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秋凤 《前沿》2005,(4):101-10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更是高素质人才竞争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不仅有力地证明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性和预见性,而且进一步揭示了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本文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置于世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来审视,揭示知识经济与知识分子的内在联系,认识知识分子对知识经济的决定作用,如何发挥知识分子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党外知识分子问题成为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关键问题。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而知识分子中党外知识分子又占了大多数。另一方面,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对象大多与党外知识分子有关。如各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数是党外知识分子,科技界、教育界、医药卫生界、文艺界、法律界的统战人士基本上都是党外知识分子,经济界中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大多是党外知识分子。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理论基础,根据科学技术、先进生产力和知识分子的关系,结合现代知识分子的新变化,探讨了知识分子在先进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优先重点发展教育事业(张国平)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反复强调其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当今世界的...  相似文献   

5.
张兰英 《前沿》2005,4(5):210-212
中国近代各种文化思潮的冲突与对立和知识分子对现代化的选择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文化建设与经济基础变革的关系, 建立起合理的文化运行机制,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学说的全新的论述。这个论述是对生产力诸要素进行分析对比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它向我们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以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状况下,生产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即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这是对科学技术的科学估价,更是对发现发明科学技术的人和科学技术主体的知识分子的高度肯定。对科学技术和人的因素在生产力中的作用,进一步的细化量化,这是一个重大突…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生产力理论主要体现在本质、科技和标准三个层面。把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之中,深刻、完整地揭示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证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合理性。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动力的新特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把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层面的论述有着内在的逻辑性,构成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8.
革命导师历来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对知识分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一系列光辉论述,并庄严地发出:“全党全社会都要真正尊重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①的伟大号召。在纪念建国45周年之际,认真回顾我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知识、知识分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南方巡视时曾强调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和最高意义的革命动力。掌握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是造就知识分子的摇篮,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其中有60%是非党知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谈到如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时,重申应该大力宣传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以唤起全民族的科技意识,加快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了阐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必须深入探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科学地阐明了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在社会发展中知识分子重要的社会作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知识分子,作为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载体和主要创造者、传播者,在经济建设、领导决策与提高人们的科技意识等  相似文献   

12.
张玲 《青年论坛》2004,(6):13-14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知识分子的基本观点 ,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中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作用 ,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是值得信任和依靠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全新认识和深刻把握集中体现在: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进步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改革科技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科学技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于人们解放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无疑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一、深人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抓住两个要点为了在实践中切实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需要从理论上深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论断。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明确它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和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黄希泽,李积康,符祥青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始终把知识分子放在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看待,把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作为党的整个知识分子工作的着眼点和归宿点。在《邓小平文选》第...  相似文献   

16.
从现在到21世纪初,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完成两个翻番和两个转变奋斗目标)的关键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对经济、社会生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将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科学技术实力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国力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而科技人才又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和创造者,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骨干力量。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高海南省经济、科技在国内、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培养、造就百千万…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6,(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的思想道德现代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怎样正确认识人的思想道德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挖掘并发挥人的思想道德潜能,使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一致,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生产者的脑力劳动支出成正比例关系。在低机械化程度的条件下,劳动者的体力支出与脑力支出之比是6:4;而在全自动化的条件下,劳动者的体力支出与脑力支出却是1:9。(摘自《新华文摘》1985年第四期《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知识分子问题》)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居于主要的决定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越来越被实践所验证。基于这种现实,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述脑力劳动力得以再生产  相似文献   

19.
浅析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几个关系孙大美邓小平同志知识分子思想是邓小平同志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根据对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综合思考而形成的,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  相似文献   

20.
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努力。提高知识分子的经济地位,是关键,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