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土地交易一直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领域之一,能否有效预防腐败,不仅关系到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处在改革开放前沿、市场化程度较高,土地交易比较活跃的上海市,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深化土地交易方式的改革,努力探索建立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的土地交易市场,积极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首先,我代表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肖声先生,代表辽宁省检察机关,向出席这次盛会的各国、各地区反贪执法机构的同仁和国际友人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建立廉洁政府,有效减少和消除腐败,是各国、各地区共同的重要课题。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专门司法机构,在惩治和预防腐败犯罪活动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能。近年来,辽宁省检察机关致力于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充分发挥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职能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008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各类腐败犯罪案件6131件8403人。我们不断完善措施和对策:一是坚持专门工作同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依靠社会公众打击腐败犯罪,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举报制度,专门设立了举报中心,配置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网站,为公众举报揭发腐败行为提供畅通的渠道,增强了检察机关发现和侦破犯罪的能力。建立了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公布查办和预防腐败犯罪工作的情况以及公众关注的重大腐败案件的办案进展。  相似文献   

3.
马馼 《中国监察》2009,(18):4-6
在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两周年之际,认真分析当前预防腐败工作的形势,努力探索预防腐败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提出扎实推进预防腐败工作的措施,对于深入开展预防腐败工作,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能力和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闫群力 《中国监察》2008,(14):31-32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健全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坚持惩治与预防腐败相统一。预防腐败,加大预防腐败力度决不能放松惩治腐败,不能不查案子,更不能不严惩腐败分子。有效预防腐败本身就要求严厉惩治腐败,严厉惩治腐败本身又有利于有效预防腐败。不能简单地认为查办案件就是“治标”,不是治本,实际上查办案件也是治本。因此,笔者认为,惩防并举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高荣伟 《检察风云》2014,(23):60-61
在FBI的一系列调查案中,“钓鱼执法”是其打击腐败和欺诈的惯用招式。“钓鱼执法”,在美国也叫执法圈套(entrapment),意指在掌握一定证据的同时,为了抓获已知犯罪嫌疑人,采用“诱惑”的方式,以利引之,使其落网。据美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2014年3月26日消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最大的城市夏洛特市的市长帕特里克·坎农(Patrick Cannon)因涉嫌腐败被联邦调查局特工“钓鱼执法”。  相似文献   

6.
李秋芳 《中国监察》2009,(18):24-25
注重预防腐败,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要求,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切实加强预防腐败工作,特别是充分发挥国家预防机构的作用,有效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7.
针对监狱机关执法安全形势和存在问题,探讨监狱机关执法安全管理工作应对之策,构建监狱机关执法安全长效机制,达到有效控制执法安全事故,防范民警执法腐败发生,保障监狱机关民警职工和罪犯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促进监狱监管场所的持续安全与稳定,是监狱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监狱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是广大学者和执法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主要探讨了公安机关的腐败现状,公安机关反腐倡廉的举措以及展望。本文的构想力图对扎实推进公安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铭德 《中国监察》2013,(19):26-26
湖北省襄阳市预防腐败局认真贯彻落实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方针,不断创新预防工作思路,今年探索建立了“查防一体化”工作机制,让查办案件和预防腐败工作统筹联动,强化办案的治本功能。截至日前,共向36家发案单位发出预防腐败建议书,提出预防腐败建议151条,督促发案单位建章立制82个,实现惩防并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董君舒 《中国监察》2009,(18):14-15
如何更好地使中央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部署与上海的实践有机结合,增强预防腐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我们一直努力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中央纪委在上海开展预防腐败试点工作后,我们抓住这个契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先进经验,选择部分重点领域、行业和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努力探索一套“制度加科技”的预防腐败模式,并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深化,推进预防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腐败问题是个全球性的顽症,如何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探求腐败发生的根源无疑是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文章认为,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除了依靠制度建设以外,还必须从心理源头上控制腐败动机。文章结合案例总结了腐败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又从检察机关的角度,分析了廉政宣传工作的现状和完善对策,以求更好地预防和遏制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臧胜业 《中国监察》2009,(18):16-17
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河北是中央纪委确定的预防腐败工作试点省份之一。近年来,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力度,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3.
郭寓放 《中国监察》2009,(18):10-13
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成立。两年来,国家预防腐败局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加强对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和检查指导。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预防腐败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本行业的有效预防腐败的途径和做法,有力推进了预防腐败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强调打击腐败犯罪的同时,更强调对腐败犯罪实施综合预防战略。《公约》设立专章,对预防腐败措施作了系统的规定。目前,我国尚无预防腐败措施方面的中央级专门立法,但是,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市都进行了预防职务犯罪的地方立法。以《公约》为参照,借鉴国际经验,检视我国地方立法中职务犯罪预防措施,有利于促进我国预防腐败的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要“建立执法合作、司法协助、人员遣返、涉案资金返还等方面的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研究建立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是通过国际合作打击腐败犯罪的根本举措,也是构建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核心是制度建设,而建立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是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缺乏国际合作,腐败分子犯罪后即可潜逃国外或将巨…  相似文献   

16.
林群力 《法制与经济》2010,(14):56-56,58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仅要求我们积极执法办案,全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要求我们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检察机关发挥检察职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贯彻党中央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方针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司法》2010,(1):5-5
2009年的反腐工作,从立法层面上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的出台,标志着我们在过去反腐的探索基础上更加严密了刑事法网,加强了对贪污犯罪惩处的力度。同时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刑法只是惩罚腐败犯罪的最后一个手段,真正应当做到的是预防或者遏制这种犯罪。预防这类犯罪,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机制制度,制度上的预防腐败比刑事上的惩罚措施更重要。  相似文献   

18.
豫纪法 《中国监察》2009,(18):41-41
近年来,河南省在坚决惩治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的同时,深入研究解决腐败滋生的深层次原因和体制机制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工程建设领域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全省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执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性执法现象是作为执法主体的国家或政府面临情势变化,运用剩余执法权以保证实现其政治、经济及社会目标的结果。选择性执法尽管在转轨时期有其合理性,但弊端已经随着改革的深入而日益凸显,包括对人们预期的扰乱,执法代理人的渎职、腐败,对执法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阻碍等等。在我国市场经济日渐成熟之际,消除其自我强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邹积超在《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撰文认为,恢复性司法是当前法学界和司法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它以其全新的理念和良好的实验效果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然而,透过恢复性司法的美丽光环,我们应当看到恢复性司法在理念上、功能上,甚至构成要素上都相当不成熟。恢复性司法在构成要件和实践效果上存在五大疑问:1.恢复性司法是否双方自愿的选择;2.其中产生的腐败如何遏制;3.能否真正节约成本:4.能否有效预防犯罪:5.能否成为一种普遍的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