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5月,韩国大法院分别对以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和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为被告的两起《强掳劳工案》做出了判决,认为:原告等对被告的请求权并非因韩日两国间的《请求权协定》而消灭,进而原告们可对被告行使此类请求权。这些判决在广泛得到韩国各界认可的同时,也遭到了部分国际法学者的批评。本文将从国际法层面对这些判决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处理类似案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东北沦陷时期,日军通过巧言骗招关内劳工、强制征招关外劳工、把战俘降兵作为“特殊劳工”等各种罪恶途径疯狂强掠、奴役中国劳工。恶劣的生存条件,极端繁重的劳役,法西斯式的管理,奴隶般的折磨,造成数百万中国劳工的死亡,致伤、致残者不计其数,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掠夺和残害劳工是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大战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严重罪行,历史的创伤可以治愈,但历史绝不能泯灭。日本政府只有正视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才能真.正得到亚洲各国的原谅。  相似文献   

3.
自从日本的超级油轮“出松丸”擦过马六甲海峡的海底从而首次表明的确存在着安全问题以来,已经十年过去了。自从日本另一艘轮船“祥和丸”在新加坡港附近搁浅并倾倒出估计一万五千吨石油——这事件戏剧性地突出了这一地区的局势——以来,也已经三年了。这星期,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政府官员正在新加坡举行会议,就有关使全长五百五十海里的马六甲海峡(世界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成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日本雁行模式推动下,东亚地区内的贸易总量和投资规模不断增大,经济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由此带动了区域内国际移民劳工的流动。东亚国际移民劳工是指该地区内的劳工为了就业的需要从出生所在国或居住国迁往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从迁移时间看,既包括短期合同性移民劳工,又包括少数事实上的永久性国际移民劳工;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关东大地震虐杀华工案和"王希天事件"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政府曾极力掩盖虐杀中国劳工的真相,严格控制封锁相关的档案资料,致使这一事件的真相迟迟不能大白于天下。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国内具有正义感的专家学者,在反思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罪行的同时,开始了对关东大地震前后虐杀王希天及滞日华工个案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一些具有史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著述,为国内的王希天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助力。  相似文献   

6.
日军在武力侵占华北后,先后操控成立了华北伪政权、新民会和劳工协会。劳工协会一方面为日伪当局制定和实施劳工政策提供必要的资料,另一方面完全垄断了华北的劳动力市场:只有加入日伪劳工协会才能领取会员证,进而得到就职的推荐;没有新民劳工协会会员证不得就职。在日伪的控制和强迫下,大批华北劳工被送往日本占领区和日本国内,从事繁重、危险的重体力劳动,不少人因受虐待、伤病和过劳而死。应该铭记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这一严重罪行。  相似文献   

7.
姜伟  李凌 《南亚研究季刊》2012,(2):70-73,111,112
“BOCW劳工福利税”,是印度联邦以单行法形式规定的一种用于保障和促进建筑工人福利的具有社会保障基金性质的税赋。主管机构为依法设立的各级BOCW劳工福利委员会。法律规定的BOCW劳工福利税的缴费标准为雇主建设成本的1%。对在印度进行国际工程承包的中国承包商来说,BOCW劳工福利税的征收可能造成成本增加、发生有关纠纷的风险上升。为降低成本、避免纠纷,中国承包商必须了解与印度BOCW劳工福利税法律适用有关的具体问题,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14年6月发生在泰国境内的柬埔寨移民劳工外逃事件为切入点,对泰国、韩国的柬埔寨移民劳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两国柬埔寨移民劳工的异同,认为泰国的柬埔寨移民劳工问题比韩国的更为严重,同时指出无技术或低技术的"3D"工作问题在当前的柬埔寨移民劳工问题中比较突出。本文探讨了目前柬埔寨移民劳工法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善耆自义和团事件后与日本浪人头目川岛浪速结识并成为“莫逆之交”。川岛对善耆在政治生活上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清帝退位以后善耆的“政治生涯”几乎处处受到川岛的操纵。善耆之女金璧辉也被川岛收养,取日本名川岛芳子。川岛浪速何许人?他和善耆又是如何结成“莫逆之交”的呢?  相似文献   

