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我国法律制度和有关规定,经济困难者同样可打官司,即通过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两条途径。刚刚举行的武汉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武汉市法律援助条例》,此举标志着我市法律援助工作走上法制轨道。那么,什么是法律援助,什么是司法救助,将两者作一比较,这对于帮助公民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吕刚 《人大论坛》2007,(5):31-31
《条例》明确法律援助是政府责任,公民可以按照《条例》的规定获得法律咨询、代书、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 根据《条例》第二章第十条的规定,公民有下列事项,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3.
解决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使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保障的权利,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使建立司法救济制度、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条例》出台已一周年了,实施情况如何?在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社科院法学所的肖贤富研究员,他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国资律师事务所--东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法律援助主体是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由哪些人和组织,具体组织实施法律援助、承担法律援助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规定,《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的有关内容及其他有关文件精神和实践中的  相似文献   

5.
李小敏 《群众》2011,(12):30-32
法律援助是对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依法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一项重要法律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是一个国家法制健全、宪政民主、人权充分、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年是《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10周年。2001年,我省在全国较早颁布了《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并于2005年根据国务院公布的《法律援助条例》进行了修订,为我省法律援助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司法人权的重要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易 《人权》2003,(5):31-33
2003年7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38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分总则、法律援助范围、法律援助申请和审查、法律援助实施、法律责任和附则,共6章31条,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法律援助的全国性立法,目的是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法律援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法律援助也称法律救助,是国家对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律师服务经费的当事人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它是一项旨在保障司法公正的公益性的法律制度。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目前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一次在...  相似文献   

8.
2003年3月31日,省司法厅厅长张坚受省政府委托在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上汇报了全省法律援助工作情况,本刊记者就我省目前的法律援助工作情况和今后的工作思路采访了张坚厅长。记者:什么是法律援助?开展法律援助有什么重大意义?张坚: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法律援助有以下几个特征:1、法律援助是国家行为或者是政府行为,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为,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我市法律援助制度自1997年建立以来,特别是市人民政府令第80号的颁布实施,全市法律援助工作发展较快,为实现社会平等、促进司法公正、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落实好《重庆市法律援助办法》(渝府令第80号),做好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实施《重庆市法律援助办法》法律援助制度是司法人权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司法公正,确保"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措施,是国家对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取法律服务费用、提供法律帮助的制度,同  相似文献   

10.
豫政办〔2007〕104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省司法厅《关于确定全省法律援助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关于确定全省法律援助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国务院令第385号,以下简称《条例》),促进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经济困难人员的合法权益,现就全省法律援助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提出如下意见:一、法律援助范围根据《条例》第十条的规定,除按照《条例》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对公民提供法律…  相似文献   

11.
宪法和法律规定,国旗、国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和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国旗的升挂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规定,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  相似文献   

12.
一、如何理解《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应弄清楚其中的四个问题: 1.什么是“调整”这里所说的“调整”,是法律用语,指法律对某种社会关系及当事人的地位加以规定,并确定这种社会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即按法律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享有什么权利,承担什么义务,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以维护其合法权益,制裁违法行为。 2.什么是平等主体首先,是明确什么是主体。民法所称的主体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民事法律关  相似文献   

13.
张鲲 《理论月刊》2000,(3):30-30
法律援助又称法律扶助,它是指国家制定的对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费用并提供无偿法律帮助,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诉讼公开、司法公正的一项司法救助制度。一建立以社会低收入阶层及其他贫弱者为主要扶助对象的国家法律援助对象的国家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标志。在法制比较健全的社会中,从形式上说,每一个公民在法律上享有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公民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或者说经济收入水平的差异,以及遇到有严重生理缺陷等情况,就难以得到同等的法律服务,从而出现公民之间在保障实现其法定…  相似文献   

14.
《人大论坛》2007,(5):30-30
法律援助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机构及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收、减收、缓收费用的法律服务。据统计,从1998年至今,我省一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000多件,共计有6万多人通过法律援助受益。值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开展10周年暨《贵州省法律援助条例》实施5周年之际,本刊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和内容,特辑《公民怎样申请法律援助》和《哪些事项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两篇文章,以期需要法律帮助的人们能沭浴在法律援助的阳光里。  相似文献   

15.
《中州统战》2001,(12):27-27
一、《宪法》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直接涉及宗教问题的条款有两条。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  相似文献   

16.
《新疆人大》2009,(7):43-43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最新修订的《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公民因见义勇为产生的民事权益,不需审查经济状况即可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条例还规定,有五  相似文献   

17.
冯祥武 《人权》2010,(6):41-45
我国《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称《条例》)只是明确提出“公民”可以获得法律援助,但是对于外国人、无国籍人是否可以获得我国的法律援助没有作出明确的说明。这便引发了有关外国人、无国籍人是否是我国法律援助对象,享有与我国公民同等的法律援助权利的问题。对于外国人、无国籍人是否是我国法律援助的对象,并享有与我国公民同等法律援助权利,在法律援助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而在法律援助业务实践中对外国人法律援助的做法是以刑事诉讼援助为原则,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援助要以我国与外国公民所属国之间存在司法协助协议为前提。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 为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正确履行职责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我省公安工作实际 ,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实施行政许可过错 ,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 ,故意或者过失造成的违反法律规定实施行政许可、违反实施行政许可法定程序或者其他实施行政许可错误。本规定所称实施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 ,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实施法律援助制度,就是要为那些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无偿的法律帮助,落实“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获得法律援助是公民的权利,实施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法律援助要围绕涉及解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发挥职能作用,最大限度挖掘和利用一切资源,尽可能使更多的困难群众能够获得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下简称《低保条例》)已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保障领域中的一件大事。城市低保制度的法律支持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运用法律、行政法规、条例等来界定、明确、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宪法》为建立城市低保制度提供了根本的法律支持 《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据此《低保条例》第2条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