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不久前的一个座谈会上一位老干部在谈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时说:“共产党也讲关系,不过讲的是与群众的关系。”他建议每个干部都研究点“群众关系学”。 “群众关系学”的说法未必能找到出处,但笔者还是颇赞同这个建议。 时下,有些地方干群关系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干部不重视或不善于处  相似文献   

2.
袁浩 《前进》2010,(11):56-56
干部“下访”,有利于促进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干群关系融洽。因此,“下访”干部就必须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帮助民众解决应该和可能解决的问题及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协调行动,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在基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着力协调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在基层,干群关系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稳定和谐的重要标尺。大凡稳定的地方,首先是干群关系好,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高,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反之,干部行事不公、办事不力,极易引发群众不满,造成群访、集访而导致社会不稳。在干群关系这对矛盾中,干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协调干群关系的关键在于干部,我们的基层干部要自觉、主动地检…  相似文献   

4.
黄明 《今日浙江》2012,(14):62-62
6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今天怎样和群众“拉家常”》一文,提到,湖南省吉首市领导干部把与群众“拉家常”作为干群之间交流感情、互通信息的一座心灵桥、一艘摆渡船,通过和群众“拉家常”,干部和群众的距离近了,干群关系更融洽了。  相似文献   

5.
赖建辉 《当代广西》2005,(24):61-61
今年以来,鹿寨县委、县政府围绕群众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抓大事,抓群众最关心的事,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先后开展了“百名县局级干部下基层调研”、“千名干部下乡闹春耕”和“千名干部参与农村三项大会战”活动。各级干部带着任务下基层,与群众“三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相似文献   

6.
作好群众信访工作,化解矛盾,是基层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在一些地方,干部和群众关系比较紧张,群众有问题不是找基层干部,把问题在基层解决,而是层层上访,不但增加农民自身负担,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稳定,增加了不和谐因素。在一些地方,群众说干部“不像话”,干部说群众“不听话”,便形象地说明了干部群众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的状况。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建立起一个群众与干部顺畅交流的渠道,让老百姓能与乡镇干部拉拉家常,发发“牢骚”。海“不像话”与“不听话”@沈泉涌  相似文献   

7.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民。今年,石柱县南宾镇采纳代表建议,创新干部考评方式,首次引入群众测评机制。这一制度不仅提高了基层工作的透明度,融洽了干群关系,同时也激发了老百姓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的热情。  相似文献   

8.
日前,河南一位县委书记针对当地干群关系现状,向该县的干部提出了三问:“为什么干部的交通工具先进了,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为什么干部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却不会做群众工作了?为什么群众的生活富  相似文献   

9.
王颂交 《湖湘论坛》2000,13(4):38-38
当前农村部分地区干群关系较为紧张,干群矛盾比较突出。群众称少数干部为“蛮官”,干部称部分群众为“刁民”。但笔者认为,目前农村出现的干群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干群关系的紧张,原因主要在干部,责任也主要在干部。俗话说:“只有蛮官没有蛮百姓,只有刁官没有刁民。”农村干群关系不理想,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干部深入群……  相似文献   

10.
“怕”与“不怕”的辩证法侯琦共产党的干部应不应当怕人民群众?若提出这样的问题,肯定会有许多人持否定态度。他们会议,共产党是人民的党,它与人民血肉相连,不存在怕群众的问题。他们还会说,党群、干群关系有时会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这种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  相似文献   

11.
<正>新春第一天,一些领导干部纷纷下基层,问民情,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并现场办公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些群众感慨,随着党的群众路线的不断深入,党员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改变,这些经常在自己“身边”的干部,让大家心里有了底,感到很亲切、很贴心。什么是好干部,好干部应该怎么做?以上这些干部用实际行动作了表率——做群众“身边”的人。作为人民公仆,党员干  相似文献   

