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政府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进行了多次的政府体制改革 ,但是却陷入了一个“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究其原因 ,改革当中缺乏完善的法制保障为其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 ,要使政府体制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就必须运用法律规范政府的职能、调整改革的运行以及健全相应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机构同步改革势之必然,然而国家机构的原有运行机制和滞后的体制,如政企不分、党政不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等行政方面的问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以权谋私,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等权力运用方面的问题,导致每次国家机构改革都进入“精减——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而且无法钻出机构精减这个锁链。那么,本次机构改革,要摆脱怪圈,就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相似文献   

3.
邱惠 《法制与社会》2011,(24):141-142
建国以来,我国的政府机构相继经历了七次比较大的改革,但始终走不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在简单回顾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历程的基础上,以“帕金森定律”为视角论述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们进行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但始终未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法制化的强制性约束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1998年开始的机构改革要跳出怪圈,要走出一条新路,就必须使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张文峰 《政法学刊》2001,18(6):88-89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似政府机构改革般跳不出“精简——膨胀——精简”的怪圈。当前省属高校管理体制存在着诸如“院系关系没有理顺”、“依法治校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要解决这些问题应首先从明晰院系两级职权责关系、建章立制和处理若干关系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大规模的行政机构改革已经进行了多次。回顾改革历程,往往是"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机构改革陷入了无效的怪圈。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阻碍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政府职能转变较慢、行政体制与经济体制不协调、法制不健全为其主要原因。行政机构天然的膨胀性导致改革必将影响部分机构及公务员的利益,人员的分流也是改革的难题之一。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全球化要求有效的机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三大以来,以精减机构和建立公务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在中国艰难地进行着.之所以说其“艰难”,是因为机构改革曾进行多次,但一直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公务员制度虽已建立,但其因事设岗、裁减冗员,廉洁高效的功能并未能充分体现;以至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再一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迫切要求政府进行机构改革。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掀开了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序幕。时至今日,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已初战告捷,如何稳步地推进地方机构改革,避免再次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是当前社会各界所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拟就此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难点分析 此前,我国先后进行过六次大的机构改革,特别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实质上只是机构规模和人员数量的增减,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政治体制中存在的诸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以及干部人事制度中所…  相似文献   

9.
政府机构改革的行政法治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建国后的50年中,政府机构的整编、精简和改革虽有多次,但始终没有走出“精简与膨胀”这一往复循环的怪圈。导致这种循环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没有将机构改革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早在1982年,邓小平同志就精辟地指出过:“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要保证这场革命获得成功,我们就必须认真吸取历次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强化制度建设,学会用法律的手段约束政府机构的无序设立。职权的交叉重叠和人员的任意膨胀,使“精简与膨胀”的循环现象不再重复。本文中,笔者拟就政府机构改革的行政法…  相似文献   

10.
行政权的定位与政府机构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政府机构改革并不能通过单纯的精简就能实现,它涉及到政府行政模式的改革与重建,其实质是对行政权配置和运行方式的调整和革新。本文通过对行政权历史嬗变的剖析,指出准行政权的基本特质。然而,在我国现阶段,国家本位文化传统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与正在逐步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碰撞,表明准行政权在我国的发生发展将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这也正是我国机构改革一直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怪圈中循环的症结所在。准行政权的特质,要求政府在行政权的运作中遵循行政权有限原则、民主原则和法治原则,这是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自然要求政府行为受此原则的规制。唯此,政府机构改革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从1941年我党在解放区实行精兵简政起,到1998年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先导的新一轮机构改革之间,我国已经进行过了数次机构改革。1954年、1954年、1982年、1988年、1992年的这几次机构改革,虽然不同程度地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行政机关机构庞杂,人员众多,行政效率低的状况,而且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以往的几次机构改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法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行政组织法严重滞后、不…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曾进行了三次机构改革,但收效甚微,始终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这虽然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改革的不配套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因此,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必须站在整体高度,搞好各项配套改革,从而使这次机构改革走向成功.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精兵简政的关键.在行政管理体制中,行政职能是机构  相似文献   

13.
一 转变政府职能是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改革的实践证明,政府职能不转变,不仅中国的政府机构走不出膨胀-精简-膨胀的怪圈,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也不可能真正培育和完善起来。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就认识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意义,就开始下大力气抓政府的职能转变问题,情况却不尽如人意。1984年10月,中共12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即指出,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实行政企职责分开。1987年党的13大报告强调机构改革必须抓住转变职能的关键。可以说已经相当清楚…  相似文献   

14.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许多国家普遍认识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另一个是组织结构优化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往往又是相辅相成的.我国在以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由于不能科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或重视广一方而忽视了另一方,或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于是,每一次改革都难以跳出"精简--膨胀"的怪圈.痛定思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好改革的依据,处理好政府职能转变与组织结构优化的关系,才芒握好改革的对策.这样,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才会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并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五大报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从中不难看出,行政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由此可见.深化行政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深化行政改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一直致力于机构精简,力求实现政府的高效、廉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实际状况不尽人意。每次机构粘筛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仅成效不大,就是有了一定成效,也难以得到巩闭和发展,下面列举的数据就足以说明问题:我国中央机构数从81个(1956年)→100个(1980)→61个(1982年)→65个(1983年至1984年)→72个(1985年至1986年)→68个(1988年)→86个(1991年)→59个(1997年)。这期间经历了1982年,1983年、1988年、1993年至1996年的三次重大机构改革。有人称此现象为“被数次‘克隆’的机构改革”(参见曾骏《机构改革的前景喜忧参半》《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4期)。“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似乎成了机构精简的“抗体”。地方上的机构设置情况更严重,比中央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此相应全国吃“皇粮”人数则由1981年的1935万急增至1991年的3386万,增幅高达75%,而到1995年已达3800多万,其中地方行政系统超编32.8万人。究其原因固然许多,但内在症结,笔者认为重要一条是机构编制缺少法律化、制度化这一有效机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十分广“泛,它涉及党政体制、职能、规范、制度、决策、发展、民主、法制等方方面面,涉及我国已经取得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能否巩固,涉及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能否继续深化,关系十分重大。党中央在十五大报告中再次重申必须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因为相对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已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表明我国的历史发展已经把它推上了再也不容忽视、不容延误的重要议事日程上。而其中政府机构改革与行政法制建设又首当其冲,其改革的程度与效果直接关系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关系着我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机构改革“怪圈”形成的原因,分析了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法治化背景———政治的民主化和经济的市场化,指出了政治的民主化和经济的市场化与法治有着必然的联系,最后尝试性地建构了机构改革所要求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行政机关编制法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我国行政机关编制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精兵简政,是一个已经提了50多年的话题,从1941年提出,建国以后,几乎是几年一次。虽然有几次精兵简政曾取得很好成绩,但不久又再度膨胀。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总的趋势是机构日益增加,人数越来越多,成为我国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方面的顽症。近十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机构改革的任务更显迫切,几次改革也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取得了成效,但邓小平同志1980年时指出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状况,时至今日,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20.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是“机构改革、精兵简政”,以使现行的政府机关达到精简、统一和效能的要求。为了给当前的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提供历史借鉴,本文从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立法经验的角度,提出以下涓滴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