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关于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雪原 《前进》2010,(7):41-43
<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使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流砥柱和社会高知敏感人群的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持有正确合理的信仰,依然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据此,教育部在2009年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项任务项目中专设了"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西方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是影响当代青年思想信仰的主要社会思潮.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当代青年的信仰问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加强当代青年的信仰教育是抵御社会思潮对当代青年发展消极影响的根本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进行思想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当代青年的信仰教育要贴近社会实际与生活现实,必须注重信仰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激发当代青年的信仰需要,提高青年大学生进行信仰选择的能力,从而抵御社会思潮对青年发展的消极影响,确保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刘瑞  印剑 《人民论坛》2020,(14):120-1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思想精髓和极高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丰富了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养成教育的文化资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的关键阶段,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其价值观养成的具体实践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浸润,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树立和坚持明确的人生导向,塑造理想人格和正确的价值信仰,促进青年一代的全面成长成才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信仰决定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人的精神面貌。在网络信息时代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呈现出信仰冷漠化风险,突出表现为政治信仰缺失、道德信仰冷漠、法治信仰淡薄等。大学生信仰冷漠既与个体认知、情感与意志等内部因素有关,也与国家、社会、高校等外部因素息息相关。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冷漠风险,既要强化理论武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又要紧扣时代发展,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还要尊重青年主体,激发大学生坚定信仰的内生动力。研究探讨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信仰冷漠化问题,既是当下重要的现实问题,也关乎国家未来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5.
当代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流信仰的强弱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影响着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确立,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的精英群体,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总体上来说,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主流是好的,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少数青年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方面出现了困惑、迷失等现象,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恩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艳妮  贺争平 《传承》2011,(2):32-33,47
目前,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困惑,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危机。通过剖析大学生的道德信仰问题,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7.
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学生是一个富有特殊意义的群体,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看法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我国关于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研究需要在三方面加以完善:关于青年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特点的分析、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个体终极关怀的作用。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只有及时反思我们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应对之策,才能使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生活世界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土壤.在生活世界中,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面临诸多困境,如何才能重建大学生的信仰,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命运的大问题.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应针对人生信仰、道德信仰、政治信仰等不同层次,进行灵活教育.将大学生信仰教育融入生活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9.
罗宗火  张思思 《传承》2011,(31):36-37,39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现状、成因、对策研究等方面。21世纪初期我国青年大学生思想理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政治信仰淡化、理想信念模糊、道德信仰迷失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两大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明 《传承》2011,(17):40-41
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对此,应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加强和完善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伟  ;奥亚锋 《传承》2014,(5):88-89
当前青年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仰缺失、信仰迷失和信仰错失。加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主要有: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确立统领性的主体信仰,改革教育,强化对青年学生信仰的培养,消除其生存恐惧。  相似文献   

12.
信仰教育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部分,通过对信仰教育研究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可帮助梳理研究的前沿热点。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CNKI数据库期刊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在共词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战略坐标分析2000—2016年间期刊论文的研究特点和趋势。分析结果发现:民族精神、大学生信仰教育、党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证调查等最受关注,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法治信仰、学生社团、青年思想引领等新颖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的积极作用,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是有效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关乎青年发展的长远战略问题。网络环境下培养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将网络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他们,增进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爱国热情,将极大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建设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泛娱乐化庸俗化的文化生态成为当前网络社会的"文化景观"。网络社会与风险社会的叠加,容易使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陷入信仰风险的困境,青年信仰风险问题突显。本文试图从泛娱乐化庸俗化的视角,探讨网络社会青年信仰风险的文化表征,剖析青年信仰风险的现实成因,进而提出破解网络社会青年信仰风险的文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庄飞 《今日中国论坛》2012,(12):148-149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可以创造一个党、创造一个时代。但信仰的坚守又是很难的,一辈子能坚守一个信念,是最让人崇尚的。实现共产主义,让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是所有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90后的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是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信仰是否坚定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与败。本文试图通过对90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看完影片《信仰》的心里分析,来论述坚守信仰的重要意义,希望能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进步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风险社会与网络社会双重语境的叠加使青年群体信仰现状问题及其所蕴藏的风险不断显现,且升级、扩散得愈加剧烈。鉴于此,本文依托马克思主义风险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风险思想及风险社会理论,提出并阐释青年群体"信仰风险"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鉴于研究领域与实践领域尚未形成一套青年群体"信仰风险"的有效评估工具,本文基于文献分析法、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建构了青年群体信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进一步通过层次分析法,借助软件Yaahp12.0确定了青年群体信仰风险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笔者认为,本文为青年群体信仰风险的分析与评估做出了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程荣晖 《人民论坛》2013,(2):170-171
当代青年的信仰困境主要表现为理想与社会的错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博弈、主流信仰与多元信仰的竞争、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疏离等方面。信仰传承要契合青年人的情感或利益需求,结合物质条件的发展程度、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以及大学生的思维特征等进行阐释和引导,并且要避免过度政治化、功利化、世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8.
《观察与思考》2012,(7):1-2
<正>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活跃的成份,其信仰状况及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而在市场经济与价值多元等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失等众多问题。浙江海洋学院社会科学部敏锐地捕捉到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广泛调研基础之上,富有前瞻性地提出了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着力推进高校反邪教实践活动,取得了不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新媒介既是青年群体进行社会交往的参照点,又是其抒发情感、宣泄情绪、表达观点的主要工具。然而,在这种过度的新媒介沉浸中,青年群体的信仰"思域"开始出现了"风险性"问题。信仰对象"媒介化"、信仰实践"消费化"以及信仰情感"冷漠化"等"信仰风险"的主要表征形式,与国家对青年的期待构成了"意义的对裂",不仅降低了青年群体健康成长的正能量"指数",而且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也将产生消极作用。"信仰风险"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新媒介的推波助澜、西方社会思潮的浸透熏染以及社会压力的胁迫等。化解青年群体的"信仰风险"这一危机,需要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石的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全社会的媒介素养教育等方法路径进行策略性重构,以此破解青年"信仰风险"的难题,塑造有朝气、有活力、有担当的良好青年形象。  相似文献   

20.
杨德祥 《人民论坛》2013,(2):166-167
信仰是信仰主体对世界及人生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个体或群体奋斗、团结的精神基础和动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信仰问题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在当前多元化时代,准确掌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科学分析总结不同年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变化规律,是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