12.
母雪龙 《半月谈》2020,(8):55-55
现在一些地方,路修宽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讯便捷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干部不愿“沉”、不敢“沉”。一些干部觉得基层苦、嫌麻烦习惯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用电话、短信、微信群“遥控”指挥,不与群众见面。一些干部与新社会群体说不上话、与青年学生说不进话、与困难群众说不下话、被老同志顶回了话,不知如何做群众工作,总感觉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3.
时下,从城市到农村,到处都能见到“人民的事人民办”之类的标语;从大会到小会,随时都能听见“人民的事人民办”之类的口号。按说,“人民的事人民办”这句话是没有什么毛病的。但是,如果在实际工作中,不顾人民群众的意愿和承受能力,把“人民的事人民办”用得太多太滥,就很有可能走向反面,严重脱离群众,甚而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恶果。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在“人民的事人民办”的旗号下,向群众和企业乱收费、乱摊派。诸如“人民的城市人民建”,“人民的教育人民办”,“人民的道路人民修”,等等,等等。你不能说这些事不是人…  相似文献   

14.
眼下,正值区县领导班子换届。留心观察,有些干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正在发生一些微小变化:有的敷衍、松劲,遇到群众上访.安全事故等问题,能躲则躲.能避则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些干部认为自己“船到码头车到站”,工作失去了热情,得过且过。还有些干部认为自己届内“没有功劳有苦劳”,现在已把心思放到了向上活动上面……这些干部虽然是少数,但已经明显地患上了“届末综合征”,很容易感染其他同志,也会影响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邵怀德 《当代广西》2004,(11):28-29
干部考察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起着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干部考察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如何才能防止用人失察失误,笔者认为,矫治“五眼”,是每位组工干部不容忽视的问题。矫治“仰视眼”,深入基层挖掘信息一些同志习惯于眼睛向上,视角“仰视”,不善于也不愿意深人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考察中所谈对象几乎全是不同层次的干部, 群众面很窄。尤其是一些机构较大的系统,越往下谈话面越狭窄,到了最熟悉了解情况的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却只谈内设机构和主要领导成员,将中层  相似文献   

16.
如东县“学教”活动试点乡镇大豫镇,从2001年9月28日起,在全镇19个村、8个站所、21个企事业单位的224名干部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试点中,大豫镇紧紧围绕“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这一目标,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提高了干部素质,密切了干群关系,带动了群众致富,达到了“学教”活动的预期效果。固本强身,提高素质。提高干部素质、固本强身是“学教”活动的关键,只有抓好这个关键,才能让群众  相似文献   

17.
“政绩”是考核干部的主要依据,没有政绩的干部不能算是好干部。然而,如今这“政绩”二字在一些地方也变了味,某些领导干部把“政绩”当成了一项“工程”来“经营”,这就不能不让人疑惑了。报载,河北某县出现了一桩怪事:蒙蒙细雨中,县委、政府门前的大街上,行人大都挤在机动车道上赶路。细一看,原来人行道竟是用晶莹光滑的大理石铺起来的,沾水后滑得很。当地老百姓说,一到下雨或下雪天,这条好看不实用的人行道让许多人跌了跟头,可县里的领导干部却因这条“面子路”出了政绩。报道说,这条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政绩路”的马路,是…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党群关系疏离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干群关系的疏离及发展趋势近几年来,一些农村干群关系日趋疏离、恶化。群众对干部不满已有多种表现。很明显,农村干群关系已逐步由过去的鱼水关系向油水关系恶化。这种双向背离关系,我们把它称之这为“裂痕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已严重影响党的各项方针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来,可能是干部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也许是换届选举的驱使,“有棱有角”的干部少了,不少干部变得“只圆不方”了。 “只圆不方”的领导干部,个别来自副职。他们认为:“副职就是不负责,上有靠手下有推手,成绩有我份,纰漏我不问。”于是乎,“一把手”拍板他呼响应,下属有求他答应,群众“呼声”他反映。这些处事圆滑、惯于打圆场的领导干部,往往得票多,受赏识,官运亨通。还有些所谓“看破了红尘”的干部,以为“和为贵,躲为  相似文献   

20.
津南区委开展“敲百姓门”活动,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党的宗旨具体化。全区2790名干部参加活动,入户19000余户次,为群众解决各种问题2000多件。广大干部在通过“敲百姓门”的活动,与群众沟通了思想,交了朋友,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