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毅 《东北亚论坛》2005,14(3):30-34
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制度产生以来,相邻或相向沿海国的海域划界特别是其彼此的专属经济区(或专属渔区)与大陆架应统一还是分别划界问题之重要性日益凸显。独具特色的澳巴海域划界条约采用的划界方法,对中日关于东海海域划界冲突立场之协调富有借鉴意义,在东海中日争议海域,可以通过就大陆架和上覆水域分别划定界线并设立适当联合开发区来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个陆海兼备国家,陆地与14个国家接壤,隔海与6个国家相望,陆地边界线2.2万公里,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边海问题构成中国国家安全和中邻关系的重大问题。近两年,中国与某些邻国围绕东海南海岛屿及附近海域的争端日趋敏感复杂,需要多角度审视思考与理性应对。  相似文献   

3.
中国边海形势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想重点谈三个问题:一是对当前中国边海形势总体特点的认识;二是如何认识当前边海问题带给中国的挑战;三是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周边外交与边海战略的几点思考。当前,中国边海形势的总体特点可概括为"陆冷海热、三海共振、多点爆发"。近年来,中越南海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中日钓鱼岛争端、中韩苏岩礁争议、中朝黄海渔业纠纷等先后浮上台面,南海、东海、黄海局势持续引发关注。  相似文献   

4.
越南通过《越南海洋法》规定其对岛屿、群岛和海域的权利服务于发展海洋经济的目的。越南在应用和解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进程中,用灵活方式完成部分海域划界,和尚存重叠管辖海域的国家或完成海域划界的国家对相关资源进行了联合开发,但其"极端"基线因明显的法理性缺失遭至诟病。越南反对中国关于九段线的主张和在九段线内行使权利的行为,双方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否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这个问题上存有争议。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南海主权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1995年以来南海发生的几次主要事件,由此说明,进入21世纪后,南海主权争议的突出问题将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南海疆域研究将出现新动向,即在继续从事历史主权研究的基础上,把着重点转向以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研究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域划界问题。  相似文献   

6.
海洋对主权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对专属经济区及海洋大陆架的划界原则没有明确的规定,中韩关于二者的划界原则又各不相同,韩国在大陆架划界问题上持双重标准,以实现一已之利为目的,因而在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韩国不顾中国的海洋权益,多次制造渔业纠纷,挑起黄海、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继而又侵占中国东海水域的苏岩礁。尽早解决中韩海洋权益之争,是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边海问题首先应该放在中国崛起的大环境下来看待。由于中国的迅速崛起,与中国有领土、领海争端的国家越来越担心在与中国的竞争中丧失时间优势。同时,区域内外的大国为应对中国的崛起而纷纷调整其亚洲战略,这为某些小国"趁火打劫"创造了条件。因而,解决边海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疼医脚,而必须与新时期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边海问题与中国海洋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边海问题的日益突出,特别是南海争端的激化,使关于中国海洋战略问题的讨论热闹起来并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这一讨论又牵出一个更大的问题:中国国家战略的重心是大陆还是海洋?其战略方向是向陆还是向海?这是一个自晚清李鸿章与左宗棠的"海防"和"塞防"之争以来就让国人纠结不已而又不得其解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地缘角度看,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端、太平洋西岸,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海陆复合型大国。此外,中国的陆上和海上邻国众多,因而边海问题天然地成为中国不得不认真面对并妥善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封建社会的农耕文明属性,中国的边海问题主要是围绕"边"即土地产生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部分陆上边界问题的解决以及国家利益的扩展,海洋问题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10.
日本借"冲之鸟"为由大肆宣布其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并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外大陆架申请。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第3款岩礁概念的立法初衷上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辖权是基于岛屿居民的利益需要而被赋予沿海国的,这一需要包括两个层级,一是居民生存的需要;二是居民发展的需要。从"冲之鸟"的情况看,它不具有维持礁上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而不能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今年5月13日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的划界期限的到来,南海争议各方纷纷宣示主权,南海争端再度升温。在南海问题的发展演变中,国际因素是一个重要因变量,而且其中美国的影响最大。从2008年5月下旬美军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在菲律宾距中国南沙群岛最近的主要岛屿巴拉望岛海域举行海上联合演习,  相似文献   

