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常卫 《群众》2005,(10)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在此竞争之中,中国文化产业应以加强文化安全保护为切入面,抓紧制定全球化下的正确发展战略,以确定文化产业的战略性产业地位,综合利用政府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战略性产业政策手段,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比较优势,加快中国文化产业与文化企业的发展,以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促使中国文化产业快速成长、发展、壮大,尽快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走出去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由于国家高度重视、资金大力支持,立足本土文化,注重品牌传播和文化人才培养,韩国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国际文化贸易市场的生力新军,为韩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赢得了国际声誉.从战略高度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实现中华文化的国际表达和艺术化演绎,打造国际文化市场的“中国品牌”,加强吸引和大力培育对外文化交流人才,是韩国文化产业成功开拓国际市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文化产业来说,今后几年既是大企业盘活存量、重新洗牌的机遇期,也是建立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大力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战略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打破地区、部分分割和垄断等不利因素,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自由流动,造就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承担起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使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顾江 《人民论坛》2011,(12):36-37
对于中国文化产业来说,今后几年既是大企业盘活存量、重新洗牌的机遇期,也是建立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大力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战略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打破地区、部分分割和垄断等不利因素,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自由流动,造就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承担起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使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发展文化产业,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需要,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更是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举措。如何创立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这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文化产业离不开文化市场,只有大力发展和繁荣文化市场,才能力加速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说,繁荣文化市场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6.
晋宣文 《前进》2004,(11):24-26
二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于9月13日至15日在山西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北京诺亚文化产业集团等单位联合举办。论坛的主题是:“文化强省建设与资本市场拓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始创于2002年,是每两年举办一届的高规格文化产业盛会。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于2002年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成功举办,交流了海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理念,向金融投资界展现了前景无限的中国文化产业市场,开始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务实交流,并积累了举办论坛的积极经验。本届论坛在总结吸取上届论坛经验的…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和《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年)》两个文件的出台,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强省的建设作出了决策部署。国际文化资本也在WTO框架下加强了对中国市场投资的战略性试探。可以说,文化产业已经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将成为中国经济一个新亮点。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审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不仅有必要,而且也很有意义。一、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软环境1.重塑河南形象需要文化的包装。…  相似文献   

8.
盛明光  塞树林 《前沿》2009,(4):50-52
内蒙古文化产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是指我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资本、文化技术等走出国门,参与全球文化市场竞争,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经营的发展战略。我们要加快内蒙古的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内蒙古文化产业拓宽市场,创造发展环境,逐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通过向国际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实现内蒙古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内蒙古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得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钧 《理论月刊》2003,(12):127-128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外国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与国外特别是美国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幼稚产业和弱小产业的阶段。为此,我们要借鉴国外已经成熟的运作模式,完善市场游戏规则,营造适合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适合其生长的沃土和起飞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市场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市场乃至文化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壮大,主要靠文化产业中的产业主体自身。但“主体”不等于全部,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那么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和建设文化市场中究竟如何定位和做些什么工作呢?笔者对此形成的看法如下。转变发展观念,统筹安排发展规划。当前,发展文化产业最大的瓶颈是观念。文化产业是一个以文化为主的产业平台,而不是一个以产业为主的文化平台。部分地区一直是简单地将文化装到产业的平台上,就以为是搞文化产业了。而事实上,用产业手段来经营文化,才是正确的文化产业运作方式。政府应…  相似文献   

11.
塑造文化产业强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绵延不断,丰富多彩,有着说不尽的巧夺天工,道不完的文采菁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文化市场规模庞大、需求丰富。有关部门测算,按照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文化产品的消费水平继续提升,到2005年,中国文化产品的潜在消费能力将达到6000亿元。巨大的文化市场需求,昭示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光明未来。只有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科学剖析文化产业的基本规律,洞悉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我们才能把握和拥抱中国文化产业的美好明天。一、需求拉动:文化产业发展前景无限经济发展从生产方面表现为物质产品的丰富,从消费方…  相似文献   

12.
WTO与中国文化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 WTO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挑战 ,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利用文化资源优势、改变文化管理体制、用立法手段规范文化市场、扶植大型文化企业、大力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才能应对 WTO,应对全球化 ,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 ,才能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李浩然 《人民论坛》2020,(3):140-141
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美国是世界经济科技强国,也是文化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的文化产业大国,其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倡导投资主体多元,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鼓励文化产业企业兼并重组。美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经验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产业"走出去"是指本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资本以及相关技术、管理走向国际市场开展竞争与合作。文化产业"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球文化贸易额增长迅猛,其增长幅度远超全球贸易增长幅度。在此背景下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既有利于开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市场拓展了传统产业市场的内涵和外延,是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基础。创新文化产业市场观念、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构建完善的市场机制、强化品牌形成等构成了文化产业市场创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投资文化产业,凸显金矿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如城市建设与产业集聚的关系问题,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问题,建立多元的文化投资机制问题,开发新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问题,以文兴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问题,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参与全球文化市场竞争的问题等,都是历史上从未遇到的,也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的。中国文化产业的建设者、投资者和研究者,应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吸取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以创新的思维来探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有鉴于此,我们邀请了深圳、北京、香港、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17.
张宏斌 《今日浙江》2004,(23):30-31
文化产业作为发端于美国、繁盛于欧洲的朝阳产业,是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创造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目前,仅美国、日本两个国家就占有国际文化产业市场2/3的份额,文化产业已成为是美、日国内的第二大产业,美国文化产业出口总额占世界首位,近年来,越来越多来自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企业、文化产品进入我国,抢滩我国文化市场,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培育我省文化产业,推动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以视听出版、影视传媒、演艺娱乐…  相似文献   

18.
以商业模式的创新来促进文化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如城市建设与产业集聚的关系问题,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问题,建立多元的文化投资机制问题,开发新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问题,以文兴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问题,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参与全球文化市场竞争的问题等,都是历史上从未遇到的,也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的。中国文化产业的建设者、投资者和研究者,应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吸取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以创新的思维来探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有鉴于此,我们邀请了深圳、北京、香港、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文化产业对一国的综合国力强弱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始关注本国的文化发展问题。美国是当前世界的文化产业大国,为了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独特的文化管理体制、重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等,这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尹海燕 《青年论坛》2007,(6):120-123
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需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确立文化市场主体地位,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法律法规,变革文化产业政策;二是调整文化企业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化经营,依靠科学技术,树立文化品牌,注重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营销策略;三是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四是重视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