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借鉴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与结论,对中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效应和财富效应均不显著,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还未得到有效发挥;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在现有的条件下,央行不能有效地干预股票市场以调控资产价格波动。所以,中国央行当前不应该将资产价格波动纳入货币政策的调控范围,而是要逐步完善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体系,建立两者良性互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寻求货币政策调控股票价格波动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影响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宏观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股指波动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国际收支之间的动态拟合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稳定的汇率政策,适宜的货币政策,完善的监管制度是避免金融资产价格不正常波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包含资产组合调整成本与金融冲击的NKMP-DSGE模型,文章考察了金融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金融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积极的金融冲击引起产出与就业的上升并降低了失业。通过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的比较发现,资产组合调整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冲击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失业的贝叶斯冲击分解表明,货币政策冲击是推动失业波动的主要动力,而金融冲击则次之。因此,扩宽融资渠道,降低资产组合调整成本,将有利于金融冲击积极作用的发挥。并且,本文研究支持了在遭遇大的逆向外部冲击时政府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而形成积极的金融冲击影响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4.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借鉴Karras一文实证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框架 ,运用E views2 .0计量工具 ,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产出、价格和开放度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检验经济开放度对于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 :货币政策的产出效果随着经济开放度的增大而减小 ,通货膨胀率同样随着经济开放度的增大而减小 ,两者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 ,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会不断弱化 ,引起的价格波动会有所增强 ,货币政策的目标应该进一步明确以稳定物价作为单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传导问题是货币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货币政策传导的目的,在于揭示货币政策从开始实施到影响宏观经济传导过程的规律性,分析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效果,寻求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措施,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在调节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或手段影响中介指标进而对总体经济活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过程的机能;是货币政策启动、操作和对实际经济活动发挥作用或影响力的过程。货币政策的传导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即有效性问题。因此,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自然成为研究货币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效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四次波动产生的原因入手,简约地分析了我国在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上所走过的历程,得失变化和目前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克服困难的五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价格可以通过改变受到影响的人们的行为方式 ,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文章考察了资产价格变动影响投资和消费的主要途径 ,同时也结合实际 ,分析了资产价格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程度 ,相应得出了资产价格如何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供给侧的货币政策调控是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核心内容。货币政策通过调控“银根”进而影响企业的住房供给行为,但不同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具有异质性且存在区域差异。“强者恒强”和“船大好挡浪,浪大造大船”的政策效应以及“波动型”货币政策调控削弱了政策的调控效果。基于此,可从供给侧发力推动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需要做到供需兼顾,强化货币政策对供给侧的调控;因城施策和分类指导,畅通货币政策调控的传导路径;落实多主体供给,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多元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利率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利率传导机制,对1996~2012年我国的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阻碍,效应不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股票指数期货是对股票现货资产进行套期保值和套利增值的衍生金融工具。当前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投资者面临巨大的系统风险,因此开发中国的股票指数期货,对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市场,控制金融市场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直接融资比重的上升是世界金融业不可逆转的趋势,资本市场发展拓宽了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但同时降低了传统货币政策框架的有效性。本文在总结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影响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即完善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尽快建立与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之所以实行扩大内需政策并使其长期化 ,与中国经济发展外需依存度高 ,而国际经济环境趋于严峻又导致外需大幅波动直接相关。近年导致中国外需大幅波动的国际经济背景包括东亚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减速和日本经济衰退等方面。为化解外需波动的消极影响 ,中国从 1998年起实行了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为核心的扩大内需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不仅对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产生了重要作用 ,而且也对全球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包括缓解东亚金融危机、加速东亚经济回升和减缓全球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13.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而独特的经济演化现象。基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效应,本文提出了一个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的创生机制概念模式,以揭示二者互动的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及其对互动过程与模式的支撑和决定作用。最后,以"义乌商圈"为例,重点分析了专业市场主导型互动模式的演化特征及其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我国食用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成因在于国际市场食用油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食用油料非食用原料化的影响。但深层次的原因更在于长期以来重粮轻油的战略性失误,进而过度依赖国际市场食用油资源,酿成了我国食用油价格受制于国际市场食用油价格的被动局面。此外,现行食用油储备体制缺乏必要的应急应变功能,未能起到及时调控市场、稳定市场的积极作用。为确保食用油安全,应当坚定不移地立足国内,在统筹食用油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有利、有节、适度利用国际市场食用油资源平衡供求。与此同时,要深化储备油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升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改善调控机制,有效稳定市场,保障民生。  相似文献   

15.
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率先全面深化价格改革,关键是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本文针对价格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全面深化价格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及配套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有效冻结机制对打击恐怖融资起着关键性作用。我国建立冻结恐怖分子资产有效机制,应当遵循冻结恐怖分子资产的国际规则,参考冻结恐怖恐怖分子资产的国际最优惯例等。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在经济成功地实现“软着陆”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然而,自1996年以来,货币政策效应递减,难以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为此,本文探讨了货币政策递减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一、货币政策效应递减的原因当前,货币政策中的主要问题是货币政策效应递减。货币政策在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中起主导性作用,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然而,在新一轮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稳定增长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却显得效微力乏。货币政策效应递减的原因主要有五:1.银行“惜贷”限制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自国有银…  相似文献   

18.
从政策目标的角度而言 ,我国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在防范金融风险 ,提高金融资产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从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性的角度看 ,我国目前实施的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正在逐渐凸现 ,中国经济已陷入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的认识是极为片面的。为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 ,3% - 6%的温和的通货膨胀政策 ,应是我国中长期宏观经济操作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归宿。当前 ,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已成为我国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开放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增加了货币政策的目标数目,各个目标之间极易发生矛盾和冲突,它使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工具发生改变,并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复杂,它还影响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对此,西方各国纷纷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国应当借鉴其中的一些经验,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体系也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开放经济下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现行的电煤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使得用煤企业不断寻找规避价格变动风险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煤炭市场的价格波动状况,提出了建立煤炭期货市场的建议,并论证了建立的必要性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