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日益成为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激励理念落后、激励制度缺失、激励方式单一难以激发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持续活力。非营利组织激励机制的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激发非营利组织持续高效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既需要建立相关政策法规,优化非营利组织外部环境,也需要非营利组织自身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社区非营利组织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区建设不断发展 ,新兴社区非营利组织与其他社团组织、公益事业组织正在努力扮演着中国城市社会的中间层 ,并且发挥着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动员参与、社会整合和提供公共产品的功能 ,但是社区非营利组织在成长过程中同时也面临着自身能力不足等问题。民主参与、市民自治、组织民间化正逐渐成为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郑琳 《人民论坛》2012,(5):38-39
非营利组织作为社区组织的一部分,也是社区的基础。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建设、公民社区意识觉醒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承载者、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者、社区服务者,可以有效地提高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有力地推动社区的公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红  王翔 《长白学刊》2023,(3):121-130
社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是我国社区发展的现实需要,社会组织结构性缺位与治理功能欠缺已成为制约其有效协同社区治理的主要瓶颈。日本社区营造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从开启到发展及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从日本社区营造的实践逻辑来看,政府提供“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加强非营利组织培育发展以及促进市民参与等是日本社区营造成功的重要保障。日本社区营造成功的基本经验是注重对非营利组织赋能,并使其成为社区营造的主体力量。“新公共性”理念、《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以及“协动政策”是日本培育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主要经验。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及发挥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亟须政府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社区公益创投与社区基金会政策创新,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相应的制度与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5.
李霞 《前沿》2008,(6):128-130
作为由“总体性社会”向“后总体性社会”转型过程中一种社会福利和救助制度的创新,作为集中社会扶贫济困资源以实现社会救助目的的社区非营利组织,社区慈善超市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城市纷纷涌现,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以A慈善超市为例,试图以新制度主义的合法性分析为视角进行剖析,以期对探讨社区非营利组织与外部制度环境的关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乃仲  丁世文 《前沿》2007,(10):134-136
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支力量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非营利组织具有组织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的特征,因此它成为城市社区政府职能转变的载体,而且它在扩充社区建设资金、拓宽居民就业渠道、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南京市鼓楼区把大力培育发展民间非营利组织作为深化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民间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公益事业和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使其得到健康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区中介组织是介于社区主体组织与居民个体之间的群体性组织 ,社区中介组织是居民参与和社区发展的客观需要 ;社区中介组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它们之间既有共性 ,也有个性 ;虽然社区中介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都属于非营利组织 (第三部门 ) ,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11,(2):50-50
什么样的社区才算是居民自治呢?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民政局刘天柱认为有如下七个特征:一是社区居民对社区要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个因素的强弱直接决定社区自治基础的强弱;二是社区居民互动和参与率要高。互动可以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程度,提高参与社区事务的欲望,这是社区自治的积极因素;三是社区中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作用要强。  相似文献   

10.
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通常被称为除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财政部在2004年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作为我国第一部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国家经验。通过比较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与美国《非盈利组织公认会计原则》异同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发现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发展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无论是会计准则内容的完善性还是会计准则对象的全面性,都有待改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自身的特点,也不能盲从美国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而应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社区老年服务:英、美、日三国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美、日三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老年服务的实践模式。英国社区老年服务的工作体系正规化,服务形式多样化,监督体系完善化;美国社区老年服务提倡自助养老,实行正规化的志愿者服务,重视第三种力量的作用;日本社区老年服务提供全面的家庭照顾服务,发展居民互助型的非营利组织,鼓励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英、美、日三国的实践模式对推动我国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二要完善社区老年服务的法律法规;三要提供支持家庭照顾者的服务;四要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五要扩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六要建设专业的社工人才。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时期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健康发展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非营利组织在继续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基础上,也存在一定的发展局限性。面对转型时期的社会特点和要求,非营利组织应该积极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完善自身健康发展的各种条件,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台湾的非营利组织与公民社会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茹 《台湾研究集刊》2004,(4):26-32,107
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社会的基础,其参与治理公共事物已成为全球潮流。台湾的社会力从威权时期长期被严厉压制下的状态下奔流而出,成为政治转型的重要推力。随着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社会运动型的社团向着比较常态的、正式的非营利组织回归。台湾的非营利组织也获得很大发展,并已参与治理台湾的公共事物,“社区总体营造”和“9.21大地震”的救灾及灾后重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主导和民间自发两种不同的方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政府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结构的三大支柱,非营利组织成为解决社会问题必不可少的组织机制。本文选择了加拿大基洛纳市和我国北京市两个非营利组织的典型个案作为研究对象,从非营利组织的生存环境、法制环境、组织架构、资源利用方式、与政府关系、具体运作机制等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和政府是社区建设的主导力量,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主体,业主委员会是社区自治的重要组织形式,各类中介组织和非营利机构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合力构建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社区及社区居民的大型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对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状况,分析社区福利不仅存在资金不足、设施陈旧、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还存在供需脱节,自组织能力弱等问题。文章从社区行动的视角分析了提供社区福利水平必须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增强社区归属感、提高社区管理层的文化素质和资源动员能力、注重社区福利中的“公助、自助和互助”相结合、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以及实现社区福利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城市社区组织管理进行的研究主要围绕我国社区组织管理模式、国外社区组织管理模式、社区组织体制、社区组织结构、社区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社区组织管理改革和创新的路径等几方面展开。这些研究对于探索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创新方向,调整和改善社区组织结构、组织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关系,提高城市社区组织管理水平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在福利社区化的过程中,普遍面临国家直接干预社区福利和完全依赖市场提供服务带来的种种困境。构建合作型福利社区,要在合作机制上处理好政府、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间的关系。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财政支持、审批管理等方式扶持社区经济,也可以与非营利组织或社会志愿团体签订承包合同购买服务。文化福利社区的建设,应调查统计并重新规划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挖掘、利用好社区各类人才资源,应逐步建立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和福利社区经济人制度。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政府尚无法提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正逐步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在我国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有必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本文主要关注德国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的经验和教训。德国经验表明,单独依托政府无法在财力和质量监控上确保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德国地区间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从财力上确保为国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从而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了经费保障;不断完善的法律制度更好地规范了非营利组织准入制度、员工培训与管理,并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服务监督以提高服务质量。借鉴德国经验时也必须意识到,德国的非营利组织广泛参与与其国家和社会所倡导的自治准则及非营利组织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正确处理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是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面临的共同课题.当前,主要应防止在社区自治组织中复制党政不分的领导体制的倾向,全面认识和研究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有效途径和组织形式,同时,切实发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作用,通过"议行分设"的管理体制实现对社区自治组织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