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求稳"心态不是当前唯一的社会心态,与它同时并存的还有"求变"心态。打破"求稳"心态,领导心态转变是关键。在当前的时局下,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深层改革,赋予人民更多的权力,"求变"心态才能汇入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主流社会思潮,成为体制内的建设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求稳心态不是当前唯一的社会心态,与它同时并存的还有求变心态。打破求稳心态,领导心态转变是关键。在当前的时局下,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深层改革,赋予人民更多的权力,求变心态才能汇入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主流社会思潮,成为体制内的建设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求稳心态不是当前唯一的社会心态,与它同时并存的还有求变心态。打破求稳心态,领导心态转变是关键。在当前的时局下,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深层改革,赋予人民更多的权力,求变心态才能汇入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主流社会思潮,成为体制内的建设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当代台湾青年的社会政治心态反映了台湾青年对处于裂变中的台湾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基本评价,其基本特点表现为政治效能感低,“政府权威”认同淡薄,求新、求变愿望强烈,身份认同模糊,两岸关系上“求稳怕变”等。台湾青年的社会政治心态是与政治转型期台湾特殊的社会政治和背景相联系的,政治腐败、社会混乱、当局对大陆的诋毁等都是其中原因。台湾青年对和平的期盼和对台湾社会政治昌明的渴求,及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为我们争取实现和平统一提供了思想基础。为此,我们必须加大对台政策宣传,努力促进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了解和信任。  相似文献   

5.
《协商论坛》2011,(1):58-58
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工作日前结束,最终报名人数达到1415138人,最热的职位创下了4961:1的纪录。有外国媒体指出,中国社会已出现过度求稳的心态,这将成为中国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在官员问责日益常态化的今天,一些领导干部生怕惹祸上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求稳心态反映在朋友圈中就是有话不能说,有想法没办法表达,甚至于干脆不表达。这种"官样朋友圈"反映了当下官员对于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的抵触和逃避心理,理应摒弃。  相似文献   

7.
浅谈国民幸福感与国民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甜 《传承》2011,(24):52-53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而"幸福感"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国民心态对国民幸福感必将产生很直接的影响。通过重点分析国民心态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低级、庸俗的感性文化倾向,普遍焦虑的心态等,得知人们精神生活的错乱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幸福感,为此,最后一部分具体阐述了如何构建"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以提升国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社会心态是社会舆情的心理基础,以动态而弥散的方式影响着舆情走向,左右着舆情的色彩基调,而舆情则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心态的一种折射。通过对杭州市中产阶层社会心态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当前城市中产阶层存在的一些心态问题。而为了优化城市中产阶层社会心态,首先必须优化"社会生态",其次则要优化舆论环境,强化对城市中产阶层社会心态的引导与疏导。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未必是直接的映射,可能会存在"折射",即人们如何认知和想象社会现实比现实本身更直接地决定了社会心态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时间感知上,正从以"速度"为中心转换为"速度"与"品质"兼顾;在空间表征上,正从"分化"向"和合"转化;在人际关联思维上,经历"群体取向"到"个体取向"的转变后,开始建设"群己兼顾"的新模式。正是社会想象方式的不断嬗变,带来了纷繁芜杂的社会心态表现。当前,通过改革调整社会现实之外,可将社会想象方式的调谐作为统领和抓手,来培育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7,(2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社会心态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极为重要,就当前而言,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凝聚社会共识,需要从结构、机制、具体方式三个方面多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结构正义"。培育良性的社会心态,必须发挥"改革"这一社会发展进步的源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胡建国 《乡音》2012,(5):37-38
当前社会怨恨心态呈现出的新的变化,社会仇富、仇官心态在公众中蔓延开来。对此,舆论与学者普遍认为,这种社会怨恨心态,主要是对非法致富与为富不仁、贪污腐败和滥用职权的不满与仇视。但是笔者发现,当前社会怨恨心态呈现出的新的变化,出现了诸如社会仇视心态指向由个体转变为群体,社会仇视心态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突出表征是:怨恨式社会心态、拒绝式社会心态、暮气式社会心态、盲目式社会心态。自媒体传播的不良思潮产生的误导、自媒体暴露的制度缺陷带来的冲击、自媒体强化的认知偏差形成的影响、自媒体建构的负性情绪导致的泛化是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此,重点要在"指引"、"关怀"、"疏导"、"管理"上下功夫,采取有效措施调控和治理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3.
叶国平 《前沿》2007,(7):188-191
社会的和谐归根到底要体现为社会成员心态的和谐,和谐的社会心态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在要求。本文对和谐社会心态的一般内容进行了归纳,对当前的社会心态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心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作为社会力量的生力军,其社会心态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心态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从学校教育上加强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培育,从家庭和社会环境建设上对大学生社会心态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心态危机和失衡问题凸显,尤其是负面社会心态的蔓延,如焦虑怨恨、逆反冷漠,仇官仇富等。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此,应深入考察负面社会心态产生的原因,充分认识负面社会心态的影响,进而科学理性地应对,积极培育良好健康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6.
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引发了公众对于中国人"忙"的讨论与思考。"忙"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竞次"策略的选择、晋升锦标赛的治理体制和不甘落后的社会心态。当前,如何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更深刻的制度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大城市不同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主要呈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理性爱国,对西方价值观认同度不断降低;二是对国内社会的公平感呈上升趋势,对反映社会公平指标等具体问题的主观评价呈现差异;三是对国家未来宏观形势表示乐观,对个人就业形势较为担忧;四是面临住房困难、消费不足及心理困扰等问题;五是对"双减"政策出台反映较积极,对"三孩"政策反映平淡;六是对新闻宣传媒体"不依赖"比例明显上升。不同青年群体社会心态演化的"底层逻辑"可总结为:"00一代"更加自信;青年群体思想与社会心态存在鲜明的内部个体差异;青年群体身上具有明显的"混和价值观"特征;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年代群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8.
调适社会心态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帅 《前沿》2006,(9):184-18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社会心态的调适是其中很重要的环节.建设和谐的社会心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利于促进改革与发展的大业,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心态的现状和特点,通过引导公众自我调适、校正价值取向、加强理论宣传教育、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等措施对社会心态进行有效调适并使之达到和谐的状态,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态对于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产生着深刻影响。社会心态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当前青年中主要的不良表现为浮躁心态、颓废心态、悲观心态、怨恨心态和极端心态等。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青年的自身特点、青年所处的社会环境、青年边际人的社会文化定位和网络技术的助推,都影响着青年不良心态的形成。从促进青年发展的角度看,要努力使青年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20.
8问为何强调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精彩语录: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热点回应: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心态,如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压抑焦虑、空虚迷惘的心态;麻木冷漠、失信失安的心态;怨恨不满、失衡偏激的心态,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