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在我国五大宗教中,基督教以发展速度快为主要特征,信徒的构成亦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士加入该信仰共同体。中青年逐渐成为教徒中的中间力量。通过对江苏省中青年基督徒进行实证研究,掌握该群体的信仰现状、认同状况,并对其信仰现状进行差异分析,能够为引导信众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构建积极宗教关系、更好开展宗教工作实践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信仰已成为在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和信仰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身心成长产生一定影响。继承家庭信仰传统是大部分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动机,很多大学生在信教之后,对社会体现出乐观、包容的态度,在意志力和自制力方面有所进展。但有的学生信徒因过分倚重教义,在人生观上产生了宿命论思想,把社会进步的希望寄托于宗教的传播,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片面、简单等。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尊重、关怀与管理并进的原则,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新社会阶层作为总体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认知和学习动力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作为家庭环境因素,其对子女的学习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要充分发挥新社会阶层的激励作用,加强对非新社会阶层家庭子女的关注,加强对高收入家庭子女的正确引导,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在中国内地的学术热及信徒的蓬勃增长,较之同样条件下的其它几大宗教之变化速度,引起世人关注。笔者根据2004年7月在贵州作的考察和有关的数据,对变迁格局中的贵州省基督教的发展及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中国基督教未来发展态势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对基督教信仰的理解作了尝试性的实证分析,从一个深层的文化对话角度的视野来探讨时空转换下的精神契合———基督教中国本土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挖掘宗教"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研究基督教典籍《圣经》及其教义教规和信徒行为过程中发现:一是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理论内容,由此可以揭示"基督教文化经济圈"之秘;二是被称为百科全书的《圣经》用讲故事方式传播经济学常识,其生动性迄今难有经济学教材能与之相比;三是占全球总人口三分之一的基督教信徒,在参加宗教活动的同时从中接受到经济学知识训练并指导他们的生产经营生活和思维方式,对经济学知识的传播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能与之相比。因此,对蕴藏在《圣经》及其教义教规和信徒行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理论内容进行系统性、逻辑性研究,这些思想理论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作为三大世界性宗教之一,是西方文明之源——两希文明的结晶。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如果想要了解现代社会尤其是西方文明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必须对基督教信仰有所了解。基督教在塑造西方文化的传统和价值方面,在中西思想文化发展和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基督教发展脉络的简单梳理,旨在为读者打开一扇门,使读者可以对这一世界最重要的宗教有更系统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当前上海基督教的现状,勾勒了其特点。指出上海是中国基督教的中心,教会由年富力强的、爱国爱教的基督徒掌管。能坚持按三自原则办教会,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拓精神,等等。文章指出上海基督教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主要有:基督徒持续增加.特别是外国人和流动人口中的基督徒增加;团结私设聚会点基督徒的任务加重,教派有发展的趋势。吝章也从政府管理部门和教会两个角度探索了如何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提出了当前政府部门依法管理、加强和改善管理的具体建议;以及教会增强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1年3月至4月,我们对盐城市基督教人数较多的射阳、响水、滨海、阜宁四县的基督教问题进行了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与思考: 一、盐城市基督教基本情况 盐城市现有基督教活动堂点449个;基督教信徒123179人,其中受洗信徒88812人,慕道友34367人;牧师14人,长老30人,传道556人。  相似文献   

9.
"自我批评"在当下面临"自我批评"者的自愿性难以保证、缺乏程序性和制度保障、缺乏彻底性和超越性、缺乏对个体个性与思想的关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基督教忏悔那里却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对基督教忏悔的成功经验的研究,带给"自我批评"如下启示: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高对"自我批评"的认识、发挥领导带头的积极作用的方式实现自愿化;通过触及内心、渗入生活的反思实现彻底化;通过制定规则、设立程序、制订参考标准的方式实现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克尔凯郭尔是为了存在的澄明而追逐真理的人。他用真诚、基督徒的激情,给那个个人(That Individual)的存在作了确证,这种确证的根据在于真正基督教式的信仰。明确信仰的实质及其在存在中的表现对于把握克氏的整个理论具有关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江苏农村经历着不同形态的社区变迁。农村人口进入城郊以及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居住空间,使原有的信仰社区被打散,总体上呈现出原生型乡土社区信仰组织、初步城镇化新农村信仰组织和城市化郊区社区信仰组织等三类不同的信仰社区形态,并有前者向后者流动转型的趋势。基督教发展植根于农村社区,在社区变迁视角下考察农村基督教发展,既折射了我国农村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也有区位不同的个别化问题。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发挥基督教的积极作用,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特点和宗教信仰问题的现状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我国新社会阶层人士中信仰宗教的人数在增加,而且信众趋向年轻.本文认为,人有真正的宗教信仰总比信奉权利、地位、金钱及信奉个人享乐要好.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深切认识到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大家庭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人生最崇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通过对东郭镇基督信徒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描述了农村基督教会组织的生存土壤与发展情况等问题;其次在调查样本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伦理学的角度剖析了农村基督教会的发展状况,论证了宗教道德与基督教义的辩证关系并阐释了农村基督教会组织所特有的伦理道德因素;最后阐述了农村基督教会对个人、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并对其发展情况及原因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以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功能和规避消极功能,最终达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宗教意识形态使人们在追求彼岸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此岸的世界,有意无意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文明建立在基督教文明基础上,把握基督教文明有助于我们抓住西方文明的精髓。其次,分析宗教存在的必然性即人性根源,能够为我们提供人文关怀的视角,处理好价值理性与科学理性的关系。最后,分析我国传统信仰的特点和现阶段信仰的特征,正确处理传统与外来、伦理和科学、信仰与发展等问题,发挥宗教在转型时期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作为在高校中发展最快的宗教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其信仰基督教的总体状况,分析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主 原因,总结基督教对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信仰的角度,提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方法,以及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社会阶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纳入统一战线的基本构成,是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发展变化的最显著标志.开展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必须要充分认清新社会阶层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必须要正确认识当前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探索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新思路、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基督教面临国外渗透加剧和内部加速重构的双重境遇。基于长三角发达地区部分城市的调查发现,城市基督教教牧管理已经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特别是海归精英基督徒群体的生长对加速传统牧养方式变革提出了新要求,高校依然是城市基督教工作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整合优化城市基督教堂点布局已成突出课题。提高新时代城市基督教工作水平,需要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坚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准则,坚定对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自信,让基督教符合中国传统道德理念和行为标准并吸取中华文化的其他有利因素;同时,还要深刻把握“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的理论,坚决贯彻群众路线,持续改善民生、落实民权、促进民利。  相似文献   

18.
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化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这个阶层中高学历、高知识、高技能精英群体是大学生关注的重点.他们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大学生对新社会阶层的认识比较客观理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新社会阶层的关键在于端正媒体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的社会阶层利益诉求情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社会阶层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提升,其利益诉求的意识与实现愿望不断增强,利益诉求的实现方式也逐渐趋向多元化。了解和掌握新的社会阶层利益诉求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排除制约新的社会阶层实现利益诉求的不利因素;完善新的社会阶层利益诉求的表达方式与措施;拓展新的社会阶层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正确引导新的社会阶层合法有效地表达和实现其利益诉求,是我们必须积极面对和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人们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一种正当合法的信仰及其组织和活动。邪教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神化活教主的极端信仰及其组织和活动。虽然二者在形式要素、教义内容、生存根源、崇拜对象、神化首领等方面有些相似,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互相转化;但是二者在崇拜对象、教化效果、追求目的、社会作用、个人作用、收徒方式、教义性质及结构、信徒权益、“末世”观点、家庭观念和心理影响等方面却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