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芳芳 《传承》2010,(9):40-41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是保障居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高居民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与居民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力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是保障居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高居民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与居民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力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沿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逻辑进路展开其理论、历史和实践轨迹,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基本遵循。文化自觉引领中华民族在现实世界中批判反思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现实,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这三个文化主体的新构建,推动了中华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接轨,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文化自信是以价值观自信为核心,包含对内自信和对外自信两个向度,并区分为独特性自信和普遍性自信两个层次,成为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主线。文化自强是立足于世界文化格局重塑的现实语境,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旨归。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统一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人类文化史上创造了新的中国文化叙事。  相似文献   

4.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人的高质量发展。工匠作为构建人类文明,乃至未来工匠社会的中坚力量,创造出了各种文化形态。各行工匠在劳动与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沉淀为深厚的工匠文化,产生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价值,它与高质量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背景,其含义与每个历史阶段的启示都有所不同,但都内蕴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社会快速转型的质量时代呼唤人的高质量发展,工匠文化是人的高质量发展之核心,专精特新、“知行能成”成为工匠文化对人的高质量发展之内在价值。可以说,工匠文化是一种以“知行能成”为基本原则并拥有专精特新品质精神的人类社会价值实践活动文化,是一种经典型的高质量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涵养和支撑。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全面开启,文化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这就更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基石,是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这其中含蕴着对民族文化传统自信、对现实发展道路自信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自信的三重关切。围绕新时期文化工作的开展,党的二十大纲领性地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统一战线》2013,(1):10-10
江苏省工商联、省民营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吴跃农撰文说,十八大报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和激励。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生力量。以十八大精神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第一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必须是民营跨国公司和品牌技术的走出去,必须文化精神的走出去,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去”,“走上去”,发挥我们影响世界的深刻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的提出有助于引导中国应势而谋提高国际地位,顺势而为建构中国话语权,乘势而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需要深刻的理性认知和深厚的情感体验,因此,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知和文化担当。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准革命与建设的契合点,继承创新革命文化;找准现实与未来的聚合点,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中山门街道群策巷社区秉承“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居民生活、提升社区品位”的宗旨,以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为重点,深入开展“市民大讲堂”活动,让居民充分享受公共文化福利,实现文化权利,有力提升了社区居民的人文素养,增强了社区软实力。截至目前,社区共举办各类讲座16场,近万名群众聆听受益。  相似文献   

9.
韩卫 《群众》2022,(9):13-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一座城市最鲜明的气质和品格。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委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实现新跃升的决策部署,张家港市将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打造更具示范引领意义的“文明典范第一城”,努力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自信内蕴的本体问题,意识形态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硬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都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深化意识形态建设来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导航定向、凝心聚力。着眼思想文化多元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增强文化自信内在的逻辑同构性和价值内契性,从而不断开辟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境界,筑牢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精神根基。  相似文献   

