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QSZ92式9毫米手枪和勃朗宁9毫米手枪是发射同一种枪弹的两种枪支,文章通过实验观察这两种枪支射击弹头上的进膛痕迹、拔弹痕迹、坡膛痕迹和线膛痕迹的形态特征,统计分析了痕迹出现的位置和长度及宽度,对这两种枪支的射击弹头痕迹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根据痕迹形成的理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验,并在立体显微镜及比对显微镜下认真观察64式手枪及77式手枪发射弹壳的弹膛内壁擦划痕迹的特定性、稳定性及反映性,对能否利用膛内壁擦划痕迹来认定枪支进行了研究。并对在利用膛内壁擦划痕迹比对认定枪支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了详细的论述,以及如何利用膛内壁擦划痕迹进行比对认定枪支的实验方法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膛内壁擦划痕迹在认定枪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发射五一式7.62mm手枪弹的国内常见枪支射击弹头上痕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观测、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各种枪支在装弹过程形成痕迹的主要差异点,从而确定了54式手枪、79式和85式微型冲锋枪射击弹头痕迹区分枪种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发射五一式7.62mm手枪弹的国内常见枪支射击弹头痕迹进行全面系统的观测、统计和分析,发现了各种枪支在装弹过程形成痕迹的主要差异点,以区分54式手枪、79式和85式微型冲锋枪等枪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集10支QSZ92式9mm手枪射击的300发弹头,对弹头上不同阶段的痕迹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痕迹的形成过程,观测留痕部位和形态反映,统计出现率和稳定性,进而确定痕迹在区分发射枪种和认定射击枪支时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枪弹痕迹检验鉴定是通过对弹头、弹壳上射击痕迹的比对检验达到认定发射枪支的目的。射击弹壳上用于认定发射枪支的痕迹很多,如:击针痕、弹底窝痕、拉壳钩痕、抛壳挺痕等,这些痕迹出现率高、特征稳定,是通过弹壳对发射枪支进行同一认定的主要痕迹。而射击弹壳上抛壳口痕迹出现率低,其特征的出现具有随机性,所以实践中利用抛壳口痕迹对发射枪支进行同一认定的较少。笔者认为抛壳口痕迹虽然具有不稳定性,但这种不稳定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稳定、可利用的特征,如检材弹壳和样本弹壳同时出现抛壳口痕迹时,可以利用抛壳口痕迹形态的一致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实验,首次将七九式冲锋枪从全新发射起,对其射击弹壳上各种痕迹随发射发子弹数量的增多、时间变久到枪支机件中等磨损和严重磨损、老化而变化的特点进行了研究。从中发现弹痕特征的变化规律并分析痕迹形成原因,进而判断随枪支使用、磨损老化程度的不同,利用射击弹壳痕迹进行同一认定的价值,为在实际枪弹痕迹检验鉴定工作中通过对弹壳痕迹的观测,判断枪支使用和磨损老化情况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枪支射击弹头、弹壳痕迹的变化规律以指导侦查破案,笔者通过实验取得了64式手枪和79式微冲两种国产常见枪支整个射击寿命内的全部射击弹头、弹壳,通过对样本的观察、分析,对各痕迹特征的形成、影响因素、稳定性及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本文为其中的阴膛线痕迹部分。研究表明:64式手枪射击弹头上的阴膛线痕迹出现率高、稳定性较好;79式微冲射击弹头上的阴膛线痕迹的出现率随枪支的使用明显下降,组内样本间可获得较好的接合质量,痕迹前后变化明显,仅少数在1000发内可接合。  相似文献   

9.
