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根据宏观经济形势,选择正确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政策、收入政策、消费政策和外贸政策。  相似文献   

2.
国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已由微而著 ,政府举债能够作用于社会总需求而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发生影响 ,国债已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强结合点 ,同时 ,也要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独立组成部分 ,我们应做好国债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借鉴其实施这两种政策的实践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我国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长期和战略的角度看 ,应坚持“中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二、从短期来看 ,应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一把双刃剑 ,既可能优化资源配置 ,又可能强化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扭曲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四、把需求管理政策与人力政策相配合方能有效治理我国的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格外令人瞩目,但其表述方式却令人费解。“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的货币政策”,这种在关键词前头加修饰语的表述办法,有一定随机性。究竟什么叫“积极”,什么又叫“适当”,不把政策背景及其来龙去脉弄明白,很难正确定义。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应有其特定的政策含义,这种政策含义必须用科学的术语加以表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按政策内容来划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类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处于二者临界点时,既不扩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深刻变革,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改弦更张;压缩军事经济规模,享受"和平红利";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扩散.宏观经济政策的创新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强大且持久的推动力量,同时也给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从短期效应来说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见效最快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这两大政策手段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促进发展和维持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1997年开始我国的经济运行总需求出现明显的有效需求不足 ,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连续多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并于1999年11月开始恢复征收利息税 ,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 ,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并两次降低准备金率。由于转型时期的特殊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的原因 ,只靠货币政策效果是有限的。所以我国政府同时又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以配合货币政策及其他宏观调控手段来扩大社会总需…  相似文献   

7.
黄水木 《理论前沿》2007,(10):37-38
本文在当前人民币面临较大升值压力的背景下,分析了汇率制度选择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有效搭配问题,以及当前汇率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对今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方向、步骤和政策安排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正确的 ,但其中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也存在着几个问题。诸如 ,“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的货币政策”的概括和称谓不甚科学 ;反通货紧缩用货币量的单纯扩张不能解决问题 ,重点应放在调整货币分布结构上 ;“搞点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不可取 ,用通胀治通缩很可能带来滞胀。  相似文献   

9.
当前宏观经济具有非典型性,针对这种经济形势,不能采取"急刹车"和"一刀切"的做法,而要采取中性财政政策、中性货币政策,这样才有望实现中国经济的"软着陆"。  相似文献   

10.
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货币政策重在调节总量 ,以间接调节为主 ;财政政策重在调节结构 ,以直接调节为主。财政政策时滞短而实效性强 ,货币政策时滞长但比较灵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经历了多次调整 ,但从政策实践的结果来看并不理想。为此 ,笔者提出应从深层次和高水平上加强二者之间的配合 ,改变调控中主要依赖货币政策而弱化财政政策的做法 ,进一步深化分税制改革 ,实现以直接的行政调控为主转变为间接的经济调控为主 ,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最佳选择王家宝经过三年多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我国已基本上实现了“软着陆”的战略目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3──5年),我国仍然应该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中性的货币政策。1、从控制通货膨胀的角度来分析:虽然199...  相似文献   

12.
始于2003年下半年的此轮宏观调控,中央政府综合采用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政措施以及较为特殊的土地政策等。由于中国目前只是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它并不具备对传统宏观经济政策作出灵活反应的微观基础,反而是其他的政策工具如土地政策和行政措施等,对当前的宏观经济的影响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管理力求实现的目标之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我国的就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并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充分扩大就业 ,是我们当前要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货币政策与就业关系的分析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 ,货币政策与充分就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医治战争创伤 ,当时盛极一时的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率的目的 ,为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 ,单纯依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不能达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目的的 ,如果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特征是有效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且结构矛盾突出。为此,政府应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以增加就业为首要目标,以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结构为主要手段,进行反周期调控,刺激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受到非典影响,但总体发展仍然呈上升势头。从发展势头可以判断我国经济已逐步摆脱低迷,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一、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回顾1989年后,为了治理连续五年的通货膨胀,中央在宏观调控上推出双紧方针,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三年的治理整顿,使通货膨胀得  相似文献   

16.
凯恩斯主义的实质是需求不足理论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主张。我国政府运用其理论和政策坚持扩大内需方针、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是它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但随之产生的有效需求不足,失业严重,通货紧缩,积累性财政赤字、国债等,却成为我们亟待解决、非解决不可的问题。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积极财政政策应逐步淡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开始唱主角,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外需,变需求管理为供给管理,使宏观经济政策微观化,并不断改善劳动力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从政策目标的角度而言 ,我国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在防范金融风险 ,提高金融资产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从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性的角度看 ,我国目前实施的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正在逐渐凸现 ,中国经济已陷入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的认识是极为片面的。为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 ,3% - 6%的温和的通货膨胀政策 ,应是我国中长期宏观经济操作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归宿。当前 ,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已成为我国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1996年起,宏观经济形势从总需求膨胀转向了总需求不足。为了刺激需求,发展经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呢?在实施这些政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本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了其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资本主义进行国家干预、局部调整生产关系、缓和经济危机进行理论辩护。书中所提出的为提高有效需求水平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我国现在所处的经济环境和大危机时期不同,但就都是社会化大生产、都是市场经济而言…  相似文献   

19.
通货紧缩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且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长期性问题。通货紧缩是一种内在的长期性趋势,是供求矛盾和体制矛盾长期累积的综合体现。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应以反通缩为主要目标,实现两个重点:一是把扩大就业、刺激消费和积极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结合起来,以遏制目前的通货紧缩;二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以求“治本”。  相似文献   

20.
始于2011年夏季的国际金融动荡,持续发酵,世界经济随之进入了多事之秋。国际金融动荡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是打断了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二是使中国经济增速趋缓、通胀压力增大。应对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需要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以民为本"的财政政策为突破口,以更新货币政策和恢复发展资本市场为两翼,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