11.
翟坤周  毛磊 《长白学刊》2022,(2):137-1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文化空间经历了从“忽视”“发现”“重视”到“塑造”的政策变迁历程。基于城镇文化空间塑造,实现以城镇“文化共同体”构建城镇“生活共同体”,是新发展阶段城镇文化空间塑造的重要目标和实践进路。本质上,城镇化是特定城镇界面上关于“美好生活主体”的历史记忆重构和活动空间塑造的实践过程,城镇文化空间的想象、嵌入和塑造是城镇化的基本维度,是价值理性和技术理性的统一。目前,城镇文化空间所遭遇的“交换价值”生产优于“使用价值”生产的市场逻辑、“经济增长”先于“文化提升”的内在偏好以及“城市发展的内在张力就是空间资本化”的叠加危机,已经成为城镇文化空间塑造亟须破解的难题。通过建构城镇文化空间塑造的整体框架,重新审视城镇文化空间的属性、功能与维度,重塑城镇文化空间理念及其实践路径,必将为有效激活城镇文化资源和建设城镇“生活共同体”提供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文革"的极左氛围下,周恩来对民生积极探索,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生思想。他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将农业作为民生之本;他注重交通,将交通建设作为民生之脉;他注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将群众生命健康作为民生之魂;他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是那个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环境保护的首倡者。周恩来民生思想具有如下的特点:既强调"抓革命"又突出"促生产",从政治高度认识民生重要性;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具有内容上的丰富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汪洋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4):138-142
孔雀舞是中国和缅甸的傣族边民所共享的民族传统文化事象。起源于傣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傣族孔雀舞在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取得的重大发展和该文化事象与村民的日常生活更加紧密有关。傣族孔雀舞在中、缅两国境内的传承方式和发展现状存在的差异与两国不同的文化政策有重要的关系。孔雀舞在中国境内的发展为缅甸边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同时,缅甸境内更加传统的架子孔雀舞为中国架子孔雀舞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境交流所产生的耦合效应对于边境地区的和平跨居、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贵州是西部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精准脱贫是一大根本任务,目前精准脱贫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性的成效。预防脱贫人口返贫已成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一段时期的关键性任务。“扶智”“扶心”和“扶志”可以提升脱贫人口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增强脱贫人口致富的信心和主观能动性。因此,“三扶”能够有效地预防脱贫人口的返贫。通过总结中天金融帮扶团结村精准脱贫的实践经验,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扶智”路径、消除顾虑的“扶心”路径以及融合“三变”的“扶志”路径。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文化传播呈现多元化特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保持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自有文化,在城市治理体系中充分发挥文化治理的作用,将文化的思维贯穿于公共空间治理政策的方方面面,用文化促进城市发展转型中经济、生态、科学技术、人文历史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治理中形成“区域—城市—城区—社区”四个层面之间的整体与局部的协调,最终通过治理的顶层设计,对城市自身文化的挖掘、引导、运用和创新,促进城市完善自身核心定位,从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形象,优化城市居住环境,提升市民归属感和幸福感,是文化引领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李欢  陈峥 《长白学刊》2021,(2):148-156
优秀传统典章制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天人合一"理念,深深打上了"大一统"观念的烙印,始终贯穿着"礼乐教化"的精神追求。对中华优秀传统典章制度所蕴涵的智慧进行总结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为新时代治国理政安邦提供历史借鉴,为地方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理念参考,为当前涵育人格修养提供文化底蕴。优秀传统典章制度对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价值,既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强大社会与组织基础,培植了涵养文化自信的深厚制度沃土,也是构建新时代德治方略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7.
吸引在陆台湾青年毕业生在大陆就业创业,拓展台湾青年毕业生大陆就业创业的广度和深度,是新时代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和共享发展机遇的重要抓手。文章采取现场访谈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福建省10所高校学生的实证分析,重点从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的角度厘清在陆台湾青年毕业生就业创业所面临的政策重制订轻落实、就业创业成本高难度大、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从学习生活维度、区域偏好维度和愿景发展维度入手,优化政策供给内容与形式,突出各方“主体性作用”;构建精准服务平台与渠道,落实台生“同等化待遇”;注重就业创业能力建设与规划,提供全程“闭环式指导”。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起点,以人民立场为价值取向,以共产主义为目标归宿。新时代“人民至上”从这三个向度对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刻诠释,以不断与时俱进精神坚守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以不负人民印证初心使命,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利益为先贯彻落实治国方略,不断推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人民至上”使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思想起点更加深厚科学,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清晰,目标理想更加庄重赤诚。解析“人民至上”是明确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本质的一种阐释,也让我们对百年来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坚守与传承有了更加透彻的领悟,有助于未来道路上转化为强大动力,使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戴亮 《长白学刊》2022,(2):64-72
作为表述组织内部复杂性不断增强状态下,技术和效率并没有真正得到提升,只是徒耗社会资源的现象,“内卷化”现象已然从学术界扩展至舆论圈并呈现“泛内卷化”的态势,似乎社会上一切过度竞争现象都能用“内卷化”来阐述。揭示“内卷化”现象本质,纾解“内卷化”现象问题,对其进行科学把握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下的“内卷化”现象,缘起于价值规律中的供需不平衡,它以目标转换现象、劳动竞争现象、运转循环现象、状态锁定现象四种形式得以呈现,并大致经历了简单商品生产时期的价值形式、资本主义生产时期的价值形式以及共产主义生产时期的价值形式三个阶段,其本质是商品拜物教观念下的一个价值负荷,是劳动关系颠倒后引发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内卷化”现象的本质一旦被发现,并通过劳动解放思想纾解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人们面对行业、阶层之间竞争的焦虑和无力感便会得到纾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聚焦于城市化背景下的"抱团养娃"实践,深入探讨在抚育职责被"家庭化"的当下,抚育实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跨越"家庭"的边界。以社区共育为基点,妈妈们的努力既从私人层面上为在陌生城市中资源不足的小家庭找到更多社会支持,又在公共层面上带动孩子们以温度和情感重塑社区认同、黏合社会转型带来的制度缝隙,体现出独特的现实意义与支持力量。"以共同育儿为业"背后,是女性试图在既有的结构约束下找到被私人化的抚育照料重担与公共生活之间的连接点,在本研究中体现为共育支持网络的形成、共育友好空间的营造、亲子活动内容的生产和共育文化的建构四个方面。这为思考如何将"社会"重新带回抚育实践中提供了想象,也拓宽了对女性主体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