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欢,极大地影响并逐步改变着整个社会的交易形式,一些网络消费者已深深感受到它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就在省时省力的同时,一些诸如知情权受限、售后服务没有保障、网上诈骗和隐私权受侵犯等问题却摆在广大消费者面前,日益成为网上购物发展的障碍。网络消费者的权益该如何保护是一个需要不断思索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从网上购物引发的实际问题出发,谈一谈如何从法律上保护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网上购物一方面因其便利、廉价的优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另一方面又因其交易的特殊性较之普通购物更容易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由于我国目前对网上交易的规制不健全,网上购物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网上购物的特点,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对建立并完善我国网上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潘立华 《行政与法》2005,(5):126-126,F003
网上购物可以克服实体交易环境中对消费者的障碍,提供更多的购物机会及便利性,但网上购物的模式与消费者所熟悉的传统实体购物环境的经验有所不同,消费者无法直接面对商家,无法事先检查产品,无法就交易条件与商家进行直接沟通,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作者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购物的特点及当前制约消费者购物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崇明 《江淮法治》2011,(13):40-40
网购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凭借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方便快捷,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网上购物在给居民消费带来实惠方便的同时,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更容易受到侵害,由此产生的消费纠纷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那么,消费者网上购物,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呢?  相似文献   

5.
辛彦 《法制与社会》2013,(18):110-111
现如今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建设,网络已经成为了当前普遍人群的购物中心,尤其是年轻人。不同于传统的购物形式,网上购物能够很快拓展消费途径、获得大量购物信息、越来越方便快捷、减少消费成本等特点,所以当前的网上购物的日交易量不断上升。但是网络具有虚拟性、不公开性、隐藏性、跨地区性,网上购物与现实生活中的购物形式完全不一样,在购物过程中常常出现很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给消费的权益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强对消费者在网上购物过程中消费权益的保护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浅谈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类电子商务在我国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网络购物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以其操作简便、节省时间、节约成本的优点,迅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由于受网络环境、政策法律环境、消费意识及市场环境的制约,还存在着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等诸多弊端,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常常遭到侵害。因此保护网络消费者权益迫在眉睫,一方面消费者要加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有效的网上购物消费者保护体系,此应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购物日益成为普通的购物方式。但网上购物毕竟不同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易,消费者难免出现认识不足或冲动决定.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的弊端也逐步显现,淘宝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问题更是尤为突出,并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中网络消费者容易受到侵害的权利集中于:知情权、监督权。本文通过研究淘宝信用评价体系以及侵权的三方关系,分析淘宝信用评价体系下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原因,从而提出完善淘宝信用评价体系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以期能够使得淘宝购物更加安全、更加有保障。  相似文献   

9.
廖卫华  黄希韦 《法人》2011,(6):50-51
官方网站一直被喜欢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们认为是网上购物的"安全港",但这一场所目前正在被侵蚀  相似文献   

10.
据普华永道2012年发布的全球零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的网上购物频率是欧洲消费者的4倍、是美国消费者的2倍,约70%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至少网上购物1次。然而,由于商家诚信机制、物流、服务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我国电子商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时下,很多消费者喜欢便捷的网上购物,网络购物的盛行,也促进了快递行业狂飙式的发展。然而由于一些快递公司服务不够规范,延时送达、送错地址、货物损毁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焦点。快递业潜规则太霸道很多有过网上购物经历的消费者都反映:快递业最突出的一个不成文的行规就是不允许现场验货。不让验货就是快递公司要逃避责任。在广州某杂志社工作的张晓红说,快递公司的职责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电脑和因特网知识的迅速普及,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主要类别--网上购物,最近呈现出快速增长地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2000年1月7月的半年间,网上购物的比例增加了近一倍(注1).但是,伴随着网上购物机会的增加,发生纠纷的比率也在增大.那万一消费者与网上商城经营者发生了纠纷,应该依据什么规则来进行处理呢?因为网上购物是近几年刚刚出现的新型消费形式,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订时没有、也不可能制订出关于这方面保护消费者的规定.虽然也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基本原则,对纠纷予以处理,但毕竟法无明文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不便于操作.因此,应当尽快地制定电子商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或者是由政府的职能部门先行制定一些暂行规定,以应司法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网上交易合同中对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侵害及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上交易的蓬勃发展,使消费者在享受到快捷、安全、方便的全方位服务的同时,消费者的信息隐私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据2000年1月CNNIC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在“电子商务方面,用户最关心的”一项中,有52.6%的用户选择了“交易的安全可靠性”;“在目前网上购物最大的问题”一项中,有36.5%的用户选择了“安全性得不到保障”。①涉及消费者交易安全性保障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据上海市消费者协会透露,2002年第二季度消费者关于网上购物的投诉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800%。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电子商务法,对网络服务商也缺乏较为规范的法律约定,网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至今得不到有力保护。  相似文献   

15.
时秋 《行政与法》2009,(8):128-128,F0003
网上购物是以格式条款为基础订立合同的,所谓格式条款,又称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本文对格式条款存在的问题及根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为保障交易公平和网上消费者利益,应从立法、司法、行政等多方面共同对格式条款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6.
余巍 《法制与社会》2014,(3):99-100
人类生活中的每一个变化或一种行业的兴起,总是与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前人们熟知和广泛运用的网络消费也不例外。互联网时代的荣耀到来,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经济的急速兴起繁荣,使得网上购物迅速攀升成为人们新的购物方式和消费习惯,网上购物在人们生活中渐渐成为一种流行和时尚。当前热用的京东商城、淘宝、天猫、苏宁易购、乐蜂、当当网、亚马逊、1号店等网络购物平台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并引领和掀动着走势渐高的网上购物浪潮,与此同时,网上购物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渐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网上购物原本是为消费者提供便宜的商品,便利的服务,却没想到成了不法销售者的天堂。  相似文献   

18.
徐程锦 《法制与社会》2013,(23):173-174
互联网的普及是网络购物得以产生的基础,商品的多样性、时间与空间的灵活性及低廉的价格使网络购物发展迅速。但由于网络购物平台的虚拟性,使得交易活动中信誉度问题突出,同时也带来支付体系不完善、保障信息安全方面欠缺等问题,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明确责任承担、建立有效的权利救济途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规范网络购物行业、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网络购物已经被群众接受,不再是新奇的事物。与之伴随而来的则是大量产生的网购纠纷,相隔千山万水的销售者和消费者间产生的矛盾如何解决成为网络购物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网络交易平台内部解决机制缺乏公信力,即将推出在电子商务网上仲裁成本过高,怎样的机制能够适应网络购物的特点。笔者认为将小额消费仲裁与网上仲裁制度相结合,构建一个小额消费网上仲裁中心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基于网络的高效、便捷以及网上商品的丰富性和个性化等独特优势,网络购物发展迅猛,网上交易规模暴增。但是,网络购物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实惠的同时,也附带产生了一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处理因网络交易的独特性又与传统处理方式大相径庭。因此,本文试从网络购物的现实状况出发,结合现行法律法规,提出维护网购消费者权益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促进网络交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