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江勇 《今日浙江》2014,(16):31-31
正舟山市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支撑新区发展的大产业来培育,精心培育新区海洋旅游特色,推进海洋旅游转型升级,努力建设"群岛型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2013年全市接待游客3067万人次,总收入超过300亿元,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收入占全市GDP比重超过20%。建设群岛型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必须精心培育海洋旅游特色。聚焦主题,始终突出"佛""海"两大主题,以普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核  相似文献   

2.
海南的优势来自南海,海南的战略地位亦来自南海.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面开放、开发南海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在此背景下,海南应充分借助滨海优势,从战略、产业和理念三个角度,进一步弘扬海洋文化:明确海洋发展战略,把海南建成南海综合开发战略服务基地,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整体提升海洋经济,树立"开放、包容、顽强、绿色"八个字的海洋发展理念.于此同时,大力促进与海洋文化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以产业大开放推动区域开放.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实现旅游房地产的突破、实现国际购物中心建设的突破,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海南海洋旅游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国梁  臧劢 《新东方》2008,(8):34-36
21世纪将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海洋旅游业则是海洋产业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极其重要的市场和发展途径,海洋旅游已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各种形式的国际海洋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第十一届岛屿观光政策论坛即围绕“海洋旅游的开发及市场营销”为主题展开了探讨。海南省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海洋资源,随着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实施,如何有效开发保护海洋旅游资源,利用市场营销手段促进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刘俊刚  童建新  李伟 《政策》2003,(8):10-12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涵盖面广的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旅游产业。近年来,我省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扩大就业、发展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湖北旅游资源优势还未完全形成产业优势,品牌结构和行业管理体制还需要大力改善。因此,笔者认为,加快发展湖北旅游产业,必须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名牌。具体而言,要从"一江两山"的开发、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构建、湖北旅行社业的规范建设上着手,从而提升湖北旅游形象,促进湖北旅游经济健康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从世界海洋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海南旅游发展特点看,海南的旅游必须姓"海"。大力发展海洋旅游、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或是振兴海南旅游的最佳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高速发展,人口、经济和产业不断向沿海地区集中,海洋经济在沿海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阶段,在海洋强国和大国中,海洋经济的GDP占比多在7%~15%之间。而在海洋经济中,海洋旅游又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约  相似文献   

6.
《今日海南》2006,(6):F0002-F0002,I0001
“十一五”期间,昌江黎族自治县将紧紧依托矿产、海洋、土地、旅游四大资源优势,按照“两条腿(工业和农业)走路、四轮(旅游、海洋、畜牧、服务业)驱动”的发展思路,努力打诰资源工业、特色农业和休闲度假旅游三大品牌,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发展之路。——以增加经济总量为目标,做大GDP,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按2005年现价计算,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45亿元,年均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达1.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0亿元,年均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达25亿元,年均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1亿…  相似文献   

7.
国家旅游局确定今年为"2013中国海洋旅游年"。去年以来,象山县启动了"海洋旅游突破年"活动,借助海洋经济发展太平台,做深做靓"休闲象山·渔天天下"品牌,打造"海洋旅游目的地"。该县深入开发海洋海岛旅游,目前,檀头山岛已对外开放,渔山岛、花岙岛功能性项目抓紧建设,环港环岛游全面启  相似文献   

8.
《江西政报》2009,(13):1-1
近几年,江西已经成为我国新兴旅游热点地区之一,旅游经济一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长幅度。2008年,我省旅游接待人数为8102.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15.59%;旅游总收入559.3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0.64%,约占全省GDP的8.6%。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从我省旅游产业的规  相似文献   

9.
地中海是全球海岛旅游发展的典范。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浙江需积极学习借鉴地中海海岛旅游成功经验,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海岛旅游品牌,加快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曾伏虎 《小康》2013,(1):78
盘活区域经济,举休闲旅游之力推动城市升级,已经成为诸多地方政府谋求发展的"快捷方式",但这种"快捷方式"正逐步演变成一种"快餐方式",套路化的模式已经无法给本土休闲旅游资源带来有力支撑。正因此,休闲旅游城市需要打造城市品牌城市品牌需要优质休闲旅游项目的支撑;企业寻求合作、城市运营需要发展契机——休闲旅游经济已经进入产业融合时代。现在的城市旅游,很多都是由政府打造,可因为接待能力等条件限制,在十一期间,很多地方的旅游资源遭到质疑,游客的满意  相似文献   