10.
劳联一产联     
孙茹 《国际资料信息》2004,(12):35-39,34
劳联一产联(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 and Congress of Industrial Organizaitons,简称AFL-CIO)是美国最大的劳工运动组织,在美国政治和外交中代表了劳工的利益。但在美对华政策方面,劳联一产联与人权组织、环保组织一样,一贯是反华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1.
“绑架问题”虽然发生在20世纪70-80年代,但其提出和演变始终与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进程相伴随,并成为两国建交谈判的主要障碍之一。日朝间虽然就“绑架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但在事件的处理上双方却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日本热炒“绑架问题”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战略利益,“绑架问题”不仅是日本与朝鲜博弈的重要筹码,也是日本介入朝鲜半岛事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道路的选择上,走出了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日本式道路”。这种“日本式道路”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学教授小岛清提出的“小岛模型”,它使日本成为投资大国,这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可以得到证明。本文在分析了“日本式道路”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证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对我国有益的启示,即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应重视和发展科学技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的投资对象、发达国家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3.
正在日本国的中国劳工们举行了自己的升旗仪式尹文成老人回忆,他们几百人是被日军押解到天津塘沽港的。当时住在大沽劳工协会集中营。不几天,他们就被押解到拉煤的日本轮船上。船在海上行驶7天后,到达日本国下关港。他们分别在福岛的下伊那郡做苦工。在福岛,他们中国劳工队死亡21人。后来,又被押解到长野县修建水坝。又累死、饿死、打死、病死十几名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根据俄罗斯国家历史档案馆、俄罗斯外交史料馆的史料和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外交文书等公文书馆的史料及先行研究的分析,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招募中国人契约劳工的组织化、他们的回国问题、以及中国和俄罗斯政府的有关契约劳工的政策加以阐述。关于一战期间俄罗斯企业招募中国契约劳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经济政治化”角度看日本对东盟的经济援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二战后对东南亚国家实施的经济援助除了商业上的动机外 ,还带有很强的战略性。日本在战后对东盟国家的经济援助分 3个阶段 :第 1阶段是从战后初期到上世纪的 6 0年代末 ,日本对东盟经济援助处于初始阶段 ,这一时期经济援助的经济意义占很大比重 ,但也含有一定的政治含义 ,且比较隐蔽 ;第 2阶段是从上世纪70年代的“福田主义”的出笼到贯穿整个 80年代的“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这一阶段日本在外交上倾向独立 ,对东盟经济援助的政治化开始显现 ;第 3阶段是从冷战结束到现在 ,这个阶段日本对东盟经济援助的政治意图明显 ,直接服务于其政治大国战略。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使美国本土绝对安全的神话被打破,直接改变了美国对安全环境和现实威胁的判断,“反恐”迅速成为美国国际战略的主轴。“9·11”事件六年来,美国反恐战略历经了继承、重塑、调整、完善四个阶段,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反恐战略以及相关的反恐机制与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后,日本出台了三项法案,标志着其“专守防卫”的安全政策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它突破了自卫队向海外派兵的地域限制和使用武器的限制,扩大了政府海外派兵的权力。日本的新安全政策实现了日美同盟的质变,从根本上强化了日美同盟。但从长远看,日本的新安全政策不利于日美同盟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8.
追求人与人关系的和谐、顺畅向来是儒家的信仰与目标。“和”是日本社会的最高价值, “以和为贵” 是日本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和”的精神包含自制、互利互惠、宽容、淡化是非等内容。受这种精神的感召, 日 本社会对私人间或私人与公权力间的纠纷尽量避免以诉讼解决, 而通过不破坏和谐的妥协方式化解。  相似文献   

19.
沙特员工本土化路漫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特雇用外籍劳工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是伴随石油开采产生的,可以说是其孪生兄弟。60年代,沙特外籍劳工不足10万人,占沙特国内劳动力不到10%,主要是石油企业中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入70年代特别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随着石油企业国有化和油价大幅度上扬,石油美元滚滚流入,由贫穷落后跃为世界富国行列的沙特,开始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1970—1975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如:1990—1995第五个五年计划投资总额为4981亿里亚尔合1328亿美元),展开大规模基础项目建设,对外籍劳工的需求随之迅猛增长,至90年代中期,在沙外籍人高达630余万,其中劳工480多万。  相似文献   

20.
公元1997年3月14日。日本国,东京。东京地方法院第103号法庭。73岁高龄的“平顶山惨案”幸存者和历史见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莫德胜老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愤怒控诉65年前侵华日军在抚顺犯下的屠杀我国3000多名同胞的滔天罪行。这是继‘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七三一细菌部队”受害人王一兵等之后,又一例“二战”期间惨遭日本侵略军野蛮杀戮的中国公民向日本国政府提出的民间索赔诉讼案件。惨绝人突的血腥大屠杀1932年9月15日(农历8月15日),在“9·18”事变一周年前夕,日本国政府宣布正式承认由其一手扶植起来的伪“满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