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生态的恶化,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生态的保护和恢复问题,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园类型是城市生态保护和恢复的重要手段,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湿地公园立法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城市湿地公园立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湿地采春     
何俊 《人民司法》2023,(15):22-25
<正>在风景如画的洞庭水乡,湖南省安乡县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一枝独秀。书院洲原名鹳洲,曾是一片广袤的淤洲。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曾在此地读书5年。少有大志的他在此“倾群言之糟粕,啜六经之芬芳”,潜心研读,取其精华,为实现“康济之志”打下坚实基础。后来,他进士及第,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生活》2010,(9):56-56
据4月20日的新闻报道,云南省大理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拿出全市最好的洱海公园附近区域进行开发建设,将市民充满回忆的“情人湖”大部分水域填埋,建成了一片别墅群。此举,对湿地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城市中罕见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对其的保护更是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贵阳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进行简单的分析,以现下的经济法理论、环境法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已实施的法律法为支撑,从相关立法、执法、司法等几方面对贵阳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生态补偿制度在法律构建方面提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维护生态平衡,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期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域地带,包括低潮位不超过6m的滨岸海域。本办法所称的城市湿地公园,是指利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维护生态平衡,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期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域地带,包括低潮位不超过6m的滨岸海域。  相似文献   

7.
湿地保护主流化是指将湿地保护纳入国家核心的制度设计和决策的整体性考虑之中,是实现湿地保护法律制度生态化的社会基础。生态化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是湿地保护主流化实践的成果和体现。我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应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生态化的制度创新,将主流化、综合管理和湿地规划作为湿地保护法律制度的支柱。  相似文献   

8.
也许没有人会把公园和监狱联系起来。然而的确是盘锦监狱孕育了这个令人迷醉的湿地。“把改造罪犯与改造环境有机地联系到一起,这在世界上当为首创。”这是“环保之父”曲格平在参观完盘锦监狱后发出的感叹。  相似文献   

9.
《司法业务文选》2013,(26):43-47
1.2013年3月28日国家林业局令第32号公布2.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履行国际湿地公约,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原生地等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湿地立法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世钦 《法学杂志》2004,25(1):74-75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1998年8月7日,湖口水文站最高水位时鄱阳湖洪水所覆盖的湖体面积为5989平方公里,湖区周边涉及12个县级行政区。由于鄱阳湖受修河水系和赣江水系涨落以及长江江水倒灌的影响,枯水期水落滩出,形成许多草洲、河滩与9个主体湖泊以及若干卫星湖。依据《湿地公约》确定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我国政府已将鄱阳湖湿地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中国七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一、鄱阳湖湿地立法有利于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鄱阳湖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给湖区及周边地区群众带来了经济利益,在…  相似文献   

11.
邓琳君 《法制与社会》2011,(16):159-160
针对贵州省湿地保护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制定湿地专门立法,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等若干构想,旨在不断完善贵州省湿地保护立法体系,使湿地得到更为有效的保护,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浅论我国湿地保护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对湿地的生态价值不够重视,导致湿地资源被大量破坏,通过立法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已刻不容缓.本文对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现状进行了阐述,对现有湿地保护法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湿地立法的完善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3.
美国湿地占用付费补偿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琛霞 《河北法学》2015,33(3):74-8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湿地生态不断退化,湿地占用补偿提上日程.《湿地保护管理规定》首次确立了工程占用补偿制度,但未涉及具体的占用补偿实现机制.美国湿地占用付费补偿制度是通过各种湿地生态价值评估方法,借助湿地预付信用这样的量化单位,使湿地开发者付费给即将开展的湿地保护项目,实现了湿地的动态保护,协调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冲突.生态付费制度缓解了美国湿地流失的速度,实现了湿地面积的动态平衡.美国的经验对我国中央和地方设计湿地占用补偿的具体实现机制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蕙  仇心和 《行政与法》2005,(11):75-77
湿地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其生态功能的脆弱性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更为突出。我国现行立法对于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显得严重滞后,本文通过分析湿地对人类具有的生态、经济价值,反思现行法律、法规对湿地资源保护之缺陷和不足,旨在为我国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专门法律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由于受到过度的开发和严重的污染,湿地面积大幅缩小,湿地物种遭到严重破坏。文章以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在分析地方湿地保护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湿地保护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地方湿地保护立法的理念和制度的构建提出了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亟需法律规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振东  杨庆仙 《河北法学》2005,23(8):145-147
当前,湿地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湿地保护的专门法律或法规,与我国是湿地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在介绍我国湿地现状,分析我国湿地保护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有关湿地立法的经验,论述了我国对湿地进行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现状、意义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行政与法》2009,(6):111-114
随着我国湿地的日益减少和湿地的重要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以什么态度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湿地将是而且一直会是当代及后代人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因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湿地保护法,对湿地保护有重大影响和实质性内容的规定较少,所以使我国在湿地开发、保护过程中仍然有不少法律上的空白.本文从论证对湿地统一立法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构建我国湿地保护法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湿地是生物资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栖息地之一,破坏湿地的行为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湿地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中国湿地生物资源的法律保护是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领域尚未深入研究的一个领域,因此为了保护湿地生物资源,本文作了一些基础分析,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湿地资源丰富,湿地类型多样。然而,由于湿地缺乏法律有效地保护,随着经济发展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致使我国湿地日益减少、湿地生态破坏严重。近年来,国内一些省区已经制定了关于湿地的地方法规,但是,有关湿地保护的中央立法仍没有出台。鉴于此,本文对于我国湿地保护专门立法的可行性进行法理分析,意图为我国出台专门的湿地保护立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由于过去忽略其生态功能,导致湿地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就需要加大对湿地的护力度,当然湿地保护不能忽视当地居民的利益,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有效管理模式——社区共管,既能保护湿地,又极照顾了当地居民的利益,实现了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