11.
仲丽华 《今日浙江》2007,(10):51-51
1996年从部队转业到绍兴市文物局,仲丽华在文化旅游工作上一干就是10年。10年来,她为市区文化旅游的产品开发、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关键在于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优秀文化旅游品牌的创建,不仅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吸引力,更是增强经济活力、增加就业、增长国民收入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途径。品牌是打造出来的,打造旅游地的品牌就是在对当地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找到旅游者对其旅游文化资源最深层的本质需求,并据此对旅游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凤凰县依托丰厚的旅游资源,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旅游业呈“跳跃式”发展。2005年,旅游接待人数252万人次,旅游收入5.5亿元。2006年旅游接待人数350万人次,旅游收入11亿。仅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凤凰县接待旅客31.1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亿元。在全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保持凤凰旅游的产业优势,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要求我们对当前凤凰旅游产业进行深层次地思考,对凤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精心构思,这样才能使我县旅游业永续高速发展,跻身于世界旅游圣地的行列。  相似文献   

14.
秋日的客家祖地连城景色分外迷人,冠豸山、培田古村落、四堡古书坊……处处游客如织。连城县旅游事业局局长林志强开心地向人大代表们介绍:"今年1—8月,全县接待游客217.53万人次,比增29.2%;旅游总收入9.95亿元,比增49.6%"。这是连城县人大常委会全力助推"中国旅游强县"建设显成效的生动缩影。"加强旅游营销、提升旅游品牌推介能力,一直是我们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百坤如此说道。旅游资源是连城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连城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从履职一开始就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支撑产业加以推进。县  相似文献   

15.
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已经由景点竞争、项目竞争和线路竞争发展到区域体育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联合竞争阶段。因此,发展区域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合作各方多赢的必然选择。湖北体育旅游产业资源丰富,发展势头良好。政府应努力使圈内各地区放弃门户之见,打破行政区域分割,建立开放、统一、繁荣、有序的充满活力的旅游大市场。以资金、品牌为纽带,在圈内实行规模扩张,做大做强体育旅游企业,并以此支撑湖北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磐安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确立旅游"一号产业"地位,强保障,护环境,建项目,促融合,加快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打造"两山"转换通道,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1568.7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2.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91%、24.98%。  相似文献   

17.
刘勇 《当代广西》2010,(23):45-45
文化旅游产业是崇左市"四大建设"之一,对宁明而言最有可能发展形成主导产业。宁明县紧紧围绕花山岩画这一核心品牌,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浙江》2010,(6):F0002-F0002,I0001
2010年,诸暨市风景旅游管理局以贯彻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为契机,全面落实诸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拓宽思路,创新工作,做大做强诸暨旅游经济,进一步打响诸暨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0月8日至10日,由中共、民革、无党派和特邀一②等界别的省政协委员组成的"闽台跨海旅游经济圈"视察团赴莆田视察。在看到莆田市近年来旅游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呈现蒸蒸日上势头的同时,委员们也纷纷为如何进一步做好莆田以及全省旅游经济产业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周律 《今日浙江》2005,(16):16-17
近年来,舟山市全力打造“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中国舟山群岛”这一旅游品牌,紧紧围绕以普陀山为依托的佛教文化、以海洋海岛风光为依托的滨海休闲文化、以海鲜美食为依托的饮食文化三条海洋旅游主线,大力实施海洋旅游精品战略,通过积极推进“海天佛国普陀山、碧海金沙朱家尖、渔港海鲜沈家门,桃花传奇桃花岛、列岛风光嵊泗、蓬莱仙岛岱山、古城要塞定海,群岛之都新城、东极之光东极和东方大港港桥”等十大旅游区建设,全市旅游产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37.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2亿元,分别增长29.8%和43.2%。今年上半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9.4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实现旅游收入26.35亿元,同比增长1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