12.
萨哈林岛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开发初具规模。萨哈林岛将成为庞大的石油天然气开发中心。但大规模地开发海底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给海洋生态系造成危害极大。在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的每个阶段和一切活动中都存在污染问题。萨哈林岛大陆架东北部水域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远远高于可接受的含量。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在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上的症结在于:是按"自然延伸"标准采用"公平原则"划界,还是按"距离"标准采用"中间线"方法划界.从长远来看,以国际法为依据,本着务实态度,承认客观存在的分歧,综合考虑各种相关情况,和平解决东海划界争议,是中日两国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近两年来,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的大背景下,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借机挑起固有的领土领海争端,中国边海形势出现新的复杂局面。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12年8月3日在北京举行题为"中国边海与中国对外战略"的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相关机构和高等院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莅会。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的大背景下,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借机挑起固有的领土领海争端,中国边海形势出现新的复杂局面。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12年8月3日在北京举行题为“中国边海与中国对外战略”的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相关机构和高等院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莅会。会议围绕中国边海问题现状、中国边海问题对中国崛起的挑战以及中国如何应对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此次研讨会的主要观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广阔的海岸线和在南大西洋的优越地理位置赋予巴西重要的政治和战略地位,但历史上巴西对海洋法给予的关注有限。近年来巴西逐渐对大西洋海域的态度出现转变,其系列海洋行动表明该国重新对海洋法产生了兴趣。始于2004年的"蓝色亚马孙"项目旨在将大陆架起始点延伸至200海里,使巴西海洋面积达到400多万平方公里,但这一主张并未完全得到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认可。1996年通过的圣彼得—圣保罗群岛计划使巴西围绕该群岛增加了45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面积。2007年通过的特林达德岛科研计划旨在管理和推动特林达德岛、马丁瓦兹群岛及其附属海域的科研活动。2009年通过的南大西洋和赤道周边国际海域矿物资源勘探开发计划使得巴西的海洋活动超过了国家管辖范围,并于2015年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了勘察合同。巴西对大西洋日益增长的兴趣是显著和多样的,当下巴西应加强海洋法的建设,以满足巴西对海洋资源日益高涨的兴趣和在大西洋加强行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周中坚 《东南亚》2006,(1):57-64
中国航海史同中国历史一样久远。其中公元前2世纪汉使南航和公元15世纪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海外远航前后两个标志性事件。汉使南航是中国古代明确见诸史籍的第一次海外远航。其后历经一千多年的持续发展,在继承前人航海成果的基础上,郑和下西洋实现了航海活动的全面突破和空前跨越,登上了中国古代航海发展的顶峰,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走向海洋: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位于世界最大陆地———亚欧大陆和最大水域———太平洋的接合部,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和473万平方公里海域,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①,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竞争中立"从单纯的国内法概念迅速走向国际法领域。为遏制新兴经济体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美欧在双多边场合宣扬"竞争中立"概念,并将其纳入TPP谈判当中,以限制公有制企业的迅猛发展。"竞争中立"规则的发展使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去"面临更多障碍,中国参与区域贸易自由化和全球经济治理面临更多挑战。  相似文献   

19.
在波罗的海,俄罗斯与芬兰、波兰、瑞典、爱沙尼亚、立陶宛等5国是海岸相邻或相向的邻国,存在着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边界的划定问题。目前,当事国在依据国际法并结合海域实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谈判已解决了大多数海洋划界争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海洋划界争端的解决,在划界原则与方法、岛屿法律效力、难题应对及最终界线等方面都展现出共性与个性的处理智慧。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之争的实质是海洋资源,争夺的焦点是外大陆架.俄罗斯是大陆架面积最大的世界海洋大国之一,也是首个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外大陆架划界提案的国家.俄罗斯以战略为导向、以法律为依据、以科技为后质、以外交为手段的外大陆架政策,独具特色,给人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