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但是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多种原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主要表现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和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的趋势。民族间的差距,是当今世界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它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形成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发展轨迹是单向的,即先…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导思想,并制定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基本方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各族干部群众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四十多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一、深化改革是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发展的关键经济…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自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和辉煌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新问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日渐拉大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十五大报告强调,要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这~决策无疑是非常正确,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差距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高尚德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可以这样认为,解决...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这个问题,促进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缩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1993年,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4,3%。作为统…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面临着新的挑战。(1)历史、基础障碍。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契机郭桂荣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模式,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也昭示着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对于自然经济根深蒂固、计划经济习以为...  相似文献   

8.
历史和现实、主观和客观等多种因素,造成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不断拉大的经济差距,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大思想解放力度,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在党和国家支持、帮助下,不断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而且从目前来看,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正呈扩大趋势。民族地区财政经济发展的差距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则不仅在总体上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还可能激化民族矛盾,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笔者试以广西为例,探索快速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提高民族地区财力,走出财政困境的新途径。一、民族地区财政困难的原因分析民族地区同全国水平相比,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财政经济形势仍十分严峻,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困难,赤字…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提高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物质基础。建立民族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体制转轨,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总结少数民族群众的实践和创造,总结我们工作的经验,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创造条件。一、民族地区经济体制转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经济建设,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间在不同程度上的发…  相似文献   

11.
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马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和着眼点。当前的东西部差距,突出地表现为东部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历史、社会、自...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产生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根源,形成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的性质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民族矛盾也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人民内部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新的特点,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妥善解决。一、现阶段我国人民内部民族矛盾的主要表现1.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是人民内部民族矛盾的主要内容。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呈现拉大的状况。尽管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云南民族地区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是:1、经济发展差距明显拉大。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云南同全国相比,人均国民收入差距由138元扩大到3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由41元扩大到146元。省内不平衡现象更为明显,全省127个县(市)中,靠国家财政补贴的有102个县,700多万人尚末解决温饱问题,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教育、文化不发达,资金、人才十分紧缺,发展后劲严重不足。2、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增多。云南是一个多民…  相似文献   

14.
分析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取得的实绩和存在的差距及原因,指出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使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及各项事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思想是邓小平民族理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想,对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民族地区工作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现阶段民族地区工作的根本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它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贵州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教育水平以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民族地区图书馆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应扮演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惟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按照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抓住21世纪之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形成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格局新气势,才能逐步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后来居上,走进前列。  相似文献   

18.
沈海梅  黄府茗 《前沿》2023,(6):23-36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四个现代化”在民族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回响,通过举办学术会、立项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以近万篇学术论文成果聚焦少数民族与现代化这一宏大议题。本文梳理了中国民族学老一辈学者费孝通、林耀华对少数民族与现代化的论述,梳理了中国民族学界有关少数民族与现代化的阐述,对边疆特殊民族地区、特殊民族的少数民族与现代化的讨论,以及对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建议与展望。总结中国民族学在70多年的研究历程中有关少数民族与现代化的阐述,能更好认识现代化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如何缩小中国与世界的差距,缩小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以及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在提高人的素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决定着人们行动的目的和方向。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搞好民族地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民族地区由于其地理条件、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历史因素、民族习俗等客观条件特殊,使思想道德建设处于一种特殊的环境之中。因而,民族地区思想道德建设.与其它地区相比较,既有其共同性,又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综合发展实力也明显增强。但从相对意义来说,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却呈逐年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增长的幅度低于全国发展水平,特别是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差距在逐渐拉大。   一、差距原因   1、历史因素。在旧中国历代统治者采取民族压迫政策,致使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实施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发展起步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