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面对面的较量,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处理好侦讯双方的人际关系,取得犯罪嫌疑人的尊重和信任,才有可能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的口供。可见,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人际吸引是讯问的关键,是获得讯问成功的重要因素。讯问中的人际吸引要拆除侦讯关系中的心理栅栏,要建立侦讯双方的“相容”关系。人际吸引还受到邻近吸引、权威效应、仪表吸引和特质吸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侦查讯问中,无论是侦讯方的自我证明,还是双方的相互辩论,都是论证活动。侦讯中,被讯问的犯罪嫌疑人总是倾向于与讯问人员辩论来自己辩护。对于侦讯中的言语交际话语,侦查讯问人员首先要识别是否包含论证。确定其包含论证后,侦查讯问人员应该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论证以展现其要素和结构。最后,侦查讯问人员还要对犯罪嫌疑人的论证进行重构从而为评估或驳斥做准备。  相似文献   

3.
侦讯活动的实质是侦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进行的复杂的心理与智力较量。要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把握主动权,侦讯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影响犯罪嫌疑人心理的因素。在侦查实践中,案件背景因素、参与讯问活动的侦讯人员、侦讯场所、侦讯气氛、侦讯时间等环境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既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致其如实交待,但如果利用不好,又易造成其产生拒供心理。所以,侦讯人员应当准确把握并有效利用这些因素来提高侦讯成功机率  相似文献   

4.
讯问作为侦查案件的必经程序,是侦查机关和犯罪嫌疑人展开正面交锋的关键阶段。随着人权保障理念的深化,犯罪嫌疑人作为侦查对抗中的弱势群体,其人权保障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惩罚犯罪的公权要求常常使侦查人员在对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这一环节陷于两难的境地。本文从比较的角度对当前侦讯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从实体分析和程序建构两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这表明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侦查讯问模式依然是纠问式模式,侦查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矛盾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基于人的趋利避害本性、社会交换理论以及"双赢"理论,可以在侦查讯问人员和被讯问的犯罪嫌疑人之间构建即对抗又合作的侦查讯问模式。此外还应有正当性侦查讯问的动力机制以及鼓励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的交易机制等保障机制,以侦查讯问双方的"双赢"为目的。  相似文献   

6.
侦查讯问言语听解是指讯问人员对犯罪嫌疑人或证人所表达的信息的接收。在侦查讯问过程中,讯问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必须掌握言语听解艺术,才能使侦查讯问活动顺利进行。本文阐述了侦讯言语听解的特点、要求和基本技巧,概括了侦讯言语听解艺术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7.
侦查讯问中的应答是指侦查人员在讯问中对犯罪嫌疑人提出的问题、要求等 作出反应和回答。策略、妥善的应答对侦查讯问的顺利推进起着重要的作用。侦查人员应积极 分析犯罪嫌疑人可能提出的问题,本着合法、实事求是和灵活原则,选择设定条件应答、以问 代答、模糊应答、置换应答、顺势反击应答和反诘应答等方法进行应答。  相似文献   

8.
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已成为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得以实现和侦查人员免受起诉的保障机制。鉴于侦查讯问中不断出现对犯罪嫌疑人权利侵犯的案例,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先后在本国制定了讯问的录音录像制度,大幅度地减少了侦查讯问中的刑讯逼供行为,极大地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我国应当完善立法,健全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确保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的出台,法律对侦讯活动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在命案侦讯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一方面,由于命案的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极刑的处罚,其在心理上出于侥幸或求生的本能,不可能在侦讯中完全如实供述;另一方面,刑事诉讼法对侦讯作出了严格的程序性规定,制约了侦查人员非法获取口供的可能性。因此,在命案侦讯中运用测谎技术等科技侦查手段辅助侦查人员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是侦查机关在新形势下利用科技手段打击犯罪的必然选择。测谎技术在命案侦讯中的运用,不仅有助于侦查人员对已有证据和供述的真伪进行甄别,而且也有利于后续诉讼环节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在共同犯罪案件的侦讯中,分化瓦解是一项常用的突破策略。但这项策略也犹如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能有效突破案件,反之则暴露侦查底细。侦查人员要精心做好讯问前的准备工作,客观、全面分析案件情况,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营造适宜的氛围,灵活运用明示、暗示、演绎等方式进行分化,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攻破其攻守同盟,从而侦破案件。  相似文献   

11.
鉴于我国侦查讯问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侦查讯问在理念上应当有所转变:从有罪推定向无罪推定转变,从口供中心主义向物证中心主义转变,从打击犯罪向保障人权转变。同时,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讯问时律师在场权,建立同步录音录像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从制度上保证侦查讯问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调查询问工作贯穿于侦查破案的始终,是公开侦查措施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侦查思维运用到调查询问侦查措施中,有助于快速发现侦查线索,缩小侦查范围,澄清犯罪嫌疑或认定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3.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的诉讼权利问题,一直是诉讼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探讨侦查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基本构成,解析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保障的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深化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保障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讯问是刑事侦查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它提供了大量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信息,是我们破获案件、查清犯罪事实的重要依据。但随着刑事侦查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一些高科技仪器的运用,加之国际上对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呼声的高涨、无罪推定价值观念的影响及沉默权、律师帮助权等配套制度的引进,给讯问的传统价值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现代刑事侦查中,讯问程序应是犯罪嫌疑人充分进行辩解以及与侦查机关进行理性和平等对抗的程序;应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法制宣传和帮教转化的程序。  相似文献   

15.
职务犯罪侦查主体心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务犯罪案件隐蔽性强 ,所涉社会关系复杂 ,犯罪者身份特殊 ,其侦查与一般侦查有较大不同 ,它具有政治性、风险性、活性对抗成分多和须承受多方压力等特点。因此侦查人员常会有“两难”心境和各种消极心理 ,他们须具备特殊的专业心理素质。职务犯罪侦查专业心理是侦查专业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对其研究可包括特殊意义、基本品质、职业心理测试培训和实践中的心理障碍及调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侦查讯问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侦查讯问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在于提高招录试点班学生应用讯问知识解决实际审讯办案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法有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案例教学法对实现这一目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侦查讯问学的案例教学,是教师与试点班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课前准备及组织课堂教学十分重要,教师要在案例选择上下工夫,学生要课前预习,充分参与。实施案例教学应遵循知行合一与重在实践的原则、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则、引导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随着学界对确立侦查讯问中律师在场权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研究确立律师在场权制度的目的和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从操作层面上对律师在场权制度进行合理建构也成为确立该制度要思考的迫切问题,在建构该制度时必须从讯问前、讯问中、讯问后三个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以期达到设立这项制度的初衰.  相似文献   

18.
侦查讯问录音录像作为一种现代刑事技术,不仅可以极大地减少刑讯逼供的发生,而且还能有效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其价值已经被我国司法界所认可。然而,在实践中我国司法界对其诉讼价值还未达成共识。应进一步明确认识,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  相似文献   

19.
论侦查比例原则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侦查比例原则是通过对侦查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的衡量 ,把侦查权限制在适度、必要的限度之内。确立这一原则是由侦查权的性质、特征以及我国侦查立法和实践的需要决定的。构建侦查比例原则应从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审前裁判机制、区分任意侦查与强制侦查、改革和完善替代羁押措施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