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群众的事情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再小也是大事。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的政府,要找的人首先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偏远、欠发达的民族山区县的党员干部,应常怀“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之心,对群众有深厚的爱,有真挚的感情,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2.
“一心为民动真情,五年政委民满意”这是湖北省谷城县人民送给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肖初良上校的一副对联。肖初良之所以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关键是他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利益第一。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看问题、办事情,一切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员干部应时常想着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党员干部要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标准;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3.
重要言论     
温家宝:民政干部要对群众有深厚的爱民政工作关乎千家万户,关乎亿万群众。各级民政干部都要做一个有心的人,用心了解社情民意;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服务。民政工作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党和国家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想到的第一个部门就是民政部门,要找的第一个干部就是民政干部。做好民政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对群众有深厚的爱,有真挚的感情,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改善民生。“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人民群众的事情涉及他…  相似文献   

4.
观点     
《先锋队》2013,(27):6
让党员干部重新找到共产党人的觉悟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前不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说到底,是要让我们的党员干部重新找到共产党人的觉悟,重新找回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感觉。其实群众需要的是党员干部身体力行,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要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首先要做的就是为群众办实事,把民生问题解决好。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还要理顺群众情绪。坦率地说,现在群众对部分党员干部的逆反情绪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将心比心,到人民  相似文献   

5.
郭乾 《理论与当代》2010,(10):27-27
<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而作为人民公朴的党员干部,不能当官老爷,拿着纳税人的薪酬混日子。平时要多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干人民群众之所干  相似文献   

6.
公仆意识,就是指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内在的意愿倾向,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愿望和要求,是党员干部为官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党员干部只有牢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切向人民负责,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如何强化公仆意识?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近几年,主与仆、公与私、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被一些人搞乱了,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教育和引导,有针对性地向党员干部灌输公仆意识,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7.
网评     
坚持走群众路线方能赢得民心我们的党和政府怎样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千条万条可以归结为一条,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把人民委托的事情办好,为人民谋实惠、谋福祉。要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观点。当然,相信群众并不等于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对群众的意见不加分析,做群众的尾巴。党员干部既要反对急躁冒进、强迫命令的作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领导干部 ,要落实好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这一基本要求 ,真正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表 ,在实际工作中 ,应该做好三件事情 :一是做好事 ,二是办实事 ,三是管坏事。所谓做好事 ,就是指要做对大多数人民有利益的事情。要多做群众拥护、民心所向、人民欢心鼓舞的事情。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 ,不仅是党的宗旨的要求 ,也是领导干部自身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每一…  相似文献   

9.
“讲真话”是建立社会诚信所必须,有诚信才有和谐。人无信不立。诚信,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品格,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必定是诚信社会,没有诚信就没有和谐。建立社会诚信。关键在党,有党的诚信才有社会的诚信,有党员干部的诚信才有群众的诚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少数党员干部中,还存在着“讲假话”、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不良风气,有的甚至严重弄虚作假,欺骗组织,欺骗群众,助长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造假风”,使社会诚信度受到严重损害。因此,要从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做起。在全党大兴“讲真话”之风,并以党内带动党外,以干部带动群众。形成诚实守信的强烈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党务须知     
孟繁华 《共产党人》2004,(11):21-21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然而在经济发达的同时,一些党员干部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却与日俱增。他们中。权欲熏心,投机钻营,跑官要官者有之;贪图享受,公款吃喝玩乐肆意挥霍国家财富者有之;巧取豪夺,以权力作资本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者有之。少数党员干部不能抵制诱惑,把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党员形象丢到了九霄云外。丢失了党性原则,失去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把群众利益视为无关痛痒的小事,把个人利益当作重要的大事。他们的所做所为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损害了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然而,在我们的周围也同样有着严格要求自己.鞠躬尽瘁,克己奉公,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共产党员。援藏干部孔繁森,把心血、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七一,我们党走过了93年的光辉历程。93年的风云岁月告诉我们,党的根在群众、本在群众,我们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就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联系服务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牢记自己职责,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情贴近群众、真心服务群众。联系服务群众,在思想上要尊重群众。党员干部要强化宗旨意识,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心存敬畏之心、恪守为民之责。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要时刻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只有真正让群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种种范例常被世人所称道。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了行动上,这也是我们当今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基和为政之要。  相似文献   

13.
瞬间的取舍     
洪水无情人有情。关于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的故事,关于军民"鱼水情"的故事,关于受灾群众相互帮助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有我们,不要怕!"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灾难中依然得到了见证,党员干部用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践行群众路线最起码的要求,就是群众有难处的时候能够冲上去!  相似文献   

14.
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邻水县扎实解决让群众“心凉、心冷、心寒、心酸、心怨”的事,在全县深入开展“办群众满意的实事、做群众满意的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现在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县委县政府和党员干部解决咱们的事情比我们自己还急呢,这真是顺了老百姓的心!”鼎屏镇居  相似文献   

15.
显绩与潜绩     
在现有的条件下,一般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考察评价一个干部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衡量一个干部的基本标准,就是要看他到底为人民群众做了些什么事情。老百姓看一个干部的好坏就是看他为自己做了什么。一个称职的好干部,他肯定是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做事的人。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吴天祥,是一个专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党员干部。他的处世哲学是“人生在世,奉献二字”。凡是对党和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有益的一切事,不管是“分内”还是“分外”,他都乐意积极去做,而且将它做好做彻底。我们党历来崇尚求真务实,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总是从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生活问题的衣食住行、油盐柴米等那样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深得民心。  相似文献   

17.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我们党员干部必须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群众最关注的具体事情抓起来改进作风,以优良的党风推动政风民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在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以及市委四届一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多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是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新形势下,对全市党员干部发出的动员令,也是对党员干部必须提升“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能力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我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要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积极参与,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为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改革的根本目的,同时作为检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我们制定每一项重大决策、每一个具体措施,都必须把为绝大多数人服务,让绝大多数人受益作为根本标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首先要考虑到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首先要看他们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农…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14,(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一公里"表面看是距离,实质反映的是隔阂,是对群众缺乏感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党员干部要在思想深处、党风党纪、政风政纪等方面认真查找问题,特别是认真对照正确权力观、利益观、是非观、政绩观,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补好精神之"钙",去掉行为之垢,把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传承好,把群众家门口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