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伊芙琳娜》是18世纪英国女作家范妮·伯尼的代表作。伯尼在小说中有意将 男主人公奥维尔勋爵边缘化。从小说的叙事和人物塑造这两个层面来看, 女小说家对奥维尔勋爵 的这种边缘化处理别有深意, 反映了伯尼巧妙利用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学创作传统曲折隐讳 地释放女性被压抑的欲望。  相似文献   

2.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威廉 福克纳著名的短篇小说。几十年来, 这篇小说 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并引发了各式各样的富有想像力的解读。拉康和他早期的“镜像理论”提供了 另一种欣赏和解读的角度。小说女主人公爱米丽对于自我意识的实现进行了不懈的、绝望的努力。 然而她越是挣扎着要去发现真正的自我, 实现真正的自我, 就越是陷入无助的泥潭, 陷入命运的陷 阱, 无法自拔, 因为人根本无法真正认识自我, 识别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3.
老舍小说中也有描写吃饭馆的场景,其中惟妙惟肖地体现了老北京人的饮食风俗。譬如,《老张的哲学》里写几个主人公吃涮羊肉,另外一些小说则是写吃鲁菜。唯有《四世同堂》一书,写两个反面角色冠晓荷拉瑞丰去吃四川饭馆,而瑞丰是地道的老北京人,怕吃辣。  相似文献   

4.
美国当代作家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是一本畅销书,产生了轰动效应,并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本文具体剖析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性格特征,和他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理历程,揭示战后美国一代青少年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我始终认为一首歌不仅仅是一首歌,它还是一本书,一本多主题的书,“歌中自有颜如玉,歌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什么道理?容我慢慢道来。一首歌是一部恋爱小说,爱是流行歌曲最常见的书写主题,初恋、暗恋、苦恋、热恋、自恋、禁恋、虐恋、物恋……任何一种爱情都被任何一首情歌所描述过。有一天,偶然听到电视剧里的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说:“我爱你,一首歌的时间。”看,一首歌的时间,足够完成一次爱情。一首歌是一本食谱。听过庾澄庆的《蛋炒饭》吗:“蛋炒饭最简单也最困难/饭要粒粒分开还要沾着蛋/蛋炒饭最简单也最困难/铁锅翻不够快保证砸了招牌……  相似文献   

6.
长篇小说《遥远的时代》是越南当代著名军旅作家黎榴的代表作。小说主要讲述主人公江明柴在抗美救国战争时期及全国统一后,在部队、家庭、爱情、婚姻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坎坷和不公平。小说通过描写江明柴,反映了越南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观念在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两个不同时代的变迁。小说所体现的不仅是江明柴这个农民出身的军人个人的爱情悲剧,而且是一个农村青年走进新生活的时代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     
《勐泐歌者》《勐泐歌者》是一部以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西双版纳州政协副主席、著名傣族作家征鹏为主人公的长篇纪实文学。全书以深厚的傣族文化为背景,以主人公曲折多彩的人生历程为主线,用翔实的事例、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主人公的成长足迹,艺术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动人形象。该书作者为西双版纳资深学者王涧教授。“情感故事征文大赛”隆重举办新浪网读书频道与北京林雪文化工作室于近期联合举办情感故事征文大赛,截至2006年3月30日止,参赛体裁要求为随笔或小说,以五百字至五千字为宜。征文要求写出心灵深处的情感故事,入选作…  相似文献   

8.
夏目漱石的自传小说《道草》是作者根据1903年从英国留学归来之后的生活体验而写成。小说主人公健三是困守书斋的知识分子形象。本文着眼于人物内在的精神层面,从欲望与伦理意识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无余裕”状态下人物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考察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在与“世俗”的现实世界交往中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否定。  相似文献   

9.
加缪的中篇小说《局外人》和阿尔志跋绥夫的长篇小说《萨宁》在面世之初都曾引起过关于小说主人公形象的激烈讨论。长期以来,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默尔索与萨宁一直是法国和俄国文学史上非常独特且极富争议性的文学人物。从人物性格的真实性、对待自然的态度和反抗性等角度看,默尔索和萨宁的形象有相似之处。从叙述方式角度看,两个主人公的形象亦存在不同,这也反映出作家创作思想的差异。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经典文学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并通过人物形象的联系和碰撞获得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她的小说主要描写英国中部的乡村生活,书中的人物及其命运浮沉成为转型期英国社会的一个缩影。186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房》,被公认为是一部自传体性质的小说,是艾略特的代表作;1872年发表的《米德尔马契》则被认为是她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两部小说采用了希腊悲剧式的结构,分别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悲剧性的人生境遇,生动再现并深刻批判了19世纪英国乡村的社会现实,两部作品堪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1.
苏联吉尔吉斯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以小说集《草原和群山的故事》蜚声全球。其作品清新、浪漫的风格受到很多人的喜爱。20世纪70年代他创作了一些以儿童为主人公的小说,包括《白轮船》、《早来的鹤》、《我是托克托松的儿子》、《花狗崖》等。这些作品同样充满了独特、深刻、丰富的哲学和美学气质,作家在这些作品中继续着他的道德探索。  相似文献   

