益密切,形成了不同社会制度国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与土耳其共同努力,在不断消解历史龃龉与巧妙排除美国干扰的情况下,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互利、长期稳定、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已初现端倪.近年来,两国高层领导人之间频繁的互访及稳定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对于加深两国间相互了解和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两国在各个领域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俄土两国的合作充满生机和富有潜力,两国发展关系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良好的现实条件.在新形势下,俄土友好交往将会日益深入,双方合作关系也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 :金秋时节 ,我们相会在美丽的俄罗斯城市———新西伯利亚 ,共同探讨“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这个富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在此 ,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向第二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新西伯利亚国际会议的开幕表示祝贺 ,向参加此次国际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诚挚的敬意。中俄两国相邻地区的官员、学者和企业家定期举行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 ,这本身就表明 ,中俄两国政治关系和经济贸易合作在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入。中俄两国经济合作与发展是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  相似文献   

16.
普京执政以来的俄日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京执政以来,保持了俄日双边关系的继承性。4年来,俄日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期间,有一年半的时间关系变冷,跌入了两国关系史中的又一个低谷。从2002年下半年起,两国关系又重新步入向前发展的轨道。由于俄日两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限制了经济上的互补,加之俄罗斯缺乏必要的投资环境,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缓慢。今后两国关系能否顺利发展,主要取决于在领土问题上能否达成妥协以及经济合作潜力是否得到挖掘以及国内政治、国际因素对两国关系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澳双边关系升温,两国将其定义为"特殊的战略伙伴关系",首脑会晤机制化;两国安全合作从非传统安全领域向传统安全领域拓展;双方经贸合作升级,签订了《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日澳加强合作,既出于提振经济的需要,也有战略上相互帮衬的考虑。未来两国双边合作还将继续深入,尤其在加强对区域规则和秩序塑造的能力建设方面。由于日澳两国国家利益不尽相同,政治互信存在落差,加之国内政治生态各异,双边关系深化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突出,两国发展为攻守同盟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埃及于1956年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均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典范。两国在国际政治领域一贯相互支持,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1996年,中埃建交40周年之际,江泽民主席对埃及进行了重要国事访问。1999年4月穆巴拉克总统第七次访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埃关于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联合公报》,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合作关系达成共识。中埃良好的政治关系有力地推动了经贸关系的发展。40多年来,两国先后签署多项经贸合作协定,经贸合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势头,21世纪中埃经贸关系可望获得新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日趋呈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态势。不同的民族文化,对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或制约,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也会给两国间的经贸、政治往来等带来影响。中俄两国贸易往来历史悠久。进入2012年,两国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迈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车道。研究中俄文化差异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可以规避在两国经贸合作中因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促进两国在人文等更多领域的合作,进而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缘环境、大国关系和经济需求是新世纪前影响印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新世纪印日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海洋安全和大国关系四个方面。除了经济发展模式的互补性外,新世纪两国之间有了新的经济价值和吸引力。共同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和共同的西方民主价值观是两国靠近的政治动因,但其影响力在印日之间存在根本差别。在海上能源安全和航道方面两国需要相互借重,但有三点需要中国特别注意。美国是印日关系的密切的推动者,但其对印日的影响力是不同的。中国在客观上是印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从内外两个层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