对射击弹壳上几种痕迹特征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击弹壳上的痕迹反映枪支与弹壳接触部位的形状、表面结构特点,且痕迹形成时的作用力较大,痕迹明显,特定性强,易于认识和比对,是区分发射枪种、认定发射枪支的重要依据。然而,痕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枪支在发射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射击弹壳上的痕迹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变化,有时同一支枪形成的同一种痕迹甚至可能存在明显差异。痕检技术人员必须对这种非本质变化的形成因素进行研究,作出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检验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观察国内常见枪支在压弹入匣、推弹进膛击发前弹头与枪支有关机件相互作用形式,研究弹头上的进膛痕迹的形成过程、留痕部位、形态及在枪弹痕迹检验中区分发射枪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05式9mm警用转轮手枪的广泛使用,对其发射子弹弹壳上的痕迹,以及产生痕迹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越来越重要,对各痕迹在检验鉴定中的利用价值进行准确的判断,达到认定枪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92式9mm手枪射击弹头痕迹个别特征可靠性进行了研究、论述。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0支92式9mm手枪的系列实验,对其射击弹头痕迹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和研究,对大量实验数据及痕迹特点进行观察和描绘,对92式9mm手枪射击弹头在膛内运动时的受力分析,对痕迹形成原理的分析,对射击弹头上的痕迹进行观察,测量,比对和数据统计。通过对射击弹头上痕迹的出现率、形态、位置等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最后对92式9mm手枪射击弹头痕迹的个别特征所得结论进行总结,对其特定性和可靠性作初步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国产QSZ92式9mm手枪射击弹壳痕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产QSZ92式9mm手枪发射过程中遗留在射击弹壳上的痕迹进行全面系统的观测、统计和分析,找出了射击弹壳上各痕迹的形成过程、留痕部位及形态反映,进一步确定该枪射击弹壳上区分发射枪种及认定射击枪支的主要痕迹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对弹杯结构、弹杯上射击痕迹以及对影响同一认定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弹杯痕迹认定发射枪支。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对刑事犯罪涉枪案件的统计来看,利用拼装枪支作案的发案率有所上升。本文对拼装枪支与制式枪支的痕迹特征及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现场分析中,在未找到作案枪支的情况下,正确判定发射枪支的种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射击弹头碰撞不同客体产生的变形损伤程度存在差异。利用比对显微镜,进行无变形损伤射击弹头和变形损伤射击弹头的痕迹比对照相,来论证59式手枪射击弹头撞击金属后痕迹特征的稳定性和对鉴定价值的影响,可以为变形损伤射击弹头痕迹检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枪案刑侦工作中,经常需要对弹头的发射痕迹进行测量和鉴别.目前对弹头痕迹特征的检验常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对比或分段摄像对比方法,这些方法效率低,受人为因素影响大,且通常得到的是平面图形和二维数据,而忽略了高度信息,可提供识别参考的信息量相对较少.本文将主要介绍一种三维弹头痕迹非接触测量系统,该系统具有足够大的量程和较高的分辨率,可定量提取弹头痕迹的三维立体形貌.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从事枪弹痕迹检验的专业人员,通常利用射击弹头、弹壳痕迹的枪种特征来区分发射枪种。这对于枪种特征差别较大,界线分明的射击弹头、弹壳痕迹无疑是十分有效的。然而对于发射相同子弹,其形成痕迹的机件外表结构特征十分相近的不同种类的枪支(如发射五六式步枪弹的五六冲、六三步和八一步枪),其射击弹壳中各种痕迹的特征极其相似,而描述这些痕迹特征的几何参数又相近,甚至彼此交叉,很难利用它们的枪种特征将发射枪种严格区分开来。本文利用射击弹壳上的抛壳口痕迹,通过对它的有关几何参数(上、下口痕高、偏距等)的测量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国内出现的PPK/S模型改制枪及其遗留在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PPK/S模型改制枪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改制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系统地观测、统计和分析了射击弹头、弹壳痕迹的形成机理、留痕部位和形态反映。为涉枪案件中PPK/S模型改制枪其射击弹头、弹壳痕迹的检验鉴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用64式手枪射击7种不同客体,对其弹头的不同变形情况和变形弹头上的痕迹存留状态及弹头膛线痕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弹头撞击不同性质客体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破裂,其所留痕迹具有较好的检验鉴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