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民国山西警政建设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特点和重点,并在管理体制、警察教育、乡村警政建设、警察的职能等方面有一定特色,这些都对现代警政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24日,南戴天岳副校长率领的台湾警察专科学校“2010年台湾警察专科学校大陆山西警政参访团”一行14人来我校进行访问交流。  相似文献   

3.
李士珍提出的统一警政机构、划清警察权责、宽筹警察经费、改进警察勤务,改革警察教育、培养“革命警察”,规范警察认识、提高警察待遇等一系列警政思想,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现代警察行政的推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警员警管区制,系南京国民政府警政当局仿照英美、日本的警察勤务模式,并参考当时国情而提倡、推行的勤务配置方式。尽管被国民党渗入较多的“特务”内涵,成为侦缉、镇压革命的工具,但作为一种警察人事与警察勤务制度的结合,它也借鉴、吸纳了近代西方比较先进的警政经验和警学成果,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近代中国警政的效率与水平,对今日中国警政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清末政府初步创建近代警政的基础上,北洋政府在"划一警制"思想的指导下,对全国警政进行调整,发展和健全了警察制度。纵观其十七年的警政建设,其发展和进步主要表现在建设的主动性、警察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警察教育体系化等方面,其局限性则主要表现在特殊时期强化了的镇压职能以及所形成的警察、军队与特务的紧密结合,既扭曲了制度本身,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警政为新政之基”,警政为宪政的运行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反映出宪政的真实水平。警政建设自身不具有随意的自主性,在宪政的进程中警察制度的每一项设计都是围绕着宪政的核心价值展开。宪政发展为警政发展提出要求。警政在宪政的框架内进行着本土化校正。  相似文献   

7.
比较警察研究即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国家的警察制度或者是警察现象进行横向或者是纵向的比较,分析各国警察存在的异同,探索警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警学研究方法。对于警察学的比较研究,可以加大对于警政理论的了解程度,扩展自己的警政视野。通过研究他国警察制度的经验,比较本国的警察制度,了解本国警察制度的优势和局限,汲取他国的经验教训,更好地为本国警政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与近代巡警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巡警制度的创立是中国警察近代化的开始。袁世凯实施的一系列警政措施包括 :警察规章的法律化 ;警政教育的设立 ;基层警察的创办 ;警种的多样化 ;经费来源的筹措等 ,在巡警制度建立过程中 ,开启了先河。  相似文献   

9.
警察教育是警政建设的重要环节.近代四川警察教育起于清末,先后经历了通省警务学堂、省城巡警教练所、四川高等巡警学堂,虽然在民初及防区制时代,军阀割据导致警政建设停滞,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防区制解体后,以四川警察训练所的成立为标志,四川警察教育得以恢复和发展.为近代四川培养了一批专业的警政人才.  相似文献   

10.
因为台湾地区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其社区警政实践较早,许多经验值得大陆地区借鉴:一是开展社区警政的主体包括政治人物、警察干部、基层警员和民众;二是社区警政需要“授权基层”和“自下而上”的警察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展社区警政的“灵魂人物”是警勤区警员;三是社区警政并没有固定的警察“业务,”它的工作方式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警察政治学是运用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警政现象,以探求警政关系发展规律为核心目标的一门介于警察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警察与国家、警察与意识形态、警察与政府、警察与政党、警察与公民、警察与民族和宗教以及国际警察政治研究等基本问题。开展警察政治学研究有助于拓展政治学和警察学的研究视阈,能够为我国公安机关贯彻"政治建警"的方针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目前开展警察政治学研究,可以采用"问题研究式"与"体系构建式"相结合的基本方式或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2.
戊戌维新运动中的警政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维新时期的警政思想主要有:维新人士十分推崇的警察制度;对警察的重要性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西方警察的职能作了详细的考察;主张西方警政源于中国说;大力提倡并实力推进在中国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相似文献   

13.
清朝末年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实行新政成为朝野共识。其中,建立近代警政走在最前列。建立近代警察制度,通晓警政的人才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警察教育的辅助。清末警察教育一度大规模展开,在培养警政人才,探讨警察理论,提高民众觉悟方面都有建树,为以后的民国警察教育奠定了基础。受制于落后的制度,保守的文化和混乱的局势,清末警察教育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4.
康有为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他的警政思想受日、英等国警察制度影响较大。他从宏观制度层面提出新军御外敌、巡捕靖内乱和军队入警时巡警、警官的任用需有较高综合素质等主张,推动了警政的现代化进程,对于以后的建警方略有借鉴意义,但因受到时代的局限,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康有为的警政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清朝最后十年间建立的警察与警察制度,是中国近代警政发展的开端,后历经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迅速发展,近代警察制度渐趋成熟与完备。这一阶段,是我国警察行政逐步地向职能独立化、组织系统化、行为法制化、服装统一化渐进的时期,它使中国警政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清末驻外使节的警政观对中国警察制度近代化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推动意义。郭嵩焘、刘锡鸿、张德彝、黄遵宪等人因缘际会,以独特的身份和视角观察并记录了各自对西方或日本警察制度的认识。他们的认识,偏重于介绍;有概貌,亦有细节;从不系统到系统;虽然影响力有限,但是既不片面也不极端,且具有一定前瞻性。从这些驻外使节的警政观出发,可以更为丰富地认识中国警察制度近代化的最初历程,洞悉法制转型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试论近代中国警政遭遇的经济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警察制度与工业文明相伴而生,近代中国警政因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无法取得长足进展。一方面,经费的缺乏导致警政效能的低下与腐败的滋生。由于依赖毫无计划的"就地抽捐",损害了警察应有的社会形象,加剧了警察与民众间的对抗,使得警察官署受制于绅董。警察经费的匮乏逼迫警政当局庇护社会丑恶并滥收滥罚,使得必要的职业训练无法保证,装备的齐全与科学更无由落实。基层长警恶劣的待遇则强化了警察职业低贱的社会认识。另一方面,经济上的贫困增加了民众遵守警察法令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清末,近代警政开始兴办。这其中直隶警政的成绩非常突出,对清廷办警政策和各省地方警政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央办警政策层面,无论是在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总体发展方向上,还是在建立巡警部,设立统辖全省警务机关等具体问题上,直隶警政都对清廷决策产生了极大影响,发挥了引导作用。地方警政层面,直隶警政为各省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办警模式,为各省所仿效,为各省培养了众多警务人才,有效推动了地方警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警察行政在国家体制中被 作为常设机构固定下来,成为国家行政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法规的大量颁布, 各专业警种的相继建立,均为其警政建设的完善作出了贡献,成为该时期警政建设的 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20.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警察教育随着警察制度的发展得到了重视及推进。为更好推动中国警政建设,同时也为了争夺全国最高警察控制权,李士珍结合当时特定的政治、社会条件,提出了统一全国警察教育系统、改进警察教育等观点。并在担任中央警官学校教育长后将之部分地付诸了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