12.
金薇 《新青年》2002,(9):38
前些天看了篇关于上网聊天的小说,男女主人公说了好多无聊且肉麻的话。但这些话在一对陌生男女间有声有色地传递便足以引起我的兴趣了。于是我那几乎成了摆设的电脑也接上根电话线,我也要赶时髦上网聊天了!大概心里阴暗处也渴望整点事儿吧!  相似文献   

13.
论许地山和川端康成创作中的佛禅宗教人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佛禅宗教是一种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对中日文学的影响深刻而广泛。许地山和川端康成小说创作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忍辱精进,顺应天命,循乎本心,富于牺牲精神,并意图以崇高的精神之爱超脱世俗苦难和有限人生的佛禅宗教人格,成为中日文学史上的特殊产物。这些主人公还体现着特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性格,内涵很丰富:既有民族文化的土壤,又有外来文化的渗透;既有时代文化的折光,又有理想文化的昭示。  相似文献   

14.
乔远 《海内与海外》2007,(11):62-63
李安导演的《色&#183;戒》于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夺得金狮大奖,主角王佳芝的原型引起了争议。电影系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不可否认,张氏小说取材于当年暗杀汉奸而英勇牺牲的女烈士郑苹如的事迹。张爱玲近年来大受吹捧,我个人认为她的小说就是沦陷时期腐蚀人民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15.
李安导演的《色·戒》于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夺得金狮大奖,主角王佳芝的原型引起了争议。电影系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不可否认,张氏小说取材于当年暗杀汉奸而英勇牺牲的女烈士郑苹如的事迹。张爱玲近年来大受吹捧,我个人  相似文献   

16.
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是最早进入中国读者视野的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之一。学术界对该作品的研究已逾百年:从20世纪初的初步探索和二三十年代的进一步研究,到世纪中期的停滞,再到八十年代的全面繁荣,最后到新世纪的趋于稳定。受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每个阶段的研究都带有较鲜明的民族性,同时又体现了对外国文艺理论,尤其是对俄罗斯文学批评主张的接受。通过梳理《父与子》在中国的接受史,可明确各时期影响小说接受的因素,对小说主人公形象的矛盾性进行再审视,并指出未来有待继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苏联作家尼古拉&#183;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翁保尔&#183;柯察金为焦点,探讨这部以革命英雄典型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大陆的政治运动中与社会文化里所发挥的作用。本文要处理的时段是从中共建国到文革结束。保尔&#183;柯察金在小说中展现出苏联内战时期与敌人斗争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对党的忠贞,是斯大林时期的英雄榜样。这样的精神也正是这一形象能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阿弗拉·奔以传奇与逼真相结合写成的《奥罗诺可———王子出身的奴隶》,直到今天仍然拥有读者。书中的主人公奥罗诺可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高贵的野蛮人”,很好地体现了阿弗拉·奔的现实主义———融合传奇和逼真。该书开头的异国情调给18世纪卢梭的原始主义开了先河。她对印地安人文明、非洲文明及西方文明的比较,以及她对贩奴行为的反感,均给后世作家,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作家提供了先例。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文为生的女性,她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值得后人纪念  相似文献   

19.
读过许多关于爱情的小说之后,我已经变得不大容易被爱情故事所感动了。《廊桥遗梦》这个故事本身也没太感动我。它使我联想到我们中国的《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张扬爱的浪漫和咏叹爱的执著方面,实在不是《廊桥遗梦》所能比美的。谈到“伟大”,无论故事本身想象魅力的伟大,还是男女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感天地泣鬼神的爱力(用沃勒的  相似文献   

20.
一部轰动加拿大的魁北克小说─—评《卡莱伯家的女孩们》马秀兰魁北克女作家阿尔莱特·库斯迪的长篇小说《卡莱伯家的女孩们》1985年问世后,轰动了加拿大魁北克省,成为那里的第一畅销书,小说的影响不仅波及加拿大荧语地区,而且超越了国界,在魁北克人祖辈的老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